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1 章“早知道当初就不应该救那些人。公主好心放过他们?, 结果给自己惹了这么大?的麻烦!我看下次不用救那些身份低贱的人了,让他们?自生?自灭去吧。”(2/2)
但阴嫚却觉得身心轻松了起来,长久以来压在她心中的某样东西被移开了。
栎阳城已经物是人非变得越来越陌生,丹桂却一如当年从未有变化。
她仰望着桂树,桂花如繁星般点缀在绿叶中,又如红而透的水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秋风一吹,香气扑鼻。
曾经她不明白母亲为何总看着丹桂,但现在明白了。这棵树对于母亲来说是证明她曾有过幸福生活的唯一证据。若是没了这棵树,只怕母亲将分不清楚自己心中的一点甘甜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自己为了逃避苦痛而编织的一段幻梦。
帝王有情吗?
或许有吧。
就像刘邦,他喜欢戚夫人,却主动问罪戚氏,将戚氏一族贬为庶民,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呵斥刘如意将其贬为蜀侯,彻底断了戚夫人的念想。
前几日戚夫人母子出发去了蜀地,刘邦非但没有送行,反而还特地让内侍告诉戚夫人,她和刘如意无诏不得觐见。
这听起来冷酷无情,但细细揣摩下来,此举却保了戚夫人娘俩的命。担负着陛下厌恶的恶名,不会再有人打他们母子的算盘。以失败者的姿态被赶去流放之地,让吕雉出了恶气,日后不会想要了他们母子的性命。
斩断翅膀,画地为牢,不得自由。
伤害即为保护,保护即为伤害。
帝王表达情感的方式总是扭曲的,但因所处的环境,即便意识到了也不会改变。储君或许各有不同,但问鼎天下的帝王一定会是一样的。
我已经经历过一次,死也不要经历第二次。
韩信找到阴嫚的时候费了些功夫。
他一听公主被叫进宫里,一些令人胆战心惊的念头就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在脑海。
金碧辉煌的宫殿,立于眼前,让人一种无形的压迫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抵触进入皇宫不喜欢在这里多留?
韩信不清楚,或许是上次公主在这里遇险,或是看到了陛下对诸侯们的忌惮,又或许在更早之前。
总之,他现在非常非常不喜欢这里。
他得赶快找到公主,然后带她离开。
最后,他在一处偏僻的宫殿找到了公主。
听宫里的老人们说,这里是幽禁秦废后的地方,因为院中有一棵高大的丹桂,所以宫人们将它称作丹桂宫。
相较于秦宫的其他宫殿,这座宫殿更具有楚国特色。依水建高台,双檐有九凤,四下深色,唯有丹桂是庭院中唯一的亮色。
公主就站在丹桂下,斑驳的阳光穿过树梢落在了她的身上,衬得朱砂色的衣衫格外的明亮。
单薄的身体永远是挺拔的,她就像海边的礁石,带着决然的孤勇站在惊涛骇浪之前,迎接狂风骤雨。即便粉身碎骨,也不会扭转她的想法。
没有人能够打败她。韩信想。即便刀斧相向,她也会笑傲公卿。
阳光虚化了公主的身影,好似神明消亡的前兆。让韩信无端地感到心慌。他快步向前,想要阻止悲剧的上演。
公主转过头,黝黑的眸子浮现出疑惑的神情。
“楚王你怎么了?如此慌张是发生什么了吗?”
我怕你消失,就像母亲那样,永远消失在我眼前。韩信张着嘴却无法将这荒唐的念想说出口。
公主见他许久不说话,轻轻地叹了口气,似是认命般地走到身前,伸出手替他整理衣衫。
“好歹是陛下亲封的楚王,怎么这般不注意形象。”她怪嗔,“不知道的还以为我欺负了楚王。”
“你确实欺负信。”韩信闷闷道。
公主凤眸睁大,难以置信地看着他。黑黝黝的眼珠子转了一圈,恍然大悟:“好啊,楚王这是讹上我了。”
看着公主的笑容,他的心情也渐渐放松了起来,问道:“公主怎么在这里?”
“来看看儿时的住处。我小时候就和母亲住在这里,以前不能光明正大地来,现在有机会了,就想多待一会儿。”公主看向丹桂,“这棵树是我的父母种下的,看到它有一种看到家人的感觉。正好你来了,陪我在这里多待一会儿吧。”
韩信顿时如临大敌,绷着身体,紧张地看着眼前的丹桂。
而他这副模样,引得公主发笑。
“说起来我在上郡的时候看到了附近黔首为我兄长修的庙,我想我应该带你去一趟。”
这下他更紧张了,公主也笑得更大声了。
韩信看着开怀大笑的公主也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