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2/2)
韩冰再拨,依旧无人接听。
时间已经这么晚了,他又会到什么地方去呢这个高远,给宝儿做钢琴家教赚那么多钱,也不配个手机。韩冰郁闷的挂断了电话。
韩冰自然不可能在寝室找到高远,因为他并不在寝室,而是回到学校后就一头扎进了石教授的化学实验室。
虽然此时时间已经很晚了,可高远却丝毫也不感觉困倦。
都说生前不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不过这句话对于高远来说,已经不够全面了,因为他不是不必久睡,而是根本就不需要睡。
自从他发现了通过冥想的办法来恢复自己的精神力后,他现在已经彻底的告别了睡觉这种休息方式。
其实睡觉的作用也只不过是让大脑休息,使精神力得以恢复,否则如果长时间缺少睡眠,就会显得精神萎靡。
不过睡觉的效率可不高,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睡梦中度过的。
高远不同,现在来说,他只需要一个小时的冥想,就已经足以支持他两三天以上正常的精神力消耗了,这样他当然有了大把大把的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打发。
前几天的时候因为还没有放假,所以高远依旧每天按时睡觉,这样一是因为他不想表现的和个怪胎似地,而二是因为那时他的精神力储量还十分有限。
通过几次实践后,高远发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自己平常精神力的消耗并不太快,可每当他释放魔法的时候,精神力却消耗的十分迅速,如果精神力的储量不够,一是火球的威力十分小,甚至火球脱手后就无法控制,而二是连续释放几次火球之后,他就无力为继了。
因此在第一个阶段的时候,高远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增加自己精神力的这个关键上,而并没有进行太多的实验。
到了今天,高远觉得进步十分显著,原本他冥想中的那个光点就已经有了玻璃球大小,而亮度也达到了五十瓦灯泡的亮度,可现在,他已经将它充到了饱和。
高远决定到这里换一下重点,自己要把这个光点再度扩大,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朝一夕恐怕很难有成效,不如趁着这个时间多研究研究它的应用。
内功再高,可如果不懂精妙的招式的话,对敌中也一样会被打败,高远可不会傻到像笑傲江湖中的华山派那样,为了一个气宗还是剑宗而内斗半天,因为这两者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东西。
阴谋 11
心中这样想好了要研究一些魔法的应用,可当他站在试验台前的时候,却忽然有了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他并没有老师,没有人能够给他指点,而他眼前的路,实在是太宽了,以至于他一下子不知道该往什么方向走。
为什么这么说呢举个例子吧,小说中的魔法师都是有着各种属性的,水系魔法师就只能用水系的魔法,土系的魔法师则只能用土系的魔法,当然也有比较全面的,但好像水火、光暗这种相互对立的元素,是很难同时掌握的。
但高远不同,他是通过控制世间万事万物的分子结构来达到魔法效果的,而世间又有什么东西不是由这些东西所构成的呢
他可以控制火,他也可以控制水、他可以控制风、他也可以控制电也就是说,高远的发展方向,将是无穷大的。
甚至就连高远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如果他的精神力极度强大,强大到能够控制世间万事万物,那他岂非就成了神一般的存在
理论或许是这样,但高远想想就知道,这种情况绝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
要知道增加精神力是一个异常漫长的过程,他用了很长时间才将光点变成了玻璃球大小,而越往大增加,所需要的时间将会呈几何式增加,而人的寿命才不过百年,又能强大到什么地步呢
呵呵,看来自己还是太过异想天开了,高远苦笑着摇了摇头,要知道永远也不可能有什么东西敌得过时间
胡思乱想了一阵,高远决定还是将目光放在眼前,再牛叉的路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既然自己最先接触的是火焰,那何不想办法让它的威力更大一分
以前高远一直想的是压缩火球的密度,密度越高,爆炸的威力也自然越大,不过今天晚上高远忽然有了新的想法。
何不试着改变一下火球内部的分子结构,使它好像炸药一样,具有更强劲的威力呢
对,炸药
如果能够在这个火球内部的分子结构中增加一些炸药的成分,那威力必然会数倍的增长。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炸药遇热就会反应,尤其是要将它的分子结构融合在火球之中,搞不好还没发射出去,就先把自己给炸死了。
高远可不敢贸然实践,他决定还是在实验中研究好了,再亲身操作不迟。
组成炸药的基本成分无非就是一硝二璜三碳,高远打定了主意,然后从药品库中找到了所需要的相关药品,然后就一头埋在了实验台前,开始了各种的尝试
第26章升级的火球术中
虽然高远现在不用睡觉,但饭还是要吃地,所以在实验室中忙碌一夜,第二天七点钟的时候,他出现在了食堂里。
阴谋 12
因为是放假期间,食堂也并不是像往常般热闹,离校的同学不说,就算是那些没有离校的,绝大多数也都还在睡懒觉。
而这个时候,高远已经重新换回了他原来的装束。一个标志性的大黑框眼镜再度遮挡住了他大半边脸,一头凌乱的发型,一条洗得发白的牛仔裤,外加一双普普通通的布鞋,但也正是这样,让他在稀少的人群中很容易辨认。
“高远,来吃早饭啊”
高远刚刚拿着饭盒在食堂靠窗的一个座位坐下,就有人和他说话,而一抬头,正是小茹。
高远的确有好几天没看到过小茹了,没想到会在这里看到她,笑了笑说:“是啊,怎么,十一你没回家么”
小茹理所当然的坐在了高远的对面:“没回,我家在云南那边一个挺偏远的小镇,来来回回要走好多天呢,就算回去一趟也都把时间浪费在了路上,所以干脆留在学校算了。你呢,最近在忙什么怎么这些天都没看你去校办的印刷厂呢。”
“这还用问,”一个尖细的声音响起:“人家这是傍倒了一个富婆,有了份收入高、有前途的新工作,哪还用去印刷厂做什么苦力啊。”
高远听得出来讽刺的声音,不用想就知道这是小茹的舍友米莎。
米莎的这番论调小茹天天听,耳朵都快起茧子了,可她却从来不信:“我都和你说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