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不必手软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1/2)

目录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下卷]

第一百四十一章:

胥安六年,汤国与燕国的联军将东夷整个西面吞并,东夷人狼狈出逃,一直被赶到了东山之外,他们的国都苗溪成了一座空城。

汤国再添四州,而燕国的国土面积也扩张数倍,还一并拿下了恒华以南的两个小国。

胥安八年,汤燕再次联合出兵,将离国,秦国,古兰国全部收入囊中,至此,东夷成功被踢出四大国行列,燕国成为了一个在短时间内快速崛起新大国。

彼时,李铃兰已摄政四年,汤国朝堂之上最初对她的质疑声渐弱,反倒是隐约冒出一些要她代替北堂家称帝的言论。

汤王后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四年前的汤国还面临着无人可继承王位的尴尬局面,随时随地都会被他国攻破的窘境,然而王后不知用了什么法子,竟在暗中与燕国联合,仅用四个月便将东夷打得溃不成军,不得不全部退出前州城外的平原地带,连刚刚建好的王宫都被联军给拆了个精光。

这样的政绩,怕是也只有北堂婧在位时曾有过,而后汤王后再次增兵,一鼓作气拿下了大半东夷,不仅让世人看见了汤国的军事实力,也让西原和南夏闻风丧胆,紧急派来了使者示好,至此,两国再无异动。

这一切,让曾经强烈反对与燕国联合的大臣们无话可说,听闻就连白郢都曾在府中直言:王后之魄力,不亚于先国主。

要知道当年站出来反对李铃兰摄政的第一人可就是白郢啊。

那时,他们寻到了曾经与北堂虬同宗氏族,又在其中挑选了一个孩子想要李铃兰过继,哪知李铃兰直接就拒绝了,她以此族早已被北堂虬改姓为由,说什么都不承认他们的宗族身份,惹得白郢在朝上大骂李铃兰无耻。

不过元家,李家等一众武将全部支持李铃兰暂代朝政,后来连徐江都站出来为李铃兰说话,这才也冒出了几个文臣认为如今形势紧张,与其去找一个孩子来坐王位,实则背后还是王后摄政,确实太过繁杂,不如等局面稳定些再议。

这么一等,就等到了今日。

李铃兰手里有了绝对的权利,她于两年前重新启动了北堂婧定下的改革政策,各地官员分批审查,将部分积压多年的死账,烂账全部重新整理,分别派了齐夌钧和徐宁熹负责。

其中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当年澜州的水坝一事。

戴笑达等人按律法处置,徐洪和徐广也被收押,也正是从此案开始,李铃兰废除了汤国的连坐制度,整个太尉府都未受牵连,听说徐洪在牢中还大骂不服,不过以李铃兰现在的身份地位,大概也听不到他们到底是怎么骂的。

改革的确触动了一些旧贵族的利益,他们也试图抱团逼李铃兰妥协,然而随着汤国的领土面积扩大,这些与时代发展背道而驰的声音逐渐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内政,还是外政,整个汤国皆朝着一个更高更远的方向发展着。

渐渐的,众人发觉,这个国家有没有大王似乎都无所谓。

只要他们的王后娘娘还在,汤国就能一直强大下去。

到了今日,汤国已经成了几国中人口最多的国家,而李铃兰的儿子也四岁了。

汤国,行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