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2/2)
“主子体贴入微,夫人一定会很开心的。”她收起礼盒,正准备拿到室内,低头嗅道:“这里头有玫瑰花?”
沈约摇头,他也不知道这里头有什么。
隗儿又闻了闻,神色微变道:“是有玫瑰花香,夫人一碰玫瑰花粉,就会起风疹。”
沈约定身:“什么时候的事?”
“主子还记得上次吗?夫人第一晚来菱洲堂,就因为玫瑰花起风疹了。”
他眸光稍沉:“那就先别给夫人了。”
等华歆沐浴出来,沈约已经去了书房。
她悠然地脱下绣鞋,躺在拔步床上,翻着书看。
隗儿手捧着茶盏进来:“这是大人特意吩咐的,给夫人泡的龙井茶。”
华歆接过,轻抿一口。虽然眼睛在书页上,心思却飘向书房。
自从关外回来,沈约对她的关心明显不少。好像不知不觉,她也渐渐地产生了依赖。
“怎么还不睡?”
华歆望向他,“等你回来。”
月华如水,沈约紧紧将她拥在怀中,气息交融。他的手轻擡,指尖拂过她的发丝,轻轻捏住她的肩膀,力度恰到好处,不过分强硬,也让她动弹不得,微薄的唇轻触她的脸颊。
她身子轻颤,并未躲开。
他的气息渐渐热烈起来,从脸颊到脖颈,每一处都有火焰燎过。伸出手,环上她的腰肢,左手扣上她的后脑勺,将她抵在拔步床的最里面,动作变得凶狠。
她承受不住,嗓子里是细细密密的雨点声。
扣住腰肢的手本能地将她抱紧一些,再紧一些。
金色的太阳光照在朱雀大街两旁的梨花树上,两人走在树荫下,身影悠长。街面各式的铺子,酒肆,茶馆,客栈,热热闹闹。
直到她逛得走不动,沈约才带着她去酒楼歇脚,在隔间坐下,要了些华歆平日里爱吃的菜式。
台上,说书先生。
“看官,我们追溯前尘,讲那魏陇皇朝举倾国之力,长途跋涉,可谓元气大伤,几近枯竭。 ”
“夫余和乌桓部在后方,趁机联合其他部落,瓜分魏陇皇朝。混战中,乌桓部抢走人质梦灵王,魏陇分崩离析,朝不保夕,新帝吐血而亡。年仅四岁小王爷就此流落在檀渊做人质。几番逐鹿征战后,魏陇仅剩墨雪贺氏一族,遂改国名为墨雪。和乌桓,夫余,檀渊部族各自盘踞一方。”
台下道:“听说不久前,墨雪国主和檀渊部结亲了。”
说书先生:“那墨雪国主自幼年起就在檀渊部做人质,忍辱度日,卧薪尝胆,最后总算得以回朝继承大统。即使他心中有万般不愿,也不得不忍着厌弃,与檀渊部结下这桩婚事。”
底下人道:“这墨雪国主可真是能屈能伸。”
华歆扬唇,若不是她没亲身经历过那些,大概也信了说书先生的话,檀渊部和墨雪的结亲只是为了联盟而已。
事实上,他们彼此喜欢对方很久很久。
说书先生话锋一转:“话说回来。诸位可知,当年名震一时的蒯池大将,在兵败身亡之前,他曾师出何处?又是如何一步步成了镇守一方的大将?”
在座的人摇头。
说书先生:“蒯池大将之所以能雄踞一方,威震四海,除了他自身的才学和过人气魄,还因为他背后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众人屏息凝神,等着说书先生往下讲。
“据传,蒯池大将年轻时游历四方,遇到一位隐居的高人。这位高人不仅精通儒学之道,还深谙兵法。蒯池心生敬仰,遂拜在门下。”
“难怪他能平步青云,屡建奇功,原来是有高人指点。”有人惊叹道。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那位高人最得意的门生。”说书先生神秘兮兮地说。
“那位高人到底是谁?”众人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
说书先生微微一笑,环视四周,享受着众人的目光。“这位高人名唤聂叡,年轻时便已才华横溢,对天文地理、奇门遁甲有着独到的见解。”
“聂叡?”人群中有人高声议论,“这个名字似乎在哪里听过。”
“渔阳老郡公。”
说书先生见众人议论纷纷,便继续道:“不错,正是这位渔阳老郡公。他不仅是帝师,年轻的时候在战场上亦是威震敌胆。还曾创办过东林书院,在民间广为流传。”
“那他和沈淮大都护,岂不是师出同门?”底下人惊呼道。
说书先生笑道:“正是如此。造化弄人,两位师兄弟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沈将军心怀天下,志在安邦定国;蒯池大将更重权谋之术,有问鼎之心,最终与沈淮分道扬镳。”
“在我看来,还是咱们大都护更胜一筹。”
“当年那场同门对决……”说书先生越说越兴奋,折扇一打,眉飞色舞道:“沈淮怒发冲冠,长剑出鞘,既惋惜又决绝,剑光如电,划破长空,六尺长剑直封咽喉,蒯池大将身殒道消,化作一缕青烟离去……”
华歆神色怔怔的,至于后面说书先生说了什么,她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沈约淡淡地问:“说得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