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2/2)
无数的念头自他们的脑子里闪过,好想捉住柴平问个清楚。谁有这个胆子?
“夫人此去凶险,朕会为夫人准备几个好手,别的事他们帮不上夫人,但保护夫人,以武力镇住所有人,并非难事。”柴平明显早有准备,花蕊夫人此番南下只须要动脑,至于动手的事,甚至有人想对花蕊夫人不利一事,花蕊夫人尽可放宽心,柴平会派人护好花蕊夫人。
“谢陛下。”花蕊夫人感激无比。自明了,此一去是她证明自己的大好机会。
柴平与花蕊夫人道:“事不宜迟,夫人即刻动身?”
有叛乱解决叛乱就是,若非天灾人祸,人不聊生,只因柴平当上皇帝这个事,有人想要学了柴平也当一个皇帝,他们大可试上一试能不能动摇柴平。
国中无事,柴平想收拾人须慢慢来,要让人心服口服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有人出头,好些事办起来可就容易多了。
比如,柴平既下令让花蕊夫人即刻起身,便是要打得众人一个措手不及。
从底下的臣子脸上,柴平感受到他们的错愕,他们绝想不到柴平竟然会这样兵贵神速,半点犹豫都没有,倒叫他们好些事想操作,好像都不好弄了啊!
赵德昭在一旁听到柴平的果断,第一时间想寻赵德林,可是赵德林的身体不好,对于朝中诸事,他也向柴平表明,他没有参与之心,柴平自不会勉t强,赵德昭想要有所表现,柴平要借他收拢人心,完全不介意他在朝堂出现。
至于赵德昭有用没用,有什么关系呢?一个摆设摆在那儿,只为向天下人昭示柴平能够容人。
赵德昭心里直犯嘀咕,柴平听说叛乱之后的反应,叫人捉摸不透,属实让赵德昭非常的拿不准,不确定柴平到底算怎么回事。
于是在下朝后赶紧寻上赵德林,旁人未必会跟赵德昭掏心掏窝的说话,赵德林是一定会。
针对朝堂上的情况,赵德昭感慨道:“她怎么不急?”
赵德林显得无奈的提醒道:“急有何用?这一切都是预料之中的事,何以急?”
预料之中啊,听听这么个词。赵德昭半响没缓过来,“那至少也该表现出一点紧张吧。”
真是让赵德林越发无语,“哪怕心中急,面上也定要表露不急。喜怒不喜于色,二哥,这才是成大事者。平儿,她既不曾将所谓的叛乱放在心上,更不可能让你们看透她的心思。”
赵德昭半响没有作声,他对柴平的心情非常复杂,以前感慨于柴平的能干,现在对柴平俯首称臣,他既有一种憋屈感,同时生出恐惧。
他不敢让柴平察觉他的半点不满,对于所谓叛乱,有看热闹的心思不假,他何尝不怕一个不小心柴平玩脱了,天下再起战乱,彼时他于覆巢之下焉能保存。
来问赵德林,是赵德昭相当拿不准,柴平面对叛乱到底有几分成算。
结果从赵德林这儿,赵德昭又一次体会到智商不够的无力。
“只一个叛乱算不了什么,契丹必然已经收到中原王朝更叠的消息,也知道登上帝位的是平儿,国中叛乱一起,这种时候如果有人愿意和契丹里应外合,你说中原江山天下会不会有可能落入契丹之手?”赵德林道来另一层谁都无法忽略的事,赵德昭......
“不会有人再送出燕云十六州吧?”赵德昭半响才缓过来问,不料赵德林道:“为何不呢?权利地位何其重。”
能有一个送出燕云十六州的石敬瑭,极有可能再有第二个,第三个。
赵德昭颤声的道:“此事不可不防。”
想燕云十六州自被送出去之后,北地再无天险可依,北边的民族纵马驰掠我边境,如入无人之境,百姓多苦。
这些事赵德昭未必放在心上,柴平一定会。
“自然是要防的。只是比起防来。倒不如引蛇出洞。”赵德林眸中闪过一道精光,叫一旁的赵德昭看在眼里,不受控制的打了一个冷颤,“引蛇出洞,现在南边乱起来了,北边再一乱,那还得了。她刚登基,一桩接一桩的事闹出来,只会让人认为她不配为君。本来就不服她以女子之身为帝,她再不想办法解决反对她的人,日后这些人一但联合起来,她怎么对付他们。”
赵德昭的话听起来不错,确实会发生这样的事。
正因为如此,赵德林特意叮嘱道:“是以,不要管别人说些什么。所有事情你一律不参与。你只要记住,敢跟平儿做对的人都不会是平儿的对手。”
不是,赵德昭很想问问赵德林,他就那么相信柴平?
“不信,大可拭目以待。”赵德林知晓赵德昭在想什么,大大方方让赵德昭拭目以待。
赵德昭明明想说的是,内忧外患之下难道不是他们的机会吗?
他们或许可以夺回大宋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