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进五碗面(2/2)
卤味、素菜都是称斤来算的,姜月微也不打算搞得那么复杂,反正卤味可以单卖,就按单卖卤味算。
姜月微让柳阿姨做的火烧要大一些,也不用分那么多层,不然也不好夹菜。这一个饼夹卤味,就能让饭量小的食客吃饱了。
有那些没时间坐下来吃面的客人就能拿起一个就走,还有觉得吃面不过瘾的,还能再买一个火烧夹肉,这样有面有汤,肯定能吃个饱。
没错,北方冬季寒冷,许多地方的饮食习惯就是主食配主食,多些肉,这样能抵御严寒。也是因为天气原因,原来北地只有白菜萝卜土豆,能吃的蔬菜很少,因此主食搭配多些也不奇怪。
不过现在有了蔬菜大棚倒是方便不少,可冬季菜价也贵,许多勤俭度日的人家还是选择能吃饱为主。
柳阿姨听后点头,又想了想问道:“小微啊,我见他们都弄外卖,面条我们做不了,现在有了卤味和火烧,也不能做吗?你不用考虑我,我能忙得过来,我还嫌你给我工资给的太多,我可还觉得每天太闲了呢!”
姜月微笑了,她其实已经问过刘磊做外卖这件事了,他做过有经验,听她说只有火烧和卤肉,还是不建议她上外卖平台的。
“不说那些恶意差评或者专门来搞你心态给你差评的人,就是还要和骑手、顾客两方沟通、还要让利平台这事,你就忙不过来。姐我觉得你还是先运营好线下,等人手够了,你也能腾出空来多弄些菜品,再上外卖也不迟。”
姜月微又把这段话讲给柳阿姨,柳阿姨似懂非懂,一切还是听姜月微的安排。
不过这样姜月微也省事多了。
两人又开始准备着营业。
第一天开业,姜月微算了一下客流量,准备的不多不少,就一百五十份的牛杂,卤味也只是先准备了一锅肉一锅素,素的还是和原来一样,都是鸡蛋豆皮、海带和藕片什么的,今早用电饭锅新起了锅卤水,放了这些进去。火烧她倒是准备了大概五锅的面,一锅能出二十个火烧,也算够了。
卤料姜月微想了想,还是加了一点点辣,香口却不会呛辣,夹在火烧里只剩满口余香。
姜月微最后又查看了一遍备料够不够,柳阿姨从外面跑进来:“小微啊,你快出来看看,门口好多花篮呢!”
柳阿姨看着比姜月微还高兴似的,招手让她赶紧出来。
“花篮?”姜月微还不知道这条约定成俗的规矩,还以为是那种挎在手臂上沿街叫卖的,将铁盘推了进去,好奇地跟着柳阿姨走了出去。
她刚走出厨房,还没走到门口,就看见门口外一束大半人高的花篮,是真的花篮,用暗红硬纸包了几层,里面搭配了几种花,倒是好看得紧。
姜月微还纳闷这是什么,也以为只有一个,走出门口时才看见,店门两边都摆满了花篮!
一边是条细窄的胡同,花篮只能叠着放了两排,另一边怕不好看,也和这边一样,错落着叠放着。
好在是这样,不然得把隔壁都占了。
两排花篮排列得好看,和新装修的店、新粉刷的墙放在一起,这景色煞是好看。
花店老板笑着对姜月微道了几声恭喜,在姜月微懵懵懂懂地问询中,花店老板才恍然地拍了一下大腿,“嗐,这些哪能是我送的,上面都有卡片的,你可以看看呀。小姜老板你人缘不错呀,每个来我这儿定花篮的人都说怕你开业时太冷清了,要定许多,还是我给拦下了。这一人一个都这么多,多了真没必要。”
姜月微这才看见花篮里面有卡片,她一一看去,许多都是大柳树巷的商户的:有老王大哥,他说陪女儿期末考试完,一家三口去旅游了,来不及赶回来,还是让裁缝店老板娘帮忙订的,自然也少不了裁缝店老板娘那份。
还有宇文和新的咖啡店老板一人送了一个。
说来也是好笑,咖啡店老板整天试新的咖啡,给自己喝成了胃食管返流,只能吃一些面食。他又是南方人不会做,听了宇文的话来面馆吃面,还是吃姜月微做的鸡丝汤面、阳春面这种慢慢好了很多,他一个南方人也硬生生地养成了吃面的习惯。
当时他就想给姜月微送锦旗,被宇文骂着有病拦下了。
这次,咖啡店老板给姜月微贺卡上写着“感谢微姐,救我狗命”,姜月微嘴角抽搐,这是当初想写在锦旗上的话,倒是被他写在贺卡上,还是送过来了。
这个时候,对面的酒馆还没人,秦筱筱刚忙完从里面出来。
见到花篮,她揽着姜月微的脖颈得意的说:“看,那个最大最好看的,就是我送的!当然还有静姐的意思,嘿嘿。”
花店老板也笑,实际上她插的花篮都是一样的,收的钱也一样。
不过这种订单她还是头一回接,她是没想到大柳树巷竟然这么团结,氛围还不错。
她好奇地问姜月微:“以前你就在这儿开店吗?我还没见过你。”
花店离这边有五六个胡同那么远,老板也不经常来这里。
不用姜月微开口,秦筱筱这个“经纪人”就开始介绍起来,花店老板这才想起来似的说:“原来这儿就是那位老太太的面馆啊!之前吃过几次老太太的手艺,确实不错,还没尝过孙女的,肯定是青出于蓝,有机会一定来试试。”
花店老板就是说个客套话,其实她哪记得这边的面馆啊,她也不喜欢吃面,就来过一次,还是姜老太太在的时候。她只记得牛杂不错,但是面就一般了,机器面,不怎么筋道。
没想到秦筱筱却看不出眼色似的,还说:“今天就试试嘛,开业大酬宾诶,今天打八折哦!”
