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4 章(1/2)
第 124 章
孙公公大骂:“你竟敢诅咒陛下!你不要命了…”
萧允置若罔闻:“话已至此, 劳烦昭王殿下送我出去。”
孙公公又要发作,却见萧玉竟真的站起身来,跟着那人朝外走去, 而且两人的背影站在一起,有种说不出的熟悉…
他想不起在哪见过, 于是转身到了塌前替庆成帝掖着被子。
“咦,这是…”
孙公公擦拭着庆成帝的眼角, 那里仿佛t湿润了一小块。
孙公公心中一酸, 老眼泛泪:“陛下, 陛下您别听他庸医胡说,您定然会康复的…”
殿外。
萧玉声音冷肃:“您确定,皇兄当真没有希望了?”
明月当空,乾坤殿附近的侍卫已被萧玉支开, 萧允伸手摘漏了他的在意。
萧允忽而一笑,声音温润如最上乘的白玉:“玉儿,你真的想他醒来吗?”
萧玉蹙眉:“此言何意?”
“你们兄弟俩幼时跟着我念书,自六岁起,但凡新教授的内容, 和儿总是比你掌握得快, 但凡我布置的课业, 和儿总是较你完成的出色,你处处比不过哥哥, 少年心性, 被搓了锐气,索性荒废学业图个自在, 人人赞和儿天生帝王慧相,而你呢,成了宫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取乐的对象,连太后都对你失了耐心,偏宠和儿更甚于你。”
萧玉面不改色:“这与皇兄中毒有何关系?”
“人们一旦认定某个事实,便会将自己记忆向其偏颇,以作佐证。”
萧允道。
“可我却记得,你二人在四岁开蒙之时,若说识文断字,你样样皆不逊于和儿,若论灵活应变,举一反三之策,你更比他出色许多,先皇大喜,决意亲自教你骑射之术。”
萧玉皱起眉,似乎不愿提及这段往事。
“皇兄的骑射是您手把手教的,不会逊色于我。”
萧允笑着摇头:“技艺没有分别,感情却有亲疏。五岁那年,他跑马落后于你,回房后自己哭了许久,不只为输赢,更为没有得到自己父亲的夸赞。”
“我朝虽无立长的铁则,但家中长子承担的期待总是不同,和儿又生性要强,对自己要求更为严格,从此越发埋头苦读。”
“而你呢,玉儿,那时你在做什么?”
萧玉抿唇。
他很清楚的记得,那年他五岁。
每天下午,他都坐在栖霞殿后面的那棵槐树下,歪头看着哥哥默书,结束之后,他们便能一起去母后那喝蜜汤,时间够的话,还能再玩一会蹴鞠。
二人是同胞皇子,念书的进度自然也被要求一致。
只是他小半个时辰默写出的书,哥哥要用一个时辰,且还要背后另下功夫,以至于日日起早贪黑,连觉都睡不了多久。
小小的萧玉尚不懂竞争,就已见人尝到了竞争的苦头。
且那人还是最疼爱自己,与他亲密无间的哥哥。
于是他下次谎称背不完,故意只默出一半,几次之后,皇叔经过反思,适当减轻了二人的课业,哥哥终于有时间陪他玩了。
兄弟俩欢快地渡过了一段时光,直到哥哥默出整篇诗词的那天,父皇奖励了一块上好的白玉。
那块白玉被雕成了两个一般精致的玉佩,哥哥兴冲冲将它塞到自己手里,眼中闪着亮晶晶的光彩。
他从未见哥哥这么开心过。
外公听说此事,也欣慰地和母后说:“和儿精进自然是好事,即便是大家族中,幼子野心勃勃至兄弟阋墙之祸的不在少数,更何况是皇家,动辄便是血流成河的灾祸啊。”
彼时,萧玉与萧和在内室午睡,萧玉被窗外嗡鸣的蝉声吵醒,兄长熟睡在侧,他揉了揉眼睛直起身,清楚地听见母后的声音从屏风后传来。
“玉儿绝不会如此。”
“幼子胜过长子总归是隐患,即便自己不想,也会给佞臣从中生事之机,史书上列列惨案还不够人警醒么?和儿又是那么要强的性子…”
外公坚持道。
“好在和儿如今也不逊色,如此兄为弟纲,一切顺其自然为最好。”
小萧玉盯着床顶,眼睛一动不动,将这话在心里反复琢磨了几遍。
孩童不懂话中深意,却对大人的情绪语气十分敏感,更何况萧玉本就早慧,随着年龄增加,他越来越懂得其中的隐晦之意。
萧玉长大了,却更加难以管束。
他开始逃课闯祸,成了勋爵中最顽劣调皮的小辈,授课大臣们摇头失望,连太后也直呼头疼,还好长子越发优秀,令人欣慰。
多年后萧和继承大业,夏朝国泰民安,更是众望所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