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2/2)
李德有侍候皇帝更衣,有些担心地提醒皇帝,再不睡就超时了,回头殿下知道了,陛下又得哄人了。
“朕知道了,李伴伴你好啰唆啊!”
要不是顾及形象皇帝都想捂住耳朵,他真的很怕李德有唠叨自己,主要是对方手中有弟弟给的尚方宝剑,即使是皇帝也不得不忍耐。
“陛下不想让殿下在北境担心,就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殿下还小呢!还需要陛下你替殿下做主,不然殿下会被朝中的大臣们欺负的。”
李德有变相地提醒皇帝,朝中对昊亲王殿下有意见的人可不少。
哪怕皇帝都清理几批人了,可这样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地出现。
有时候李德有都不明白,他们为什么非要和皇帝反着来?
陛下想立谁当继承人,是皇家自己的事,这些人为什么要插手呢?
没有家人没有根的李德有怎么也不可能想到,这些人的插手,主要是来自不想让秦宸登基的阵营。
而且这些阵营里,居然还有勋贵,他们也怕大秦出现第二位太祖。虽然好多勋贵的爵位传到现在差不多都快没了,但是架不住他们想为自己的家族多争取一些利益。
而秦宸上位以他的精明,他们就没办法蒙蔽皇帝捞好处了。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昊亲王不是他们可以摆弄的皇帝。大秦接近百年,不仅没有出现衰落,甚至国力还在缓慢上升,这与皇朝的规律十分不符。
史书上每当这个时候,朝代就会出现大量的问题,王朝也开始慢慢衰落。
可是大秦没有,不仅没有,反而还蒸蒸日上,这太不符合王朝发展的规律了,这让一群想投资的世家贵族十分不满。
大秦不衰落他们就永远没办法掌权,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这一次朝中他们收买的大臣没了大半,只留下一些隐藏得很深的人没被清算。
这些人平时基本上不站队,因此挺受皇帝重视的。
皇帝也知道他肯定没有清理干净,但是这事急不来,得慢慢来,如果不小心打草惊蛇,对方只会隐藏得更深。
“朕就知道你是阿宸的眼线。”
皇帝躺在床上,没好气地对自家伴伴说道。
“老奴可不是殿下的眼线,谁让整个大秦只有殿下才能管得住陛下呢!”
李德有替他盖好被子,还塞了一个烫婆子进去。
“嘶,真暖和啊!”
皇帝抱着汤婆子,睡意渐渐涌上来。
等到皇帝睡着后,李德有才离开回自己的住处休息。晚上守夜的是另一批人,他白天要跟在皇帝身边,因此晚上要休息好,不然白天没精神,就没办法好好保护陛下了。
第二天皇帝精神十足地起床,自从把许多无关紧要的事分出去后,他每天都保持着充足的睡眠。
精神头比前几年好多了。
“陛下现在调养得不错,亲王二十岁时的加冠礼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南宫御医摸着自己的胡子,替皇帝把完脉后说道。
“如果是真的,朕到时会大大赏你。”
秦昊听了心情是真不错,他最怕的就是害怕坚持不到弟弟的二十岁生辰,无法亲自为弟弟加冠。
“那臣就先谢谢陛下了。”
南宫御医和皇帝认识多年,偶尔开个玩笑还是可以的。
“也不知道小宸在北境怎么样了,离上回小金他们送信,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那时北境才开始下雪,现在这鬼天气,小金肯定是不会出门的。”
秦昊担心弟弟,看着外面的大雪忧心地说道。
京城的雪都这么大了,北境的雪只会更大。
皇帝猜测得不错,北境的雪真的比京城大。
每天早上大家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扫雪,把道路扫出来,把屋顶上的大雪扫下来。
每天重复地做着同样的事,却没有一位百姓抱怨,因为除了百姓,军营里的士兵也都出来干活t了。
百姓们只要负责自己家门口的那点地盘就行,士兵们要把百姓们不需要负责的地方都打扫干净。
如果说冬天有什么好处的话,就只有取水方便了。
头天晚上用桶或是盆装上雪,把它们放在房间里,这些雪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会化成水。
屋子里因为暖气的原因,比外面暖和多了,雪装在桶里肯定会化的。
包括秦宸自己现在用的都是雪花开后的水,而不是去很远的地方提水。
冬天大雪封路,哪怕是将士们都不敢离开城池太远,更不要说去提水了。
秦宸倒是可以去,他的轻功比白宣还要好,内力就更不用说了。
