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都城旧事(1/2)
番外——都城旧事
原来这位是李家隔了好几个院子的楚枝馆里头的花娘, 叫做郑婵娟,比李莺莺早了两年见客。
她妈郑姥姥是个没成算的,当初见着要拜金兰姐妹花的七人都是没开宝的年纪, 嫌弃几个丫头小的小嫩的嫩, 结交了反而自家吃亏,倒叫婵娟给她们介绍客人去, 所以死活不肯答应。
可等到了现在,郑婵娟二十来往的年纪,放在花娘里已经算大岁数当妈的年纪了,底下又有鲜嫩青春的姑娘, 生意比先前惨淡了不是一点半点的,郑姥姥那叫一个后悔呀。
还不如当初排进去呢,好歹也学薛家的混个名头,听说这回的八仙就是她极力撺掇的, 想着错过了第一回可不能落下个第二回来。
她的注意力全在家里新买的花娘身上,哪还有空去管郑婵娟去, 由着她门庭冷落到后来竟然没了客人, 窘迫得都不敢出门,最后还是李莺莺帮衬了她一把。
两月前,李莺莺在张老爷宴会上听他提起有个新来都城的庄老爷, 赴宴时总是孤孤单单的没个身边人,旁人问起时也只说自己老家住着胭脂虎,不想额外增添烦扰,真是个惧妻的,害得他们叫他出来玩耍也没意思。
李莺莺当即便给张平推荐了郑婵娟, “我这个姐姐人倒是乖得很,她年纪也大了, 不像岁数小的爱缠人有想头,聚散离合的有分寸,正合适庄老爷。”
庄老爷一见,果然十分满意,当即就摆了宴席定下了人,郑婵娟感念李莺莺的照拂,所以往来频繁,感情比先前深厚了许多。她经历又多,反应又快,有时候李莺莺和她不消说话就能打个配合,这次也不例外。
等回了云阁,李母搓着手笑嘻嘻的迎了上来,“陈老爷可还中意你么?”
李莺莺也不理会,自叫小鸠去倒热水,她今晚一肚子的酒气还没地方撒呢。
李母见她态度冷淡,就知道不好,干脆叫过跟着后头的冯妈盘问,等听完今日宋家那一场宴席之后才气着拿手指指人道:“哎呀,你这个不晓事的,我叫你去做客人,你倒给我结了个仇。”
李莺莺奇道:“妈这话哪里说的,我何曾故意去得罪人?曲子也唱了,月琴也弹了,行过两回酒令,吃了一杯客酒,不是和和气气的散了么,怎么还结仇的。”
“你!”李母气得想打人,可才一凑上前,李莺莺就扬起脸来,“打,您往这打,打完了我正好躲家里歇仨月不出门,咱们家都喝西北风去,倒也凉快,省得毒日头晒死个人。”
李母这几年也算是领教过她这个女儿的脾气,这会见她这样抢夺,知道自己辩不过人,摔帘子放狠话道:“错过这回,我也不替你操心,看你将来能嫁给谁!”
“我嫁谁?嫁了也是做妾的命,还不如待在李家做闺女呢,妈放心,等您老了我养你,您女儿不是个狠心的人。”李莺莺朝窗外冷言冷语,把李母真个气跑了才回来和冯妈抱怨,“家里就我一个花娘挣钱,三天两头倒老想把我嫁出去,也不知妈想的什么。”
冯妈看她们母女两又斗了一场,自己去提水拧帕递了过来慢慢劝解道:“李妈妈也是替三姐儿你打算嘛,你看看隔壁的郑婵娟,年纪一大,那些熟客全都翻脸不叫她了,一个个的找了新花娘去,要不是三姐儿你介绍一个,恐怕她早被她妈卖到别的地方去了。要是当初她趁着生意好的时候嫁出去,何至于现在这样为难,你别看李妈妈脾气坏,她可比郑家的对你有心。”
这话倒还有些道理,李莺莺也知晓自家妈妈比郑家的手软一些,帕子盖脸闷声道:“我知道,只不过先吊一吊他,省得叫他轻易上手就丢开了。”
“这就好,这就好。”冯妈放下心来。
李莺莺却不似她想象的那样,嫁人不嫁人的,李莺莺心里自有想法,也不与家里大小丫头和冯妈说,一个人悄悄憋在心里。
等到次日,陈恩一大早的就找上了李家门,将屋里拜佛的李母都讶异了一番,出门迎接时心里还乐,个死丫头果然捣鬼骗人,瞧瞧,这不是已经勾上了人么。
到了屋里,他就先拍下一锭元宝,叫李母去准备饭菜,要在李家摆桌吃饭,点名叫李莺莺出来唱曲,陈恩自为今日是来找回脸面的,等着李母叫人擡过了食盒,当着她的面就先倒了一杯酒,让李莺莺喝了再说。
李莺莺别过脸去,“陈老爷来早了,我昨儿喝了酒,今日要养嗓子,等过几日再喝吧。”
“养嗓子?”陈恩一听就气笑了,拍着桌子朝李母叫嚷,“你家姑娘昨晚上说养嗓子不喝我的酒,今早上又说不喝,怎么?你姑娘的嗓子是纸做的,一沾水就烂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