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学(二更)(2/2)
他在想,他有系统,他带着它来到这里,就没什么要为百姓做的吗?
仅仅是想要当官,摆脱农的阶层?
-
翌日。
季泽早早起身,季大根与小木帮忙拿着他的行礼,三人一起坐上了去县学报到的马车。
这次去县学读书,因为课程安排得满,要住学舍,所以季泽要带很多东西去,他便没有同顾云逸约着一起。
当然,就算是在县学里读书,学费,住宿费,伙食费等通通都是免不了的。
不过这些,对于季泽他们家来说已经不算是什么问题了。
县儒学的地理位置挨着县衙,只不过是在另一条街,是个三进院落。
院落中的功能分区明显,分别为学生上课,夫子休息的地方,还有学生的住宿区,以及教授六艺的地方。
县学是一县之最高的教育机关,设了教谕一人,另设训导二人,而教授、学正、教谕,掌教诲所属生员,训导佐之。
简而言之,教谕就是相当于县学的校长,训导是指辅助教谕的助手,就像是助理班主任。
凡是进入县学的学生便是生员,有廪膳生,增广生,附学生三类。成绩名列一等的秀才方能被称为廪生,就是由公家给以膳食的生员。
廪生可获官府廪米补贴,季泽就是廪生之一。
在临山县,廪生不多,由于名额有定数,县学不过二十人而已。
并且生员们还要经历岁考,考试内容除了四书文,五经文,五言六韵外,还有策问。
提学官先以六等试诸生优劣,一等前列者,视廪膳生有缺,依次充补,其次补增广生。一等给赏,二等如常,三四等挞责,五等则廪、增递降一等,附生降为青衣,六等黜革。1
也就是说,考一等的人,附生补增生,增生补廪生。二等则没有变化,但廪生停米不给粮食。三四等只是刚刚达到要求,五六等改着青衫,第六等最严重,会被革去秀才功名!
所以说,县学里的岁考可是和普通的考试不同,一旦放松警惕,贪图玩乐,落了功课,可是很有可能会被革去秀才功名的。
季泽入学时找的便是罗训导,他帮他登记了信息后,又发了个小册子给他,让他在明日开课前记熟,然后才带人到学舍。
罗训导没因为季泽是小三元就对他刮目相看,只是简单地交代了他几句后就离开了。
“阿泽,你们这学舍看起来还真不错。”季大根把身上的行礼放在空空的木板床上,环视着周围,兴奋地说。
这间宿舍还挺宽敞,放了两张床,刚好够季泽与小木居住。
另外,还有书桌,书架,甚至衣柜等物,还是没有白花钱的。
小木放下东西,笑着对两人说道:“公子,季叔,我去端水来擦洗灰尘。”他本来应该叫季大根老爷的,季大根哪里好意思,就让他叫了季叔。
“好,你先去吧。”小木这孩子勤奋,季大根觉得让他在这里照顾儿子,他也放心。
“嗯。”小木答应了一声,带着木盆和毛巾便转身出了门。
季大根忙着整理带来的衣裳,季泽就在一旁将书籍分门别类的放在一处。
他带来的东西不多,三个人收拾,没过多久的时间就全部收拾完了。
季大根与小木去食堂打饭时,季泽就坐在一旁看起了方才罗训导发放给他的小册子。
这小册子无非就是学生手册,里面内容倒是挺全面,有一张他们班的课程表,还有县学的地图,以及一些规章制度,还有各种考试安排。
临山县是下等知县,秀才本就不多,另外还有一部分秀才并未到县学上课,只是在岁考时才会前来考试。
因此在县学里读书的人并不多,也就二十人左右,授课的教谕仅有举人功名。但尽管如此,也千万不能小看了县学里面的教谕,他们虽然没有官职,只能算作不入流,可是却拥有很好的家庭背景,说不定从中随便拎出一个,就是个官二代。
因为大多数在县学里当教谕的举人,在他们以前是秀才时,想再进一步的话,就必须参加乡试,且不管其原籍在何地,都可以在顺天府参加考试。
可倘若他们不想科举了呢?
由于拥有官二代的背景,他们能以国子监生身份入仕,为教谕、训导等学官,虽然位低且俸禄少,但也还算轻松事少。
而没有身份背景的举人,不想再进一步,又想要做官,那得等到什么时候去了,估计永远也等不到补缺。
季泽看完小册子,也记得差不多了时,季大根与小木正好端着饭食回了学舍。
“公子,食堂的饭菜还不错,今天有红烧肉和糖醋排骨!”小木一进来就高兴地大声对季泽道。
季大根见儿子还拿着那本小册子,便催促道:“阿泽,先别看了,吃了午饭再看。”
“爹,小木,你们辛苦了。”季泽笑着上前帮忙摆放碗筷,看着盘中的食物,也比较满意。天知道,他有多离不开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