只是真的没必要,这些雪就挺好用的,省时省力。反正家里的地龙暖气一直有,放在屋子里很快就化成雪水了。
这算是冬天唯一的好处了。
除此之外,安于堂还安排人化水冻冰存储,这样到了明年夏天,王府就有冰可用。
其实草原的夏天只要不在外面,屋子里没有那么热,晚上还会盖被子。储存冰块也是以防万一,安于堂什么事都要提前准备。
他家殿下怕热,这冰块肯定是不能少的。
安于堂来到北境后,王府大大小小的事都由他负责,因此平时守在秦宸身边的就变成了暗卫,只是他们藏在暗处,不为外人所知罢了。
秦宸平时没什么吩咐,他们就不出现。
不过秦宸会让大厨房准备好吃的食物放在那里,他们自己去厨房拿。
大厨房的管事对这个命令有些奇怪,但是他不会傻到说出来,更不会阳奉阴违。而是用好食材做一堆美食放在一旁,等他回来后东西就不见了。
作为一名宫中的御厨,他不会多嘴到处说,因此除了管事和少数几名厨子,其他人都不知道这件事。
暗卫们是轮流用餐,秦宸的身边一直没缺过人。
不过大多数的时候秦宸都是在主殿里做事,暗卫们的工作也不难。
今天也是一样,昨天陪了白宣一日,今儿就得把昨天欠的工作进度赶上。
白宣也知道秦宸忙,于是跑去军营找将士们玩。
秦宸听了禀报后,挥了挥手。
“不用管,随他。”
然后就真的不管了。
王爷都不管,其他人就更不敢管了。
白宣在亲卫营里玩疯了,因为这里面有不少好手,可以陪他过招。
皇帝派给弟弟的人,每一个都是有用处的。
锦衣使中有不少原来是大内高手,他们隐藏在锦衣使里,身份不为人所知。
大内高手每一位都是一流高手,虽然达不到他们王爷的高度,但是和白宣的实力差不多。
旗鼓相当就是白宣赖在军营里不回来了,只有吃饭的时候才能看到他的人。
“你怎么不连饭都在军营里吃啊?”
看着大口吃肉的白宣,秦宸没忍住刺了他一句。
“那不行,军营里的饭菜哪里有殿下这里的香啊!”
光是肉食,就那一小块能干什么?他每天的消耗这么大,都是靠大量的肉食补充身体的。
哪怕亲卫营的伙食不错,白宣还是吃不习惯。不过亲卫营的伙食比驻军好多了,每天都有一块肉食,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一个是国家养,一个是亲王私人加国家养,伙食肯定好啦!
驻军们虽然羡慕,但是却不妒忌他们。吃得好就代表他们身上的责任重。王府一天十二个时辰轮班护卫,连节假日都没有休息。
不像驻军,一到了冬天就休息,什么事也不干。顶多让他们在外面跑跑步活动身体,自觉加练一下拳法刀法这些。
相比其他几个季节每天都要训练,冬天真的很宽松了。
就算是其他季节,每七天就有一天休沐日,亲卫营却没有。
亲卫营吃得好,就代表他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驻军没有妒忌。比起好一点的伙食,他们还是想休息一下,而不是每天都要提心吊胆的。
亲王一旦出点什么事,他们一个都跑不了。
所以好的待遇相对的就是高风险,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冒这个险的,驻军只要保护安顺城就行了。
不然在一开始,怎么没多少人愿意跟着亲王来北境呢?
幸好跟来的都是一些安分守己的人,管理他们比京城那一帮子人容易多了。
安于堂看着白小公子的食量,让人又送了一些肉菜过来。
他家殿下都没吃到什么,白小公子的胃口比在京城时大多了。
“哈哈,安伴伴还是你懂我。”
看着新送上来的肉菜,白宣高兴到大笑出声。
“……老奴是担心殿下没有吃的,毕竟白小公子你一个人就吃了一大半。”
安于堂没好气地说道,要不是担心他家殿下,看他会不会让人再送菜进来。
“知道知道,谁都没殿下在伴伴心里重要。”
被安于堂这么一说,白宣也没生气。
他早就知道的事,才不会因为几句话就生气呢!
何况现在满桌的美食,他现在只想把它们都吃进肚子里,别的事等他吃完了再说吧!
秦宸碗里有安于堂夹的菜,他也不和白宣抢,就安静地吃着自己碗里的菜。
他现在食量也大,毕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都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这可不是玩笑话,这个年纪的孩子是真的能吃。
长身体的孩子本来就消耗就大,再加还要长身体吃的就更多了。
秦宸好歹也是王爷,自然不需要委屈自己,想吃什么吩咐一声,只要不是太刁钻的东西,大厨都会做给秦宸吃。
事实上秦宸也不是那种刁钻的人,都是厨房有什么吃什么,从不挑食。
给山珍海味他吃,给白菜豆腐秦宸也吃,真就一点也不挑食啊!
为了这么好侍候的主子,大厨拿出了自己的十八般武艺,把普通的食材做得也很美味。
不怪白宣一到饭点就回来,实在是他舍不得大厨的手艺啊!
