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医疗革命(2/2)
“周期3个月左右,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培育干细胞支架,第二阶段细胞再生,第三阶段功能康复。”院长解释,“费用方面,咱们对火星、金星的移民有补贴,个人只需承担10%,普通居民月薪1万星际积分,完全负担得起。比如这位金星工人,总共花了5万积分,自己只掏了5000,剩下的由桃园科技和金星重工共同补贴,后续全部金额都有金星重工承担,而且还能够得到10万的营养费。”
离开再生医疗区,院长又带两人来到“太空适应医疗区”,展示台上摆放着两支不同颜色的药剂:“左边这支是‘抗辐射疫苗’,火星移民接种后,能抵御火星表面90%的宇宙辐射,比传统的防辐射服更方便;右边这支是‘重力适应药剂’,移民从地球到火星后,服用一剂就能快速适应0.38G重力,避免出现头晕、骨骼流失等问题,目前火星新城区的移民接种率已经达到100%。”
“那咱们地球人能用上这些技术吗?比如我这老胳膊老腿,能不能也‘年轻’点?”梁小龙拍了拍自己的膝盖,半开玩笑地问。
院长立刻调出“衰老延缓技术”的资料:“梁将军是在开玩笑了,谁不知道您的体质比超人都强了!不过我们研发的‘端粒修复疗法’,通过激活人体端粒酶活性,延缓细胞衰老速度。40岁的人接受治疗后,生理年龄能维持在30岁左右,皮肤弹性、肌肉力量都能恢复到年轻状态。目前实验室还在测试‘可逆衰老技术’,预计5年内就能落地,到时候60岁的人有望恢复到40岁的生理状态。”
李扬看着资料,点头道:“衰老延缓技术要加快推进,尤其是针对星环城、火星、金星的长期工作者,他们长期处于特殊环境,衰老速度比普通人快15%,这项技术能帮他们延长工作年限,也能提高生活质量。”
参观接近尾声时,梁小龙靠在走廊的栏杆上,笑着对李扬说:“老板,照这医疗水平,以后咱们要是打星际仗,士兵断胳膊断腿都能再生,纳米机器人还能当场急救,战斗力不得翻好几倍?”
李扬却收起笑容,语气严肃:“小龙,咱们研发这些技术,核心不是为了打仗。你看火星移民用纳米机器人治心梗,金星工人靠再生手臂重获工作,普通人靠端粒修复延缓衰老——这些技术的本质,是让大家能好好活,能在太阳系的任何一个星球安稳生活。”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实验室里忙碌的科研人员:“当然,有实力自保也很重要。如果以后再遇到三叶草舰队那样的外敌,咱们的士兵不用再因为受伤退役,移民不用再因为绝症绝望,这就是医疗技术给咱们的底气。但记住,底气是为了守护生活,不是为了挑起冲突。”
院长在一旁补充:“老板说得对,咱们上个月还收到了火星新城区居民的感谢信,有位老人通过端粒修复疗法恢复了体力,现在每天都能去社区广场跳广场舞,还说要看着孙子在火星上大学呢。”
当天下午,李扬和梁小龙离开实验室时,正好遇到一批从金星赶来的医疗考察团——他们是金星重工的工人代表,专门来学习“断肢再生技术”,准备在金星建立首个再生医疗站。考察团团长握着李扬的手说:“老板,咱们金星的工人都盼着这技术呢!有了它,以后在车间操作重型设备,再也不怕受伤了。”
李扬点头回应:“放心,技术会尽快推广到金星,以后火星、金星、地球的医疗站都会联网,不管在哪个星球受伤、生病,都能享受到一样的治疗,这才是全太阳系医疗革命的意义。”
回到办公室,李扬在《医疗成果推广计划》上签下名字,标注“优先覆盖火星新城区、金星重工区、地球星环城”。他看着窗外的蓝天,想起实验室里那些重获健康的人们,心里清楚:医疗革命不只是技术的突破,更是人类在太阳系扎根的“生存保障”——只有健康得到守护,文明的延续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当天晚上,李扬在医疗日志上写下:“桃园-龙科院联合实验室攻克20种绝症,纳米机器人、克隆器官、衰老延缓技术落地应用,全太阳系医疗网络初步成型。从火星移民的急病救治,到金星工人的断肢再生,医疗技术正成为人类适应太阳系的‘核心装备’。未来,我们将继续完善技术,让每个龙国人在任何星球,都能拥有健康的生活。”
日志的配图里,火星移民在医疗站接受纳米机器人治疗,金星工人用再生手臂操作机械,地球老人在社区医院做端粒修复——三张画面拼接在一起,像一幅“太阳系医疗守护图”,记录着生命科技为人类文明带来的希望与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