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阅(2/2)
这具身体的主人显然也不懂,她慌乱的点头,害怕对方反悔也将自己赶走。
“没事,别怕。”姜阅双手搭上女孩的肩膀,感受到硌人的骨骼,声音更加轻柔:“一个名字而已,不重要,图个方便,你以后想改,随时可以自己改。”
人牙子连忙道是,女孩亦懵懂的点点头。
“那……你有过什么心愿吗?”姜阅问。
女孩的双眸在瘦削的面庞中显得很大,却眼神无光,空洞洞的,她眨眨眼,在姜阅鼓励的眼神中,缓缓回忆道:“阿娘说……要多吃一点,要好好活着,我答应她了。”
姜阅就这样静静看着眼前的女孩,她的目光中夹杂着太多太多的情绪,怜悯、愤怒、怀念、自嘲、愧疚……
这些情绪是女孩暂且无法理解的,只是她突然因为这个眼神,信任了姜阅。
这是她头一次被人如此专注的注视,她被看见了,不再被视若无物,而且她没有从姜阅的目光中,看到高高在上、轻蔑不屑,好像她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这让她放下了心中的戒备。
杨青雀同样不懂,她想或许姜阅是个好人,所以会心软,会有怜悯之心,但她看到姜阅那双神采飞扬的眸子微微黯然,甚至蒙上一层薄薄的水雾。
姜阅许久没有说话,风静静吹拂,将泥土的气味带去每一个角落,她的手心有着薄薄的茧子,抚上女孩侧脸的手很轻柔,目光越来越深邃,仿佛透过女孩看到了其他什么。
“……华容。”姜阅微微笑道:“暂时就这么称呼你,可以吗?”
女孩不懂这两个字承载了多么美好的寓意与思念,她重重点头,将这两个字牢牢记在心中。
杨青雀心中一惊,华容,是对簪上刻写的字!
难道妙玄真人的对簪是来自于华容?
自己一种灵魂状态附身在华容身上既然与阿娘留下的对簪有关,想来不会有什么危险,她思及于此,心头挥之不去的那点危机感渐渐消失。
华容就此留在姜阅身边。
杨青雀亦安之若素,通过华容的眼睛,默默观察着周遭的一切。
随着华容与周围人与物的来往交流加强,杨青雀也渐渐摸清楚了状况。
她猜测自己如今所处的时代,正是史册中缺失的那几百年。
人牙子之所以说华容有功,是因为她从矿山私逃后,恰巧遇见了微服出行的钦差大臣,检举揭发一众凤阳大族与逆王勾结,意图谋反。
世家大族盘根错节,姻亲关系纷乱复杂,细究之下,数得上名号的大族之间,几乎都有血缘关系。
华容于朝廷有功,却注定不会得到之后来到凤阳走马上任的达官显贵们喜欢,而那位钦差大人,也并不将华容放在心上,他只急切回京述职,对逃奴的一句口头称赞,已是他最大的奖赏了。
凤阳如今的府君名姜韬,出生河东大族,在家族运作之下,来到凤阳上任,而姜阅,正是姜韬之女。
如果没有姜阅,华容或许只有死路一条。
华容自己也明白这一点,她无比感激信任姜阅,而姜阅也同她印象中的那些大人物们全然不同。
姜阅是一个很奇怪的人。
她是姜韬正室夫人所出,排行第三,上面有两个兄长,
杨青雀观姜府其他公子小姐,无一不是锦衣玉食,奴仆成群,生活的奢靡程度连她这个曾经的帝国长公主都不禁感叹。
可姜阅却不然,她与自己的父母亲族、兄弟姊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衣食住行,无不是自己解决。
她住的院子同她的妹妹们一样大,但几乎是个空院,除了一间小竹屋,一方小池塘,什么都没有,院中的土地都被悉心开垦,种满了稻谷桑麻,吃的粮食自己种,穿的衣物自己织。
在这深宅大院,豆蔻年华的姜阅几乎将自己活成了苦修之人。
可她并不是心如死水,相反,她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人,每日辛苦劳作之后,姜阅还有心思带着华容和弯月下池塘摸鱼加餐,也会在夜晚躺在竹席上,和她们两一起看星星,讲一些闻所未闻的星座故事。
如杨青雀设想一般,为了所谓家族颜面,姜阅即使被父母视若无物,但每月的分例,都会分毫不差的送到她手上,只是姜阅不会去动而已。
而且姜阅很受妹妹们喜欢,年纪越小的妹妹,越喜欢偷溜到姜阅这里,缠着姐姐讲故事。
府中的奴仆们虽有拜高踩低的,但更多的人都很喜欢这位没有架子的三小姐,会同她说笑,聊聊家常,为她从外采购一些小物件,带来一些种子。
姜阅试着教华容弯月识字,纸笔价贵,她便烧出竹炭,在石头上写一些字,华容学的很认真,杨青雀却需要仔细辨别,才能勉强识出那歪歪斜斜缺胳膊少腿的字。
华容弯月好似一张白纸,她们能够轻易接受姜阅的思想观念,杨青雀却经常被姜阅某些离经叛道的话所震惊。
姜阅会习惯性地说出很多自己习以为常的术语,杨青雀每个字都认识,但合在一起她就不太明白了,而姜阅本人似乎也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只能靠杨青雀自己去揣摩理解。
她不懂什么是生产力生产关系,什么是上层建筑,经济她倒是懂,可姜阅口中的经济似乎同她认知的经世济民不太一样;她不懂什么是碳磷钾,什么是有机物、化肥,如辐射、温室这样的词语,也和她所认知的全然不同。
越与姜阅相处,杨青雀就越惊喜,这些好像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知识令她如饥食渴,她不敢想象,若是姜阅口中所说的粮食产量是真的,那会养活多少人啊。
姜阅有时候也会露出几分挫败的神情,她会在华容不解的追问下,叹息自己下降的记忆力,懊恼上学时的不认真。
种种表现,让杨青雀越来越肯定,姜阅绝非她们这个世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