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弹劾(2/2)
过了几日,季泽正准备将这个水泥方案呈到御前,有关于皇帝的谣言又出来了。
季泽:“……”
一国之君的谣言真多,那些传谣的人嫌命太长了吗?一次挑衅不够,还敢来第二次?
此刻的勤政殿被一股冰冷的气压包围着,殿内的小太监们全都低着头喘气声都不敢发出,而永旭帝坐在御座上黑着一张脸看着大臣们呈上来的奏折。
“大胆!朕看他们是想造反了!”他脸色铁青,将手中的折子猛地摔在大理石地板上。
“皇上息怒!皇上息怒啊!”
“皇上息怒!”
太监们立马跪了一地,生怕从永旭帝嘴里出来一句,“都拉下去砍了!”
都说御史无长官,他们除了弹劾别人,甚至还会弹劾自己,弹劾皇帝。
是的,没错,永旭帝扔出去的那张折子,正是御史弹劾皇上的!
当然,不管御史弹劾谁,最终的评判人还是皇帝自己,如果弹劾的是皇帝,皇帝必须进行自我批评并自行改正。
当然,御史对别人狠,其实对自己更狠,倘若发现自己有问题,为防止被其他御史弹劾,他们甚至会主动弹劾自己!
身为言官,可不是一张嘴就只知道胡乱打嘴炮。
他们不仅负责监察劝谏皇帝与官员,还负责记录历史,不论文化学识还是道德水平都非常高,并将历史的真相,劝谏的职责当作自己的人生信念。
“来人!将王渊给朕找来!”永旭帝声音沉沉地喊道。
“是,皇上。”
他倒是要好好查一查,到底是谁敢在幕后传播这些谣言!
御史弹劾的内容其实就是在说永旭帝不管百姓死活,胡乱花钱,大量采购连匈奴人都不要的羊毛,并且贪图享乐,浪费奢侈,宫内原本就有滋补食品,还要大肆采买这种不宜存放的奶酪制品等等。
几十年前匈奴人到中原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他们的恶名能止小儿夜啼,而永旭帝作为大周朝的天子,怎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呵。
永旭帝冷笑一声,怎么?朕就是自己买了又当如何!?
看来,还是他这几年太仁慈了,让这些人都爬到他头上来了!
御案上的折子几乎全是御史弹劾他的,还有黄首辅,竟也敢上折子来劝诫他,真是该死!
以前是永旭帝不查,如今他一查就是一个准。
王渊是雄鹰卫的头,他办事效率不是一般的高,第二日便查到了几个躲在暗处的匈奴人头上。
这几个人潜伏在京城很久了,之所以没被发现,是因为他们是几十年前匈奴人与汉族人通婚的后人,不知怎么回事这两年跟匈奴那边联系上了。
永旭帝派人抓到他们的第二日就让人将其立即处斩,只说了一句他们是匈奴,同样没有解释。
一时间,京城的老百姓又开始关起门来过日子。
这些谣言的散布当然不止是因为那几个匈奴,羊毛与奶酪制品的消息定然是从宫中传出去的。
季泽老老实实的待在翰林院,没敢往永旭帝面前凑,但有时也会为对方感到不值。
又过了几日,待事情渐渐平息后,他才带着自己打算铺设水泥路的方案求见皇上。
“皇上,季大人求见。”荣公公看了一眼永旭帝的神色,将方才小太监汇报给他的消息传达给皇帝。
每次见皇上遭受这样的误会,又不愿意解释,荣云心里就难受。
皇上这样的明君居然被误会至此,被时时刻刻都惦念着的子民误会定然是不好受的。
但永旭帝性格就是这样,没有人能让他低头主动去解释。
“宣他进来。”皇帝擡手揉了下太阳xue。
“是,皇上。”
季泽进来后行了跪拜礼,“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永旭帝很明显心情不好,淡淡道:“行了,平身吧。”在这关头,除了季泽恐怕没人敢来见他。
“季爱卿有何事要禀?”
“皇上请看。”季泽将手中的几张纸往前面递了递。
荣公公下去接了,呈到永旭帝的御案前。
在永旭帝低头看的同时,季泽也在想要不要主动向皇上提起在邸报中添加一个白话板块,专门用来给百姓们传阅。
这个方式表面上是为了让老百姓知晓一些政令,但季泽的本意是……给永旭帝洗白。
也不知如果自己提起来会不会惹得皇上龙颜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