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2/2)
暮色四合,宫里四处掌了灯,御道上的侍卫们排成一对,交替巡逻。
康熙在王庶妃处用完晚膳,顺便检查十八阿哥胤衸的背诗情况。
虽说皇子六岁才去尚书房读书,但胤衸已经五岁了,像《三字经》一类的启蒙读物,已然学过了,简单的诗词,也该学着背诵了。
听着胤衸奶声奶气,却流利的背完了一首诗,康熙龙心大悦,摸着光溜溜的小脑袋说道:“好啊,朕的小十八,果真聪慧。”
胤衸得了康熙的夸奖,笑得两只眼睛弯弯,眯成了一条缝,“汗阿玛,我背的好,可以给奖励吗?”
一旁的王庶妃见状,佯斥道:“胤衸,汗阿玛面前,不得无理。”
五岁的小奶娃,不知额娘的心思,耷拉着小脸,不情愿的“哦”了一声。
康熙哈哈笑道:“无妨,无妨。”
长大的儿子们,都有了自己的心思和算计,除了对付朝堂上的一群老狐貍,他还得提防着自己的儿子们。
如今对着三头身的小奶娃,康熙倒是能先将身上的担子,卸一卸,体会短暂的父子温馨时光。
随即,康熙又擡手,摸了摸胤衸的小脑袋,问道:“想要汗阿玛奖励你什么?”
既然张口问了,定然是有了想要的东西。
康熙倒是有些好奇。
胤衸听着康熙的话,小脸又重新露出笑脸来,奶声奶气道:“汗阿玛,我想出宫,去九嫂的云兴楼,吃好吃的。”
王庶妃一听这话,赶忙问道:“胤衸,你是听谁说的,云兴楼是你九嫂开的?”
胤衸看向自己的额娘,眨着大眼睛回答道:“我是听十七哥说。”
王庶妃听罢,追问道:“那他又是听谁说的?”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现在宫里的人都知道啊,对,还有四嫂、五嫂,她们和九嫂一起开的云兴楼。”
胤衸回答完自家额娘的问题后,上前一步,拉着康熙的手,边晃边问道:“汗阿玛,好不好嘛。”
康熙思绪回笼,望着稚儿天真又充满期待的黑葡萄似的眼睛,笑道:“好,明日朕召你九哥进宫,让他带你这个小馋猫,走一趟。”
说着,康熙擡起手,捏了捏胤衸的小脸蛋儿。
胤衸听到康熙同意了,高兴的眼睛放光,笑嘿嘿道:“汗阿玛最好了。”
康熙转而看向一旁的王庶妃,“朕还有事,你们母子早些睡吧。”
“是”,王庶妃应答后,朝着胤衸招了招手。
胤衸乖乖的走到王庶妃身旁,待康熙站起身后,母子两个齐齐跪安,喊道:“恭送皇上/汗阿玛。”
康熙走后,王庶妃开始在心中思忖,十七阿哥胤礼,不过才九岁,白日在尚书房,晚上便回了阿哥所,他能是听谁说的?
宫里人人都知道,她怎么未曾听说,难不成这股风,压根不是朝着后宫的方向吹的。
王庶妃敛下心中思绪,对着心腹说道:“去,给宜妃娘娘递个话。”
四福晋与九福晋,往日对胤衸有过照拂,如今这情形,德妃是指望不上了,给宜妃传个话,也算是她投桃报李了。
宫女得了王庶妃的令,赶忙去办了,刚走到一条御街上,却瞧见康熙的御辇,像是往翊坤宫的方向去,便改了步子 ,抄石子小道,一路小跑去递信儿。
宜妃这边得了王庶妃的信儿,刚安排王庶妃的宫女往角门走,康熙的御辇,便到翊坤宫外了。
宜妃整理了一下仪容,扶着蕙娘的手,踩着花盆底,甩着帕子去接驾。
“臣妾恭迎皇上。”
康熙将行礼的宜妃拉起来,带着人进了正殿,往小榻的方向去。
蕙娘端着漆木托盘,上了两盏茶,便退到一旁侯着了。
康熙托起茶盏,呷了一口,是他素日爱喝的碧螺春,要将茶盏放回到矮桌上时,康熙的余光,却发现宜妃的茶盏里,是橙黄色的茶汤。
这茶色,他竟然瞧不出是什么。
“爱妃的茶,怎么与朕的不同?”
“回皇上,这是老九福晋琢磨的蜂蜜柚子茶,妾怕皇上喝不惯,便没没给您上。”
宜妃解释完,对着蕙娘吩咐道:“去给皇上端一盏来。”
待蕙娘将茶盏端上来,康熙饮了一口,言道:“这茶味酸甜,解渴却不腻,可谓上等。”
这一喝,倒是让他想起在畅春园时,董时宁呈上的那些花样吃食了。
莫非那云兴楼,便是卖的这些新鲜花样?
“能得皇上一句上等,可是老九福晋的荣幸。”
宜妃说完,身旁的蕙娘接话道:“九福晋说,这茶有养颜的功效,给娘娘送了一大罐蜂蜜柚子酱,说是想喝时,取出一勺,用水冲泡一盏就成。”
康熙点头道:“老九福晋,是个有心的。”
旋即,康熙话锋一转,擡眼问向宜妃,“爱妃可知,老九福晋与四福晋、五福晋,一同开了一家,名为云兴楼的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