一碗牛杂面才十五块,打个八折也就便宜三块钱,她也不是吃不起,但她中午是真的不想吃面条。
花店老板笑得牵强:“今天小姜老板肯定忙,等过两天吧。”
她说着就忙不叠让姜月微签收,赶紧跑了。
看着花店老板落荒而逃的背影,姜月微无奈地摇头笑着,对秦筱筱说:“你也得看出来,她对面馆不感兴趣。”
秦筱筱笑了笑,没说什么,转移话题问她:“我中午也去面馆吃,今天吃什么?”
她当然知道花店老板不感兴趣了,她去订花的时候就知道了。
虽然花店老板没有恶意,但总是明里暗里看不起面馆似的,觉得面条这种快碳只适合干苦力的人吃,换句话说,就是贫苦人才吃的。
当时秦筱筱就觉得是不是穿越回古代了,一个花店老板还搞上阶级歧视了!她当时气得不行,但人家也没明说,她顶了几句就想着算了。
没办法,这附近只有这一家花店,大家还都从她家订花。不过,这老板倒是觉得姜月微人缘这么好肯定有过人之处之类的,虽然没见过姜月微,倒是真心夸了她不少话。
这些秦筱筱都不会告诉姜月微,没什么必要。
她陪姜月微看了所有的花篮,惊讶地说:“这是蔡姐的,她今天应该是过不来,也是昨天看到你朋友圈了吧。她和群里谁联系的,怎么也知道在这儿订啊……”
姜月微才意识到一个问题,“等等,听你的意思是,大家都知道?”
也就是说,秦筱筱也知道订花篮的事,只不过都瞒着她。
秦筱筱哂笑:“这不是,大家说给你个惊喜吗……”
她连忙又转移话题,看见了角落里有两个长得不一样的花篮,看着标志应该不是一家花店的,肯定是被这家花店的工人挪到那边的:“咦,这个……咳咳,是萧老师送来的。怎么还有个A大全体师生啊……”
姜月微收起卡片,“肯定是刘磊他们闹着玩的,你店里忙完了,还不赶紧回去?”
按照往常,这个时间点的大柳树巷,大家都在自己家店里各忙各的,今天姜月微也是这么以为的。
可实际上,在没有她的微信群里,大家聊得热火朝天,都是在问秦筱筱姜月微什么反应。
得知姜月微把卡片都珍藏般地收集起来,又想把花都搬回去,被秦筱筱“科普”这得摆在店门外才好,才作罢。
【秦筱筱:反正就是感动得稀里哗啦,微微说这是她第一次收到花。】
这句话多少有点艺术加工的成分,大家听着开心就行。
现在这个天气,许多店都没开门,再加上不是在家里陪孩子期末考试、就是准备和孩子家人一起去旅游,离下一个节日元旦还远得很,大家都想趁此机会放个假,所以开门的没几家,也就没人能来凑热闹吃个午饭。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家最后合计着干脆送花篮吧。最初也是没人组织,许多人都自己去定了,后来还是秦筱筱和花店老板统计了一下,建了个群,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
只不过,收了花之后,姜月微和柳阿姨等了中午,午饭都吃了,竟然没等来一个客人。
只有秦筱筱过来,见没客人她又走了,说是开门红第一单很重要,她不能蹭饭,不吉利。
中午,天阴得更厉害了,不多时竟然飘了雪。
姜月微看了看这天,想着大概今天这个天也没什么人来,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今天准备这么多的卤味算是白费了。她有点后悔没听刘磊的找个吉日,起码也看看天气预报。
姜月微刚转身要进门时,却见风雪中走来一个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