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3 章(2/2)
“可以是可以,但拿什么借口呢?”
“我可以帮你拿药箱,充作,你的药童。”苏峤马上答。
“那我,做你的护卫,在外头护你周全,然后也可以给你打下手做杂物。”左京跃也表态。
林幼蝉想了想,点头。
于是,几日后,当燕王府派马车过来,说燕王已经定好太医,并且所需的物件搜罗来,请她过去检视时,林幼蝉便将苏峤跟左京跃一并带上了。
这次去王府见到的燕王,已经细心收拾过一番,再无先前的颓废黯然,浑身透着一股昂然葳蕤的英气。
估计是听闻自己的腿有救后,振作起来了。
并且,上一次没见到的燕王妃,这一次亦陪同在侧,见到林幼蝉他们时,热情招呼,“这便是蝉大夫吧,这两位……”
“我是蝉大夫的药童!”
“我是蝉大夫的护卫!”
进府来一路跟着林幼蝉的苏峤跟左京跃,原本眼珠子都挂燕王身上,此时听燕王妃问,异口同声道。
燕王妃噗嗤一声笑了出来,“两位小郎君可真爱说笑!”
林幼蝉一顿,苏峤与左京跃也看向了燕王妃。
“这位,想必是苏侍郎家的苏三小郎君吧?至于你旁边这位,便是那位左四小郎君了?”
“原来王妃认得我们。”
苏峤跟左京跃被人揭破身份,讷讷然不好意思。
“苏三你在城里亦是名声斐然,向来有才气,又素来与左尚书家的四郎君要好,两人一道将凌云社经营得有声有色,我听京中娘子们说多了,自然认得你。”
燕王妃笑得亲和,“至于左四小郎君,你家左二郎可曾经带你来王府拜访过,虽然那时你年纪尚小,怕不是不记得了,但我见着你眼熟,再细想,可不就认出你来了。”
说罢又看向林幼蝉,“便是没想到,你们与蝉大夫亦相熟!”
“蝉大夫还是我们亲自聘到凌云社的,自然是熟人了。”左京跃嘿嘿笑了起来。
因为左家尚武,也出过几位名将,燕王出事之前其实跟左家几位郎君亦有来往,左京跃跟着自家阿兄,也见过几次燕王,后来亦是左二郎去往北戎替下燕王坐镇边关的。
只是燕王出事后,燕王跟左家联系少了,左京跃没了阿兄提携,也很少能见到燕王。
“那你们来我燕王府做甚么?”燕王蹙眉。
“自然是来见一见燕王您嘞!”左京跃星星眼,“燕王您在边关屡杀戎狄,振我大盛朝国威,是我们许多人眼里的大英雄。”
苏峤亦点点头。
燕王高傲地冷嗤一声,脸色却登时矜持起来。
燕王妃瞧见他得意之色,抿了抿嘴角压下笑意。
她家王爷自从断腿后,心情一直抑郁不振,闷闷不乐地闭门谢客这般久,也从来没见过什么外客了。
前些日子才听葛太医道,京城来了个小大夫,对于治理跌打摔伤的医术有一手,于是燕王妃才叫和公公去打听这蝉大夫的。
恰好听小神医名声鹊起,想着不瘸也这般久了,宫中太医,民间大夫,大大小小的都请了不少人,却还是没能治好王爷的病,如今这蝉大夫既有神医之名,一试无妨。
于是回头便跟燕王说了,怎知请过许多大夫的燕王未允,她也只得作罢。
谁曾料到,他是怕找来的这位蝉大夫,也治不好他的伤,怕她抱着希望,却只能失望,还不如不请的话。
但趁着自己进宫的当儿,还是背着自己去请了蝉大夫回来,得知蝉大夫可以为自己治好腿伤后,才将此事告与了她。
燕王妃拉住林幼蝉的手往一旁的厢房走去:“来,我们留他们几个自个儿说话去,蝉大夫来看看,我这些日子叫人张罗回来的物件,你看能用不能用!”
而进了厢房,燕王府准备好的物件跟药材等都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托盘里了,一旁还坐着两位太医,见到燕王妃带着林幼蝉进来,马上起身见礼。
“葛太医,还有何太医!”
林幼蝉惊喜,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因为原本便是葛太医向燕王引荐自己来治病的,其次,燕王的身份在那呢,当今圣上唯一的同胞弟弟,他若去太医署要太医,定是会找医术最好的。
哪个大夫的医术能比太医令好呢?
所以林幼蝉早觉得自己会再见到葛太医了,至于另一位是何太医,则是没料到。
燕王妃也识趣,着奴婢们送上差点,就留下三位大夫自去了。
“蝉大夫你当真能治好燕王的腿?”
虽然人是自己引荐的,也听燕王府的人说过,蝉大夫确定能接上燕王的腿,但真正见到林幼蝉后,又忍不住问。
“理论上可以。”林幼蝉点头。
葛太医跟何太医一脸狐疑地看着她。
“葛太医也替人接过脚筋吧?”
“我没有,何太医?”葛太医朝何太医招手。
何太医赶紧也道:“蝉大夫,我接过骨,但没替人接过这等脚踝处的筋骨。”
“其实脚筋跟接骨的原理大致亦相似,只是接骨接的是骨,脚筋接的是筋。”
林幼蝉将要重新割开燕王的脚踝,找出伤口断端两边的脚筋,而后缝合起来的原理跟他们详细说明。
葛太医跟何太医都愣了。
“还有这等做法!”
