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候蜡烛08(1/2)
五候蜡烛08
盛从周的益州之行, 接连推迟。
先是抓捕散布童谣之人,比预想中耗费时间。
普通老百姓,本就喜欢猎奇猎艳。
鬼怪传说,勋贵病世...
可以嚼舌根, 发挥想象力的地方太多, 那首童谣又朗朗上口, 是以, 传播速度极快。
锦衣卫动用大量人力物力, 最后追根溯源, 查到一个说书先生头上。
可这说书先生,专以在茶铺当口, 贩卖京城秘辛为生。
他家门口的大树下, 放了一个匣子, 有人提供素材,他摘取可用的材料,添枝加叶, 照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 粗劣加工一遍。
也不论故事真假,单纯图了乐子,杜撰些噱头,赚点日常赏钱。
盛从周去老树下看过,大多都是张家长李家短,说白道绿,夹七带八的花边事。
只有这则故事, 有鼻子有眼, 有事实佐证,是以, 被说书先生添油加醋一番后,迅速蔓延整个京城。
盛从周一气之下,将说书先生关进了昭狱,可线索也止于此而已。
看着锦衣卫跑得人困马乏,却没有查出实质性的东西,盛从周摁着扳指,如同吞针,难以释怀。
散布童谣之人,在擅长缉拿侦查,搜集情报的锦衣卫手中,轻易脱身,不留痕迹,必然是对京城非常熟悉之人。
可龙涎蜡出自益州府,盛从周明确问过宫中太医,蜡烛所含的毒素,只能产生于制作过程中,而非后续添加涂抹...
难道这个案子中,益州府和盛京城,有何私相勾连?
盛从周进宫面圣,急着动身去益州。
太子却嚷嚷着要跟去。
此时,李贵妃已经脱离危险,只需后续慢慢调养,就能恢复如初。
太子发誓要查出,伤害母妃的凶手,洗清自己身上的嫌疑。
圣上对太子入蜀之事,游移不定。
私心里,他也想太子历练一番,可益州山高路远,圣上又怕太子,有个三长两短。
最后,圣上允许太子带着亲卫出行,拨了一个千户所的锦衣卫护行,都察院左都御史苏拱之随行。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也有震慑州府之意。
盛从周带着缇骑,在前面开道。
太子同行虽然累赘,他却没有多加劝阻。
如果益州府真和京城有勾连,那会不会是太子呢?
盛从周只觉整个案子,诡异之中,透着荒唐。
任何一个环节,都超出人之常识。
不过,因着避人耳目,队伍是在寅时出城。
而棠梨赶在出发前,临时抱佛脚,熟读《骑术要录》和《马良行记》,学习骑马的理论知识。
她记得初学游泳时,也是先看书学动作,最后逼自己下水,多扑腾摸索几次,大致就学会了。
在技能学习上,她是有些虎气在身上的。
这会骑在马背上,心里颤得慌,却也竭力稳住身体。
心中默念:握紧缰绳,保持平衡,不要害怕。
有些事情,硬着头皮扛下去,就会发现不过如此而已。
譬如这会,她捏着缰绳的手,分明全是汗,但千里长驱,朗澈的清风袭来,她策马扬鞭,听着达达的马蹄声,激起尘土飞扬,沿着大路疾驰而去时,心里莫名涌起一股激动。
那是恐惧过后,自由的味道。
可随着出城后,盛大人速度越来越快,她慢慢意识到骑马的困难,不单单是坐在马背上,而是保持这个姿势,一连几个时辰不变,腿部和臀股都疼痛难耐,腰背也酸得厉害。
棠梨的大腿内侧,几乎被磨破了,动一下都疼,可这匹高头大马,自出城后,就越走越颠簸。
道路起伏不平,每颠一下,棠梨都忍不住轻嘶一声。
骑马真是太遭罪了。
盛从周见她,起初一身飞鱼服,高束的马尾垂肩,罗衣飘飘,双目晶晶,透着一股英气。
尤其是那双眼睛,望向自己时,霞映澄塘,月射寒江,顾盼生辉,光采照人。
可一个时辰后,她整个人,就已经萎在马背上,不复方才豪迈之姿。
不知不觉间,竟是落在了队伍后面。
“魏执笔,孤念你是女子之身,身娇体弱,允你马车同乘!”
太子见棠梨骑马吃力,颇为体恤的恩赐,让陷入困乏的魏棠梨,大脑瞬间清醒。
她不由望向太子的鹤辂,正好与苏大人投来的目光对视。
他重伤后初愈,面容瘦削而苍白,一袭白衣,如玉般的姿容,更添几分羸弱清冷之感。
苏大人与太子同乘,两人都隔着帷裳,望向棠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