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1/2)
第110章
要交代的事情差不多都交代好了, 她趁半夜没人将收货站收购的海货全部收进空间,又将羽绒制品全都放在收货站,数量很多, 全堆满了。
伤员这边, 她留下了常用的药品。交代好大家怎么吃,又给王海生家留了些银子和吃食,最重要还留下了很多药品。
在海屿村最后的这天晚上, 夏倾音吃过饭之后就进了空间。
她先统计了一下, 地震过后这段时间赚的缺德点一共赚了6点, 加上之前的6点,一共是12点。前不久因为又买了一个【神器防护罩】又用掉了10点, 所以现在还有2缺德点。
夏倾音又从普通商店买了泡沫箱,营养土, 大米小麦白色萝卜辣椒等各种粮食蔬菜的种子。
没错, 这就是她的杀手锏。
海屿村田地不能种粮食,等大棚建好了,她就买泡沫箱, 把营养土装到泡沫箱里,这样什么都可以种了。
第二天,她巡视了一下进度后,跟众人告别, 跟池慎一起领着山岚风歌,拉着牛车离开了海屿村,出了村子她就用传送阵, 一眨眼到了家。
因为桃溪县建的比较早, 房屋基本上都建了一半,目测差不多不用一个月, 就能陆陆续续竣工了。
她接下来的打算是将羽绒制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现在朝廷根本不将极寒天气当一回事,百姓们若能买羽绒制品,也算是一种保命的方式。
定价就按照之前的价格,这样全国统一价,口碑也不会崩,更不会出现有的人买的便宜,有的人买的贵,无形中也少了不少负面影响。
剩下的就是怎么卖的问题。
桃溪县好说,大家都相信极寒天气,都会买御寒衣物,就算刚开始不接纳羽绒,但这里是她的大本营,自己人太多,事情自然就好办的多。
但是别的县城就不行了。
最后夏倾音想到一个办法,那就是像捧海蜈蚣那样,只要在一个地方打出了名头,那么自然而然天南地北的人就都寻着由头来了。
她想到第一个推销的地方,就是柳树县的经级行。
田文清雇佣的这批人,就算是在现代,那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业务员,既然能把野物卖出去,那么羽绒制品一样可以卖出去。
于是她交代了妹妹几声,把自家小帐篷外再罩上神器防护罩然后就传送到了经级行。
她直接去了卖家那边。
“夏娘子您来了!”
“快,快请坐。”
“上茶,上点心!”
夏倾音对他们来讲就是财神爷,在他们心里,比他们正经的东家田文清还要重要的多。毕竟以前经级行虽然生意兴隆,但是赚的银子都是东家的,他们每月只能领工钱,领多少都是有数的。
可是夏娘子可不一样,除了固定上交经级行的那部分,她直接把野物的分成给了他们,而且每日光肉骨架也是一大笔进项,因着夏娘子,他们每月挣得可比县太爷多多了。
所以大家见了夏倾音,那是又激动又高兴,尤其是管事孙志逊,就差把她供起来了。
再说回那肉骨架,各个县来卖牲畜的散户就是他们一大买家群体。
因为夏倾音是免费给他们肉骨架,食盐也是免费的,于是他们就洗好了腌制,不论斤论个卖。
卖的很便宜,一个十二文钱,毕竟夏倾音嘱咐过,不准卖商贩,这就说明她想把这些都卖给穷苦人,所以他们一点不贪心,只有诚信公道,生意才能长长久久。
今年雨水多,前些日子农田淹了不少,而这些狐貍和貂的个头比兔子大不少,而且上面还有食盐,买回去连买盐的钱都省了。
很多穷人每天都在经级行的院里等着,就怕来的晚了买不到。
夏倾音:“各位别忙活,我这才来带了新东西想让大家帮我推销。”
孙志逊一听乐了,“夏娘子,请问这次您带的是什么野物?”
女人摇摇头,笑了笑,“这次可不是野物,这次是御寒衣物。”
“御寒衣物?”一众驵会们疑惑不解,他们这里是卖牲畜的,买衣服不得去衣料铺子店吗?
“没错,是御寒衣物。”夏倾音说着就走到门口,从车上拿出羽绒服、羽绒裤、还有羽绒被的样品。后面的驵会一看,连忙上前帮着拿。
“你们不会还不知道吧?”夏倾音上来就直接抛出一个反问句,配上她那表情,仿佛他们这群人错过了什么大商机似的。
果然,孙志逊立刻上前问,“夏娘子,您说的是……?”
“今年一进腊月门就会迎来长达六年之久的极寒天气呀!”
众人:“?”
看样子都不太信。
夏倾音又来了第二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