“脚筋亦能跟骨头一般,接起来便能重新长起来?”
林幼蝉点头,“脚筋极细,萎缩后又极为难找,所以必须得用到辅助工具。”
譬如,届时将脚筋缝合起来的针必须极细,才能穿透筋内,而使用的羊肠线亦是必须用极细的,这就需要用到极细的针跟羊肠线。
而这两样工具,找外头的工匠来找,怕工匠手艺不足,锻造不出来。
可燕王若是找官家的工匠,便有可能了。
至于极细的羊肠线,也可以叫燕王利用皇家威望去太医署或医馆里寻,若是没有,让他们赶制亦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眼下燕王府寻来的诸等用具,也正缺这两样。
至于另外一个关键的工具,便是放大镜。
此时有一面光滑的镜子就放在托盘里,林幼蝉拿了起来,照着物件看了看,果然就是放大镜。
“这是宫中才有的水晶镜,没想到燕王当真拿来给你用了。”
葛太医似乎明白这镜子的用处,感叹。
“这便是跟军中的千里镜齐名的水晶镜吗?让我也看看。”何太医则好奇地凑过来。
“千里镜?军中有千里镜?”怕不是望远镜?
“那千里镜登高便能望见千里之外的敌情,乃我大盛朝军中神器,外人万般莫能寻,后来便有工部匠人摸透千里镜的构制后,单独磨了这水晶镜出来,只是并无甚用处,便留在宫中供诸位贵人廖以自娱。”
葛太医也是第一次听林幼蝉说这水晶镜可以用于手术之中,解释完,恍然:“原来这水晶镜有这等妙用。”
林幼蝉也跟着点头,看着磨得晶莹剔透的水晶镜垂涎:“等手术结束后,你说我叫燕王送一个水晶镜给我,能行么?”
“你若当真治好了燕王的腿,便是燕王不给,圣上亦会赏你。”葛太医道,而后叹息,“区区一面水晶镜,那比得上让大盛朝重得一名良将来得重要?”
也就是说,今儿她给燕王治腿的事,圣上已经知晓了?若是她能在天下第一人跟前露面……
没等林幼蝉美滋滋地做梦,葛太医便招手与她:“来,慎重起见,我们先拟一个详细的方案,确定药方。”
等方案拟好后,三个人模拟了一下手术过程,预估可能出现的问题,再一一提前制定对策。
“接筋时必须要他们空出一个专门做手术的厢房,焚烧苍术清净,以防外邪入侵。”葛太医最后道。
“虽然燕王说能忍得了痛楚,但便是如此,缝合时稍有差池就前功尽弃,所以要用上麻沸散。”等人都麻昏过去了,她也好动刀子。
“我们太医署已经给燕王备上了最好的麻沸散,这点勿用担心。”何太医也说,“还有术后伤口愈合,药膏也得备好。”
查漏补缺后,林幼蝉叮嘱燕王在术前注意修养好身子,体魄强健才好在身上动刀子,术后也能更好的做复健。
燕王妃跟和公公连声应下,她才辞别燕王,单等那银针做好,才进行这脚筋缝合术。
而等燕王府再次来万家客栈找林幼蝉过去验收做好的银针,已经接近十月末了。
林幼蝉看着一次锻造出来的一套十二枚银针,忍不住搓了搓小手。
这叫官方工匠打造出来的银针就是好,不知道手术完成后,这套细银针能不能都给她?还有,既然咱们细幼的银针都能锻造出来,那中空银针,是不是也可以叫燕王帮忙,叫工匠打造一套呢?
那样日后她也不必拿小刀跟细竹管做那般简陋的导引管了!
燕王一听她的要求,大手一挥:“你要治好了本王的腿,一切都好说!”
林幼蝉笑眯眯地保证尽力。
而后拿起了已经帮她穿过一根细针的羊肠线。
据说这羊肠线是太医署最好的药师做的,也是最好的羊肠线,分离之前,不仅加入当归等药材煮熟煮透,还用名贵药材熏蒸过。
因为是配这极细的银针的,所以分离起来极为考究,既要确保剥离时保留最大的长度,又要保证这线坚韧耐拉,否则一扯便断,那便不好用了。
单是这么小小一扎,就耗费了药师差不多一个月的功夫。
“你要本王准备的东西,都有了,你看什么时候给本王接那个,腿筋?”燕王催问。
“那个,王爷,其实这缝合术,最好在身体机能最好的时候做。”林幼蝉解释。
“本王的身体安康,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候。”
燕王对自己的身体有相当的信心,自从蝉大夫说腿能治,但要动刀子,所以必须养好身子那日起,他就已经时刻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但林幼蝉摇摇头,“您看,如今入冬了,体内各类功能并不活泼,缝合术又要在身上到刀子,若是手术的时间挪到开春,那个时候……”
“本王不想等。”燕王一排轮椅扶手,盯着林幼蝉道,“你之前说过,只要我按你说的,备好器具,养好身子,就能给本王治好腿,如今万事俱备,你却还在这里左右推搪,是不是在诓骗本王?”
“并没有,并不是。”林幼蝉一滞。
“那本王如今命令你,给我安排最快的日子,给本王治理这条腿。”燕王脸色阴佞,不容置疑道,“实话跟你说吧,本王一日也不想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