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农医用风水术养夫郎 > 第054章 未来的地主生活

第054章 未来的地主生活(1/2)

目录

第054章 未来的地主生活

绣春楼老板走之后没多久就拉来了二十坛的粮食酒过来。

宋九岳将自己提前准备好的原料放进去, 一一进行调配。

等着晚上的时候,就让绣春楼那边的人拉走了,并且告知他们要在后天早上才能开坛。

绣春楼的人答应下来后就将酒给拉走了。

“应该能卖的很好吧?”李治河也是刚知道宋九岳跟绣春楼签的契约书, 这可是一个月二十两的单子啊!

李治河从来没有这么希望绣春楼生意爆火过。

“不知道呢,应该是可以的,只是能不能打过庆华居, 还要另说。”宋九岳面色倒是平静, 转而对着李治河说道:“不过一个月二十两的收益肯定是能满足咱们的,我对这个还是挺有信心的。”

“那就好, 那就好。”李治河想了想这银子,忍不住笑了出来。

宋九岳见他这么开心, 摸了摸他的头跟他说了, 打算过了中秋后,晚上也再支个小摊子, 卖点解酒的小吃。

“可以啊, 天冷的时候晚上也能做些生意。”李治河倒是没觉得辛苦,直接就答应下来。

“我是想着多存点钱, 这样好将咱们的院子给完全的盖起来。”宋九岳其他的说道。

“你……你要花多少钱盖院子?”李治河隐约感觉到了一些不对。

“二百两吧, 最少了。”宋九岳说完这话, 李治河脸色都变白了, 颤抖的说道:“二百两?”

“二百两也只是前期而已,后面扩建起来的话, 我打算弄到两千两的程度。”宋九岳肯定自信的说道,然后又笑着说道:“你放心, 咱们的院子越好, 咱们的生活也会越好的。”

“什么意思?那院子有什么秘密?”李治河压低声音问了。

“嗯,是个好地方, 只要好好弄,咱们家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而且会过的很舒服。”宋九岳再次肯定。

“好……好吧,那就按照你说的来。”李治河想到二百两银子要飞出去盖房子,心都开始抽抽了。

但他也清楚宋九岳从来不会乱来,听他的肯定是没错的。

“放心吧,不会一下子都花出去的,慢慢改造就行。”宋九岳推算了下,这个房子最少要盖个半年左右。

“那……那应该是够的。”李治河算了算钱,略微放心下来的说道、。

“够的,等着院子盖起来后,咱们还要买地,买牲口,在家里种地养鸡养猪,然后雇人出来开面摊,几面开花的话,咱们家的日收入就能提升很多。”宋九岳把自己的期许规划说出来。

李治河听的吞咽了下口水,说道:“真要到那样的话,那咱们真的要变成地主老爷了。”

“开始的时候还是达不到的,一切都要慢慢来。”宋九岳笑了笑,说道:“慢慢的一步一步的扩展,最好能将那山也包下来一两座,搞个果园什么的,山泉也引下来,弄个池子,不管是喝还是游玩都是舒服的。”

“那……那得花多少银子跟人工啊!”李治河听着宋九岳说的,越来越夸张了。

“只要有银子,人工其他的都好说,说不定因为咱们这一个小家,这新河村都能发展起来呢。”宋九岳说道。

“我听你说的脑袋有些晕,不过真的能做到你说的那种程度的话,咱们的孩子应该是能享福的。”李治河想了下,说道:“最起码不会受苦了。”

“是啊,咱们过的好,孩子也要生活的好,不然生养下来也是被人压榨,那就不好了。”宋九岳感叹的说道。

李治河点头,说道:“让他们读书,我教他们练武,跟着你学做生意,将来肯定能变成有用的人。”

宋九岳笑起来,问李治河打算要几个孩子、

“能生自然是多生几个 ,反正咱们现在又不是养不起。”李治河说着比了比手指头,说道:“最起码三个起步吧。”

“哈哈,得了吧你,到时候一个孩子就能折腾死咱们。”宋九岳说道。

“不会的,咱们的孩子应该会很乖的。”李治河说着都开始期待起来了。

“反正不那么早要孩子。”宋九岳打断了李治河的想象。

“哼哼,你就这点跟旁人不一样,旁人都是急着要孩子的。”李治河嘀咕的说道。

“等着后面有孩子了,你就知道我说的多对了,现在正好是咱们两个人相处的日子,有了孩子就没有这种时候了。”宋九岳无奈的说道。

李治河想了想,确实他现在跟着宋九岳过的很开心。

“行吧,我听你的。”李治河这时候也点了点头。

宋九岳摸了摸李治河的脸,然后领着他又去准备明儿要卖的面跟汤料了。

等着到了第二天早上时候,宋九岳发现过来吃面的人少了不少。

一问才知道都等在庆华居那边准备吃不要钱的呢。

“听说他们不但舞龙舞狮,还会撒红封,还在外面摆了酒跟菜,让人随意取用。”

李小曲跑过去打探了消息,手里还抓了些点心过来。

“这么热闹,那咱们也过去看看去。”宋九岳说着就要过去,却被李治河拉着,说好歹卖一些。

宋九岳只得让李小曲跟王二石过去凑凑热闹,他留下来跟着李治河慢慢的卖面。

“幸好是没准备那么多,不然今天要亏本的。”李治河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心情是十分的糟糕。

“不用着急,等着那么热闹过去了,就会有人过来吃的,卖肯定是能卖完的。”宋九岳安慰了李治河。

果然在一阵热闹之后,开始逐渐的有人过来吃面,说起庆华居果然是大手笔,基本上每个人都能抢到一两个红封,虽然里面的铜板不多,但也算是沾了喜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