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一级文明全景:太阳系资源掌控与三星星环城图鉴(2/2)
“火星的星环城偏‘农业专属’,金星的偏‘重工业专属’,各有侧重。”李扬拿出通讯器,拨通火星管委会的连线,“咱们先看火星的。”
全息投影切换,火星的红色地表和环绕其赤道的星环城出现在眼前。火星管委会主任站在星环城的“粮食专用泊位”旁,身后是正在卸载水稻的运输舰:“李总,火星星环城目前有15个泊位,其中10个是粮食专用泊位,每天能接收北极农业区10万吨水稻和5万吨蔬菜。这些粮食会先在星环城的‘预处理车间’脱水、封装,一部分转运地球,一部分送到金星的重工区,给那里的工人当口粮。”
镜头转向星环城的“移民登舰通道”,第二批1000万移民中的首批20万人正有序通过“重力适应舱”——这是火星星环城特有的设施,舱内可模拟从地球1G到火星0.38G的重力渐变,避免移民在太空航行后出现重力适应障碍。“现在每天能输送5万移民,预计4个月内完成第二批1000万的输送任务。”管委会主任补充道,“星环城还配套了‘移民服务站’,能现场办理火星居民卡和工作分配,移民登舰后就能知道自己住在哪、在哪上班。”
梁小龙笑着说:“还是火星的环接地气,全是跟吃饭、住家有关的事儿。金星的环呢?是不是全是钢铁疙瘩?”
李扬切换到金星的连线,画面瞬间变成一片橙黄色——那是金星浓密的大气层,星环城则位于金星高纬度轨道,避开了赤道附近60c的高温区。金星重工区负责人站在“重型机械专用泊位”旁,身后的运输舰正装载着巨型硫基引擎:“老板,金星星环城有12个泊位,全是为重型设备设计的,每个泊位的承重能力是地球星环城的2倍。每天能向地球和火星输送5万吨硫基构件、3万台引擎,还有2万吨抗高温涂料。”
镜头特写泊位旁的“防腐蚀涂层车间”,工人正给刚生产出来的引擎外壳喷涂淡灰色的涂层:“金星的环境特殊,所有设备出厂前都得做抗高温、抗腐蚀处理,这车间一天能处理100台引擎,确保运到地球和火星后能直接用。另外,星环城还建有‘引擎维修站’,地球和火星的星舰引擎出了问题,都能送到这里来修,比运回地球方便多了。”
“三个环,各有各的用。”李扬关掉连线,对梁小龙说,“地球星环城是枢纽核心,负责星舰制造和全太阳系中转;火星星环城是‘粮仓枢纽’,保障全太阳系的粮食供应;金星星环城是‘工业枢纽’,提供所有重装备。三者连起来,就是咱们太阳系文明的‘资源循环系统’。”
两人走出中转港,站在星环城的观测平台上,望着远处蓝色的地球和穿梭的运输舰。梁小龙从口袋里掏出一支烟,却想起在太空不能点火,又塞了回去:“之前,咱们还在地球大气层外跟三叶草舰队拼命,那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守住地球。现在倒好,不仅守住了,还把家安到了火星、金星,连太空里都建了这么大的环。”
“那时候咱们缺资源、缺技术,只能靠命去拼。”李扬望着太阳系的方向,“现在不一样了,咱们能自己造星舰、自己种粮食、自己造引擎,能掌控太阳系的资源,这才是1级文明该有的样子。不过,这只是开始,以后咱们还要去更远的地方,比如木卫二、土卫六,甚至太阳系外。”
正说着,秦思远的通讯打了过来:“老板,地球星环城全环合拢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剩下的30%模块正在从火星和金星运输过来,预计3个月内就能完成全环合拢。到时候星环城的运输能力还能提升50%,星舰制造速度也能加快一倍。”
“好,按计划推进。”李扬挂断通讯,对梁小龙说,“全环合拢后,咱们就能启动第三批1500万移民的输送,3000万移民的目标就能提前完成。到时候,火星和金星就能真正成为咱们人类的第二个、第三个家园。”
梁小龙点头,目光再次投向星环城的环形结构——此刻,又一艘运输舰缓缓停靠在中转港,舰身上“开拓者级”的字样在阳光下格外醒目。他知道,这条银色的环,不仅连接着地球、火星、金星,更连接着人类文明的未来。在这条环的支撑下,人类终将在太阳系站稳脚跟,走向更遥远的宇宙。
当天傍晚,李扬在地球星环城的日志上写下:“人类正式迈入1级科技文明,地球、火星、金星三星星环城构成太阳系资源循环核心。地球星环城全环合拢进入倒计时,火星、金星移民与建设稳步推进。太阳系文明的根基已立,未来可期。”
日志的配图里,地球星环城的环形结构在太空中泛着银光,火星、金星的星环城在远处闪烁,三颗行星被银色的航道连接,像一串镶嵌在太阳系中的明珠——这是人类文明跨越星球的见证,也是迈向更广阔宇宙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