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珠儿(1/2)
萧珠儿
萧玦浅饮了一口茶水, 这才慢条斯理地看向两人,唇角勾起那一贯的、令人惶恐的笑意,问道, “你们是皇后娘娘赏给王妃的陪嫁侍女?”
两人恭声称是,就听萧玦笑问,“你们觉得,王妃这个人如何?”
*
沈姝起时, 已是日上三竿, 对面的红绡帐里空空如也。
从未起得这么晚过,她连忙摇铃,问随后进来的折柳与锦瑟,“你们怎么不唤我?”
折柳笑道, “王爷心疼姑娘,嘱我们不要吵醒你。”
她笑是因开心于王爷和自家姑娘感情一日好过一日, 但沈姝顿时想歪,脸颊红扑扑,羞窘地别开了脸。
她慢吞吞地穿着衣, 又忍不住问,“王爷呢?”昨晚那般折腾,怎么今日一早这么好的精神?两相对比, 好像她才是那体弱之人。
折柳兴奋道,“王爷在院中练武呢, 原来他武艺如此之高!”
练武……沈姝觉得稀奇, 又听锦瑟心酸笑道,“王爷本就会武, 只是后来……”想到萧玦曾经的命令,她的话语戛然而止。
沈姝安抚地看看她, “不必担心,如今王爷不会阻止你们说他旧事。”
锦瑟道,“我来得晚些,听幼薇说,王爷初初回宫的那一两年,别说长枪,最最轻便的剑都无法练,后来他便什么都不碰了……多亏了王妃,才让王爷有了重拾武艺的信心。”
沈姝听得心疼,又有些担心,被两个侍女服侍着很快穿好了衣裳,去了院中。
静思阁的庭院开阔而秀美,中间一道木桥,右侧是清澈池水,左侧则是一块空地。萧玦一改往日华丽繁复的装扮,着一件黑色长衫,袖口束起,腰线利落,手中一柄长剑挥舞,翩若惊鸿矫若游龙。
沈姝一时间看愣,想起了萧综口中,那个能文能武的天纵英才。
若是没有当初那件事,他该是何等的如日中天、声名煊赫……虽他现在也颇为有名,但美名与恶名,是不一样的。
萧玦一套剑法练完,沈姝理好情绪,扬起一抹笑,迎了过去,柔声问,“怎么想起练武了?”
萧玦将长剑扔给了一侧的岑敬,转身来看沈姝。他额头沁出亮晶晶的细汗,面颊带红,为昳丽面容更添两分艳色。
好看是好看,只是他脸色不大明朗,明晃晃的几分矜冷——显然是还在生昨晚的气。
岑敬和幼薇自动退下了,沈姝想到那时确实是自己的错,讨好地一笑,拿帕子替他擦汗,又小心劝说道,“你的毒到底还未解,练武的事不如先缓缓?省得气血翻涌引发毒素……”
“气血翻涌?”萧玦眼眸一动,念叨着这四个字,古怪道,“托你的福,我每晚都气血翻涌。”
这又是什么惫懒话。沈姝羞窘地剜他一眼,却又很是在意他说的事,忙捞起他的手腕给他把脉。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全力诊治,脉象已踏实不少。
一切都在好转。沈姝露出喜悦的笑,叮嘱他,“你若想练,每日日出时可练半刻钟。”
萧玦见她开心,也跟着开心起来,拉着她手牵她回房。等到了房中,坦白道,t“我方才试探了莹月与莹星。”
这两人的立场确实不明。沈姝也是这些时日忙碌的事情太多,没顾得上她们。这会儿萧玦动手了,她关切问道,“情况如何?”
萧玦想着当时那二人的反应,虽然都是极力夸赞沈姝,但看得出来,莹月全是出自真心,而莹星则是思考过后的溢美之词。
“莹月没问题,”萧玦伸手捏住沈姝挺翘的鼻头,用力,“她说你对她有救命之恩,她愿为你肝脑涂地——你怎么好似散财童子一般,只不过他散的是财,你散的是好心,又是魏姑娘又是莹月,也不怕自己受伤?”
沈姝掰开他手指,救出自己的鼻子,问道,“那莹星呢?”
手中失了温热柔滑的触感,萧玦有些可惜,嘴里认真答道,“至少她对你没有感情,危险之时未必会真心想帮,少用为好。所以我打发她去许州了,替你我拜祭岳父岳母大人,一来一去,少说也要两个月。”他们也可安心两个月。
“危险之时?”沈姝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联想到方才他的练武,隐约意识到,他应当真的,听进了自己那“猜忌”之说。
“不一定就会有危险。”只是他能活到现在,靠的从来不是天真、侥幸、被动。
萧玦控制不住地想亲近她,安抚地轻吻她红唇,“别怕,只是未雨绸缪。从前我一个人,怎样都无所谓。但我现在有你,总得多考虑些。谁也别想再伤害我们。”
他自己并不惧怕伤害,只恐惹得沈姝伤心。所以为了沈姝,他也得万般小心。
一番亲昵过去,等吃上早膳,已经巳时到了。又过了两刻钟,莹星收拾完毕,前来辞行。
与她同去的还有岑文手下的一个管事。沈姝殷殷嘱咐他们二人,好似当真只是送他们去给父母亲扫墓。
此时宫中,皇帝正和几个机要大臣、宠臣议事。
将那状告宁王结党营私、蓄养私兵的折子,递给几个大臣传阅,萧琰为自己的弟弟行差踏错而痛心疾首,叹息半晌后道,“宁王远在敦州,这件事,需派个钦差,你们觉得谁合适?”
大臣们低声议论起来,谢绍宁着绯色官服,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此事恐怕需靖王出面。”
萧琰立即道,“不行,靖王在养病,他的身子,不适合去敦州那苦寒之地。”
谢绍宁忧心道,“微臣也知靖王殿下有所不便,可是此次调查的是宁王,除了身为大司寇的靖王殿下,谁还有那个胆量与威望呢?”
“皇上若是担心,可派太医协同前往。这件事事关社稷与黎民,靖王殿下忧陛下之所忧,一定能理解的。”
萧琰犹豫,又点了一个人,“爱卿觉得呢?”
那人斟酌道,“按理说,这等大案,确实该大司寇处理,靖王殿下有经验,也有胆子……”
萧琰踌躇不决,谢绍宁道,“皇上,迟一日宁王势力便壮大一分,还请皇上早作决定。”
萧琰只得无奈叹道,“五福,宣靖王殿下入宫。”
大臣们退下之后,谢绍宁仍站在原地,萧琰疑道,“谢卿,还有何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