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州雪灾(二)(2/2)
“小王爷,您是王,我是臣,自是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宋时书瞧着顾离的眉眼,是有些冷冰冰的,时不时还杀气腾腾,但细想,也不过与她一般年纪,同样半身坎坷。如此一想,便也觉得不过如此,或许是同类相吸?
顾离忽道:“哦?既然宋大人这般说,那你我二人便同裴邵生一道吧!”
原来在这儿等着她呢!
宋时书笑了笑:“小王爷您说了算。”
-
衡阳道尽头,河流边。
裴邵生这人看似不过一个书生,却没想到也能舞刀弄枪,如今策马而行,丝毫不差。
出了京师以后,宋时书便找人带着裴邵生从另一条路骑马先行。没想到此时会派上用场,那支队伍只能用来迷惑秦太后了,否则根本无法早日到达,上一世她见过肃州雪灾,深知那些无辜百姓有多难熬。
行了半日后,终于停下歇息。
裴邵生着青色衣衫从马上下来,原本沾了污泥的脸此刻干干净净,倒是十分有书生的模样,虽与他拉着三匹马是样子有些不符。
裴邵生恭恭敬敬:“小王爷,我去喂马。”
“去吧!”顾离活动着筋骨。
宋时书看着裴邵生远去才近顾离的身:“小王爷,我对您一直以来,可都是坦诚相待,您却还没告诉我,裴郎君是怎么一回事?”
顾离停下手中动作:“坦诚相待?如此说,不论我问什么,宋大人都会如实相告?”
宋时书犹豫了一下:“这是自然。”她好像真没什么不能让顾离知道的,即便是她进到京师以前的生活,同为武将,顾离应该能够理解。
只不过,这种深埋心底的痛,如果可以,她还是不想露于人前。
顾离接着问:“那好,我问一问宋大人关于你身边那位何郎君的事,我再回答宋大人的问题。”
何掩淮?怎么还盯着她身边的人。宋时书好奇:“小王爷,您这算是调查吗?亲自来的那种?”
顾离转过身:“本王见他手上换了把新的刀,爱不释手,应当是你送的,想来,你二人关系匪浅。”
刀?
顾离的关注点可真奇怪。
宋时书不禁想起自己与何掩淮的相识,她缓声道:“小王爷多虑了,我与何掩淮自来京师前就见过,他还大我两岁,当时,我身无分文,而他沿街乞讨,最初,是他将手中唯一的食物让给了我,谁让我看起来也很像一个乞丐,不过他应该不记得了。”
那时的宋时书一脸脏兮兮的样子,根本无法与现在辨别。她继续道:“后来,我来到京师,陛下封我做了户部仓部司员外郎,而他也来了京师,他无父无母,从一个乞丐开始,一路摸爬滚打,我记得,他是在一个姓杨的人家做工,而那家人待他极为不好,我在街上遇见,见他太倔,满身鞭痕,实在不忍,便将他救下带回了我宅子里,自此以后,他说他学了刀,也只会这个,定要好好护着我。”
此事已过多年,然她想起时仍是记忆如新,整个燕国,她也只有何掩淮一位朋友对她真心以待。
“原是如此,”顾离道,“那……那户姓杨的人家后来如何了?”
“也没怎么,”宋时书看了眼顾离,问题着实是多,自己一会儿定也要多问些,“恶人自有恶人磨,那杨家郎君嚣张跋扈,遇到了袁家自是一路败落。”
顾离听完又问:“你的意思是……那杨家郎君得罪了那位袁少卿?”
宋时书转过眼,上下打量着顾离,这人一会儿冷漠,一会儿话又多得说不完,换上这朴素衣裳,倒有几分普通百姓的样子。
“小王爷,我承认,袁少卿是我故意为之,不过他可没这个本事,那杨家郎君得罪的,是袁相本人,具体何事我倒是不知,但一夜之间,杨家便从京师搬离的,从此京师再无,我就是想替掩淮报仇,也无处可去,无人可寻。”
“这倒是离奇。”顾离叉着腰。
“小王爷若有兴趣,可以查查,袁相的地位难以动摇,或许可以从内部想想办法。”宋时书借机给顾离出了个主意。陇中袁氏势力庞大,又地处中原,一心支持秦亥,世家门阀的力量不小,对顾离所行之事更是阻碍。
不过,这些于她而言,都是后话,她现在迫切地想知道眼前事。她当即问:“而现在,您是不是该告诉我裴郎君是怎么一回事?”
要不是上一世对此人毫无印象,也不至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