张贴告示(2/2)
他用最大的声音喊道:“要报名衙役与零工的,现在就可以拿着身份文牒去找罗主簿等人报名!除了安家费需要衙门派人手,在核实户籍之后发放,其他几项立即就能开展,各位抓紧时间,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在场的百姓一个个都不说话了,飞快地转身就跑,恨不得安上两个翅膀直接飞回家去。
要知道陆和县还有一万多人,就这么点名额肯定是要靠抢的啊。
县令大人向来说话算话,之前说开仓放粮,也是说做就做,不带一点犹豫的。因此,这则告示可信度还是相当之高,在场的人没有哪个不心动。
有人在回家拿身份文牒的路上遇到熟人,免不了被问“跑这么快干什么去”。
得到消息的众人纷纷默契地闭上了嘴巴,有回答的也就随意敷衍一句“呵呵,没干啥啊,我就活络活络身子骨”。
然后得到对方一个白眼,“这县城每天的活还嫌少吗?真是吃饱了撑的!”
县衙告示张贴出来不到一个时辰,一百名衙役与数百名工人已经全部招募完毕。
事后才得到消息的百姓恨不得拍断大腿,气急败坏地骂路人,骂报上名的邻居。甚至有的还阴阳怪气地说:“瞧把你们得意的,可别到时候干了活一个铜板都领不到!”
针对这样的“舆论”,季泽迅速作出了反应,再次张贴出一张告示:
大概意思是,现在县城各类工匠和手艺人工钱虽高,但其他普通百姓也是有机会挣取零花钱的。因为今后衙门会时常发布一些简单的体力活,只要接取并完成任务便可以获得工钱,每日十文。
县衙最近的账务明细也被公示出来,县令大人补发了衙门官员以及三班衙役八个月的月俸,共支出六百四十两白银。
这下子全县的百姓皆沸腾不已,这么算下来,光是陆和县的一个衙役就能拿到四两银子。
倘若再加上五两的安家费,那就是一共收入九两银子!
这是大家想都不敢想的巨款,那些没报上名的人羡慕嫉妒得眼睛发红。
季泽干脆利落的行事风格,让几名还处于观望中的举人也纷纷动了心思,竟在同一日齐齐赶到衙门自荐。
来自荐的举人共有四名,但职位空缺却只有两个,因此季泽便对他们进行了一番考核。
考核很简单,就是提问:倘若你是陆和县的典史,负责县城治安,缉盗,牢狱等事务,面对陆和县现状要如何开展公务?
四名举人t中有三位已经四五十岁,分别叫袁旭阳,何正,张狄。
最后一个较为年轻,二十多岁,名叫禹宵元。
季泽观其行为举止很是儒雅,且眼神清明,面容有几分矜持,几分傲然,想来学识不错,不太像彻底放弃了科举之途的人。
前三人的回答都比较循规蹈矩,大同小异,比如安排捕快衙役在县城巡逻,增加巡逻时长等。而禹宵元回答的是将三班衙役聚集在一起,进行针对性的训练,然后合理调配巡逻,甚至作战剿匪,给予县城百姓强有力的保护。
他认为实力才是震慑一切宵小的有效手段,且不说必须多么厉害,至少要压得住泼皮无赖,打得过盗贼命犯吧。
季泽暗自点头,和他想到一块去了。
随后他又提问了一些关于审问犯人,百姓赋税等问题,才确定好最终人选。
在大周朝县令任命官员需要向上级汇报,因此季泽在核实了他们的背景和身份信息无误后,也只是提名了两个候选人,分别是何正与禹宵元。
“徐县丞,你派人将这任命书递到知府衙门去,记得委婉提醒知府大人尽快处理,你也知道,现在衙门缺人,不少公务都堆在一起。”季泽深深地看了徐海一眼,此前一直招不到人,还以为对方会举荐人才给他,想不到倒是很稳得住。
徐县丞没注意到他的眼神,表现得十分老实,“大人放心,下官一会亲自去送,这样也能让知府大人重视,及时同意衙门的任命书。”
他现在只负责管理粮仓与施粥之事,因为县衙账务已经被罗晋远接手过去,他心中正觉得季泽对自己有警惕之意呢,对方就递上来一个新差事。
虽然只是个跑腿活计,其中可以做手脚的地方有很多,但他也不打算这么快出手。
一个是因为用力过猛并不是好事,另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此子心性手段都极佳,必须得防着。
看他近段时间处理案子,不管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亦或是人命官司,哪一个不是信手拈来?贪污案已经收尾,徐县丞可不想在这时候再惹出乱子,否则上面的人轻易饶不了他!
徐海的心思如何,季泽不清楚,他只是稍微试探一下对方,若是露出马脚更好。
没有也无甚要紧,他有的是时间跟他们耗。
……
衙门募齐了人手,县城的各项大小事务也都各自顺利安排起来。百姓们干劲十足,不只是因为解决了温饱问题,主要原因还是那几十文工钱。
再苦再累的活,他们也是一声不吭,闷头就干。
日日修桥修路,种树砍树,以及建什么公用茅厕之类的,反正大家是一句闲话都没有。
衙门还让他们开荒,并且要求养好土地的肥力,说什么要做好种植新作物的准备。
百姓们虽然不信,但依旧听话照做,只要给结算工钱就行。
没过多久,衙门中两个空缺职位的任命请求也顺利通过,何正被任命为税课大使,禹宵元被任命为典史。
季泽将这一任命在县衙外,进行了公示,两人也顺利接手公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