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带着房子穿古代发家日常 > 中秋佳节

中秋佳节(2/2)

目录

“特别好,婶婶夸我聪明呢,我认了好多字。”赵杏雨特别骄傲地说道。

“娘,婶婶也夸我了,我还会背诗呢!我背给您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赵梨云紧跟着姐姐表现,声音清清脆脆,背完了一整首诗。

“好!好!真好!我家姑娘真聪明。”刘小娥高兴得合不拢嘴,以前哪里想过能让女孩子读书,现在的日子真的像是在做梦似的。

中午,一大家子早早吃了午饭,便上街去了。

闻惜禾和田瑞雪一人牵着一个小姑娘,田瑞安则是由赵丰年牵着,看着特别和谐。

到了最繁华的开阳大街上,两边装饰了许多各式各样的灯笼,各个商铺门前,也都挂了好看的灯笼。

“好多灯笼!”田瑞雪惊叹,“快看那边的兔子灯笼,真可爱。”

那兔子灯笼做的活灵活现,小兔子的神态极为传神,看着特别可爱,让人想上手摸一摸。

“的确好多灯笼,没想到县城.的中秋节,过的这般热闹。”刘小娥眼里也亮亮的,看着这些漂亮的灯笼特别喜欢。

闻惜禾看着街道两边的灯笼,说道:“我听阿妍姐姐说,今年中秋节会有这般多的灯笼,办得这样热闹,是县令大人的功劳。

“县令大人给各个大大小小的商铺举行了一个比赛,说是今年中秋节,谁家商铺门前的灯笼做的最漂亮,最受欢迎,就亲自给那家的铺子写匾额,还有赏银呢。

“这不,大家就都争相做了漂亮的灯笼挂出来。”

刘小娥恍然:“原是如此……可怎么才能评出谁家的灯笼最受欢迎?”

林婉馨和其他人也都好奇地看过来。

闻惜禾说道:“到了晚上灯会正式开始的时候,衙门里的官差会给大家发放签子,谁喜欢哪家的灯笼,就把签子投给对方的铺子,等灯会结束,统计签子,谁家得的签子多,谁就是赢家。”

闻惜禾说到这里,突然笑了起来:“所以呢,各个铺子为了让别人投签子,铺子里的东西都会打折,亦或者有礼物送。

“娘亲,你们若是有想买的东西,今天可不能错过。”

说白了,这就是官府和商铺共同搞的一场营销,互惠互利。

一方面,调动商铺积极性,一起把节日过得更热闹,县令能得到政绩。

另一个方面,对于商铺来说,这样盛大热闹的活动,可以刺激消费,能提高自家铺子的营业额。

如果能侥幸拔得头筹,还能得县令大人的亲笔笔墨匾额,这是多有面子的事儿啊!

尤其是,得了县令的亲笔匾额,别人买东西,肯定第一时间想到自家铺子,这是银子也买不来的知名度。

除了衙门和商铺,百姓们买东西也能得到实惠,三方得利。

林婉馨赞道:“这位县令大人真是有智慧,也是为民着想的好官。”

闻惜禾、刘小娥和赵丰年都点头赞同,当初若不是县令大人,自家的冰粉方子就要被抢走了。

闻惜禾心想,若是天下多一些像杨县令这样的好官,百姓的日子肯定会好过一些。

不说那些大的,便是她做生意,也不会有那么多顾忌,令自己束手束脚。

几人没逛多久,毕竟更热闹的是晚上,得把体力攒起来,晚上好好玩儿。

晚饭没有在家里吃,一家子准备到灯会上吃。

晚上的灯会热闹非凡,还有许多好吃的,今天中秋佳节,可以敞开了肚子随便吃。

闻惜禾更是大手一挥,豪气道:“今日不必计较银钱,随便花!”

她兑换了许多铜板,碎银子也准备了好些。

甚至连田瑞安、赵杏雨、赵梨云,三个小家伙儿都得了十几个铜板,装在他们的小荷包里,用绳子穿起来,挂在脖子上。

三个小家伙握着新荷包,还有里面的铜板,高兴的不得了。

天还没有彻底黑下来,街上的灯笼便已经先点亮了。

还有猜灯谜的,若是猜出灯谜,店主便会把那对应灯谜的灯笼送给对方。

闻惜禾不擅灯谜,瞧一瞧那谜语,直接是两眼一抹黑。

林婉馨当年还在闺阁中之时,倒是经常玩儿这些,一人猜出了好几个灯谜,给家里每个人都赢来了一盏灯笼。

大家提着灯笼,只觉得这节日更有气氛了。

闻惜禾一手提灯,一手拿着春饼卷菜。

这里的东西都卖的实惠,春饼很大,里面卷的菜更是不少,闻惜禾让老板帮忙切开,给几个小的一人分了一些。

正好,每种食物一人少吃一些,便能多吃几样。

闻惜禾还买了酒酿圆子,老板还在汤里加了桂花,吃起来香香甜甜、软软糯糯的。

天上明月当空,八月十五中秋佳节,阖家团圆。

边关。

中秋节,边关的兵将们也难得休息一日,过过节日。

伙房准备了甜饼,就当是月饼吃了。

赵越和自家岳父坐一起,吃着甜饼,看着天上的明月。

“岳父大人,您说咱们给家里写的信,这会儿送到了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