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2/2)
李兆牧一愣,“这,这不可能吧....她,她...大哥的意思是说...燕国的皇后是...李...李铃兰?!不不不,绝不可能!那不是天大的丑闻吗?!”
“去查。”李兆云敛下眉眼,“无论如何一定要将这件事查清楚!这说不定...就是咱们的机会!”
*
*
*
汤国,正阳宫。
“你说呢?大相。”李铃兰语调轻盈自然,一边说着还一边侧目朝白谨川看去。
今日议的是新政,其中所涉甚广,所以几位老臣皆在此处,尤其是...李铃兰还将已经隐退的白郢叫了回来。
大相二字一出,白郢便目含欣慰的朝儿子看了过去。
无论如何,白谨川已将此位坐稳,王后娘娘毕竟是王后,汤国的大事需得有人商议,所以在找出一位继承人出来之前,他们白家的地位不减。
白谨川默了默,未擡头看李铃兰,只道:“臣以为,贸然与东夷开放通商,会引得边境不宁。”
此言一出,便立刻有人附和。
“是啊,王后娘娘,东夷的货物实在不值得一提,更别说如今了,听闻去年冬天,东夷的王宫里都有饿死的人。”
“若是开放限制,难保他们不会生出别的野心来,若是骚扰汤国百姓又该如何?”
李铃兰抿了抿嘴,缓缓道:“通商会打破两国之间的限制,消减仇恨与怨怼,历久经年,自是好处大于弊端的,我欲在东夷开设汤国的商行,以此打破眼前这数十年的僵局,怎么?各位都觉得不妥吗?”
“王后娘娘三思,如今燕国独大,已对我国造成不小的威胁,当务之急是装备军队,已备将来不时之需。”
李铃兰看向开口那人,“哦?那便说说,这装备军队所用银两从何而来呢?是增加赋税还是增加徭役?还是说我们汤国为了备着燕国入侵而一直准备着?”
她幽幽的眯起眼:“各位,到如今还不愿意承认闭门造车的弊端吗?”
人口流失已经对汤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加之连年战争之下所荒废的耕地,老百姓的日子可想而知,如继续一意孤行,只为了将来能有一日在燕国的胁迫之下茍延残喘,汤国早已没了路。
李铃兰自开始摄政,就不停地在收拢各州太守们手里的权利,触犯了贵族阶级的利益不说,改革之下难免会产生一系列连带的现象,想要打破这种停滞之态,她必须立刻找到出路。
现在看来,燕国没有向东扩张的打算,而司政当年摆了东夷一道的仇怨也似乎依旧存在,如今的东夷连再来汤国抢劫一番的实力都没有了,不正是将他们同化的好时机吗?
无论是通商还是别的,只有将这条路打通,各国之间才能存在的你来我往。
燕国想要独大,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只要还未一统,明年,后年,将来的事情,谁又说得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