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秦公主阴嫚 > 第 87 章

第 87 章(1/2)

目录

第 87 章

“南郡郡守传来消息, 言明胡人与当地黔首并不相容。抢劫,偷盗之事时有发生。他觉得融合一事无法通行,请陛下废止。”萧何如往日一样向刘邦汇报各地情况。

刘邦将文书丢给刘盈, 等刘盈看完后问道:“太子你怎么看?”

刘盈飞快地扫了一眼文书的内容, 在确定跟老师信件内容无异后,才回答:“回禀父皇, 儿臣以为此事不能顺畅进行的原因在于分配不均。”

“就以农具为例, 南郡有些的黔首尚没有农具春耕, 可胡人却家家有农具,还有官府的协助。明明是俘虏却有优待,这让生活在本地的黔首如何想?”

“子曰, 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 安无倾[1]。官府不能一视同仁, 自然就会生出祸乱。”刘盈条理清晰地回答。

然后他又请罪:“此事是儿子一力促成,却又因监督不到位而平生波折, 还请父皇治罪。”

“治罪的事情先放到一边。现在这个乱子你打算怎么处理?”刘邦捋着胡子看着刘盈。

“父皇与儿臣皆做过黔首,都清楚一道指令从朝廷到地方后会大打折扣。故而儿臣以为此事定然在前期就有了端倪,只是参与官员懈怠不尽心,使得此事演变成这样。”

刘邦咋舌:“乃公就知道这些竖子惯会偷奸耍滑。”

刘盈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事关国策,儿臣想亲自赶赴南郡督察百官。”

刘邦眉头上扬却不置可否。

萧何:“不日将作春社, 此乃国之大事, 陛下与储君皆不可不到场。若是因储君未至而引得神明不悦, 影响一年粮产岂不得不偿失?”

“这——”刘盈面露难色。

刘邦想了一会儿,下了决定:“祭祀神明是大事, 不可缺席。还是换一个人去督办。”他看向刘盈和萧何:“你们两个有什么人选吗?”

“此事或许只能靠公主来督办了。”萧何说道。

还没等刘邦说话,刘盈说道:“丞相有所不知,春寒料峭,老师不慎沾染了邪气正病着,无法启程。”

刘邦一愣:“朕怎么不知道?病得怎么样要不要紧?”

“老师是今早突发,所以没来得及禀告父皇。但听楚王说已经吃了药,高热退了下去,现下需要静养,不宜操劳。”刘盈叹了口气。

刘邦听完感叹了一句:“韩信那小子倒是殷勤。”他道:“也罢,公主本就身子骨弱,替我朝收复失地已是废了大半条命,就别折腾她了。那个谁,把东胡上贡的人参给公主送去。”

内侍行礼:“是。仆这就去准备。”

最可靠的人选用不了,三个人又得再挑人。前往南郡者首先要做到一视同仁,其次要善于处理民生问题,最后还得压住那些地方官。

这样的人自然是有的,但不是身负要职就是病者,实在不能调往。

选谁呢?这个问题让人头疼。

思前想后时,刘盈提到了一个人:“父皇觉得阿姊如何?”

刘邦诧异:“阿婠?”

“是。阿姊。”刘盈细数起姐姐的优势,“阿姊与我姐弟一体自是同心,在对待胡人的态度上是一样的;阿姊跟我又是同窗,我会的阿姊也会;而且阿姊贵为公主,地方官员自不敢怠慢。”

刘邦看向萧何:“你觉得怎么样?”

萧何沉思片刻,说道:“公主虽符合标准,但南郡生民已对胡人十分抵触,若是处理不当恐怕会激起民愤,陛下还需慎重。”

刘邦摆了摆手:“朕知道了,你们先下去吧。”

萧何和刘盈两人便退出了屋子各忙各的去了。

刘盈看着长长的游廊想起了那天姐姐的请求:“弟弟,安置俘虏的事情交给我来做。”

阿姊攥着他的手仿佛握住了救命稻草。阿姊的眼眸中满是激动与喜悦,好像在黑夜走了许久的人终于见到了黎明一样。

我太慢了,刘盈想。

明明答应阿姊帮她脱困,最后还是靠她自己想出了办法。

感觉自己有些没用。

“如果你是没用的,你的阿姊为什么会让你向陛下提议?”老师靠在床头上看着他,“那是因为这句话从你的嘴里说出来才能达到最开始的目的,才不会节外生枝。”

“证明自己有用并不意味着你要承担一切,助人一臂之力,为人保驾护航,为人善后也可以证明你是有用的。”

“太子,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事事周全,要学会在保证自己的利益的前提下放手。”老师的声音温和有力,“如今公主已经学会了自救,太子不妨以此为机会,学一学该如何做可靠的后援。”

学会做可靠的后援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