今天有一道烤羊腿,是白宣的最爱。
秦宸吃了小半,剩下的全让他包围了。
一桌子的菜,最后什么也没剩下,少年人的饭量可想而知了。
吃饭后肯定是散步消食,外面下雪只能在大殿里走来走去,幸好主殿是真的大啊,有几百平呢,足够他们转悠了。
“砰~”
“痛。”
一直跟在秦宸后面的白宣,因为他突然停顿一下子就撞在了他背上,捂住了自己的下巴。
“你干吗?”
秦宸的身高比白宣低,因此对方的下巴磕在了他的后脑勺上。
“殿下,老奴看看。”
安于堂担心地走过来,替秦宸看后脑勺。
“殿下,有点红,老奴拿药膏给你擦擦。”
看着微红的脑袋,安于堂心疼坏了。
“安伴伴,我没事。”
秦宸表示这点伤不算什么,不用擦药很快也会好的。但凡安伴伴晚点过来,这点红印都消失了。
“不行,一定要擦。”
安于堂迅速去拿药膏回来给他擦,擦完还按摩了好一会儿。
在安伴伴指责的眼神下,白宣心虚地摸摸鼻子,他也不是故意的。
就是觉得殿下消食转路的样子很有趣,便跟在他身后走,自己也没有料到殿下会突然停下呢!
“殿下为什么停下啊?”
白宣觉得是不是他家殿下有什么事,不然转得好好的咋就停下了?
“阿宣。”
秦宸听到他的问题,忍不住开口。
“在。”
白宣大声应道。
“我转了一炷香的时间了,停下不是很正常的吗?”
他哪知道这个二货收不住脚啊,武功都练到狗肚子里去了是吧?
“……”
白宣完全没料到会是这么个情况,多少有些傻眼。
“你今天多蹲一个时辰的马步吧!”
秦宸决定给他一点教训,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自己的警觉。
不仅罚了白宣,他自己也要受罚。处理公务的时候就直接蹲马步,不用椅子。
“为什么殿下也要受罚?”
白宣蹲在一旁,不解地问道。
“我没及时避开你,我也有错。”
秦宸也觉得自己的警觉性不够,不然在白宣撞上来之前他可以避开的。
“……哦~”
白宣这下也不敢再问了,他怕再问下去受罚的时候更长。
没想到离开皇宫一年多,还要被罚着蹲马步,他真是太难了。
忍不住在心里为自己掬了一把同情泪,白宣蹲马步蹲得更认真了。
殿下都处罚自己了,他要是再不认真可就说不过去了。
安于堂见状,悄悄带着侍从们出了主殿。
“殿下。”
蹲了半个时辰,白宣忍不住开口。
“说。”
“你不无聊吗?”
“我忙死了,哪有时间无聊。”
秦宸一边把各城的资料归纳,一边给各城的府尹和驻军下令。现在大雪纷飞,要注意城中百姓的安全。
屋顶上的雪要经常打扫,还有村镇上的百姓也得时时关注。
这些事秦宸不厌其t烦地在每一位府尹送来的文书上都批注好,他一边写还要一边回忆当地的情形,怕有什么是自己漏掉的地方,会给百姓造成巨大的伤害。
他现在北境之主,一言一行都关乎着北境百姓的安危。
他不想因为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而让北境百姓替他买单。
这是秦宸的坚持,他不能让自己的失误由其他人来承担。
包括他的兄长,当初在选人的事上出现了重大失误,因此拿出私库银子补偿给安顺城的百姓。
这件事在皇帝的补偿银子给到位后,所有人都知道了。
百都很善良,他们恨那个守城将军,却不恨皇帝。皇帝也不知道那人这么废啊,而且对方做的事完全是由他自己决定的,又不是皇帝替他决定的。
因此大家都没怪皇帝,反而觉得大秦的皇帝真好。还自己出银子补偿他们,让他们在损毁的安顺城里,度过了第一个冬天。
虽然难免有年纪大的被冻死,但是这和皇帝没关系,是他们自己舍不得离开安顺城,哪怕这里缺衣少食也不想离开。
皇帝知道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年开春了,那时再安排人送他们离开也来不及了。幸好北境王带着人和物资来到了安顺城,今年的冬天才没有人被冻死。
老实说皇帝当初给这么多银子,就是想让他们离开安顺城,起码在安顺城修复前有一个好的安身之地,过后再回来也行。
谁知道这些人故土难离,说什么也不离开,倒是浪费了皇帝的一片心意。
幸好冻死的人在少数,不然皇帝都后悔自己放心得太早,没把他们安排好再让自己的人马离开。
反倒是那些被掳走的女子和孩子,救回来后活下来的人比较多。
她们到新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至于以前的家人,她们早都不想了。
在乎她们的人,会跟大将军打听下落,不管千里万里都寻了过去,一家人再次团聚。
不在乎她们的人,她们的离开正好趁了大家的心意。
男子冷酷无情的样子,秦宸和皇帝也都没有办法改变他们。
男子对女性的压迫,说到底还是利益相争,皇帝也不能明面上偏向她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