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计就计(1/2)
将计就计
宋国盛产粮食, 河栗城更是富饶之地。城墙高大,城内粮仓满积。在守军充足、规划巧妙、又死死不开城门的情况下,属实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安厌带的都是骑兵,并不擅长攻城。之前连破十城那么顺利, 只不过是因为这个时代除了吴国以外的天下诸国和世家门阀都格外重视“礼节道义”。
所谓礼节道义, 也就是要脸、要名声,不会做得太绝, 还要避免伤及无辜。除非必要, 都尽量不波及百姓。
安厌可不会顾及这些,用出来的兵法手段对于这个时代诸国来说都格外阴险, 让他们防不胜防, 导致一路都没遇到过什么阻碍。只有如今在河栗城前被堵住才浪费了些时间。
第一日到河栗城,在周围寻地扎营修整。二、三日就地取材建造攻城器械。
第四日攻城,本来该拿下。却听说宋国的皇帝突然亲自布防, 导致守军士气高涨,河栗城久攻不下。
虎豹骑到底还是珍贵消耗品,死了就没有了,不能浪费,为避免损失, 安厌暂且鸣金收兵, 修改策略。
于是五、六日修整。并实行不定期骚扰佯攻。
安厌不在乎什么公平, 也不在乎伤及无辜,搞原材料做了一批□□, 自掏腰包花了3000奸臣买隐形无人机满城空投,什么时候想起来就什么时候投一批, 就不让他们好好睡觉。
吓得宋国守军和百姓以为是天火降临,一直谣传安厌能控制天雷地火。
宋国, 皇宫。
“陛下,如今河栗城内人心惶惶,甚至都已经传到了皇城内。那天火坠地的模样所有百姓都能看见,安厌又总是派军队佯攻骚扰,迟早会拿下河栗城长驱直入啊!”
兵部尚书神色悲切,“这样被动的拖延不是长久之计,还请陛下早做决断。不若我们向安厌赔礼求和吧?”
年迈的宋国丞相也涕泪横流地劝诫,“是啊,陛下,那安明道玄乎得很,还是在他打进皇城之前求和吧,若是他还顾及世家文人的礼节,我们还有得活路啊!”
宋国皇帝气得摔了御桌上的茶盏,“好、好,好,朕是做了什么孽才摊上你们这些废物!朕想方设法的布防,为了保住宋国,和陈国与虎谋皮才换来他们出兵。如今局势在我,尔等贪生怕死之辈却不战先降,把希望寄托于安明道会遵守礼节之上,还不若朕现在就斩了你们!”
兵部尚书连忙跪地膝行,猛然抱住宋国皇帝的腿。
为了保住自己在世家中的清誉证明自己不是个贪生怕死之徒,这一大把年纪的老头对着年轻的君主哭得难以自己,“陛下,不是我等贪生怕死,实在是安厌诡计多端,哪怕我军多于他,也不可不防啊!更何况他还能掌控天火!百姓都说他是仙人降世…”
宋国皇帝被哭得实在烦心,想踹开腿上跟狗皮膏药似粘着不放的兵部尚书,另一条腿却又挂上了哭的更伤心的老丞相。
“陛下!老臣知道陛下雄心壮志,但当年先皇在时,我等便吃够了安明道给的教训,老臣万万不可看陛下重蹈覆辙啊!用兵一道,我们是无论如何都比不过他,更别提如今他还能控制火灵……”
“闭嘴!装神弄鬼的小把戏罢了!朕就不信他安明道还真能控制火灵!”宋国皇帝拂袖摊开舆图,“起来,看这儿。”
见他胸有成竹,兵部尚书和老丞相立马停住哭声,抹了一把泪,站起来时已经变脸为忠臣良相。
“陛下有何妙计?”
作为臣子,想不出计划,张口闭口就投降,现在居然直接张口问皇帝该怎么办?
年岁不大的宋国皇帝听到这里简直想给他们一人一巴掌,但顾念到他们身后的世家与盘根错节的关系权利,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这里。”
暂且忍下不满的少年君主点了点舆图代表河栗城的那块区域,“河栗城土地丰饶,周围皆是茂草之森。”
“陛下,难道…?”
“对,既然你们说安明道用兵如神,哪怕我等兵力高于他也不可力敌,便扬长避短。借助地势,将其与楚国主力军队分开。”
兵部尚书颤颤巍巍地拱手,“陛下,安厌恐怕不会中计,何况陈国在映沙城损失了大半军队,此次出兵也不一定当真愿意出力帮我们,只不过是念着您开口给他们的粮食和城池做个样子。”
“朕当然明白。所以与楚国主力对垒之事由我们来,陈国那一方,我们只需要让他们帮忙分开安厌与楚国主力,他们自然会办好。”
发须花白的老丞相连忙开口,“陛下,听说就是安明道此次带着的那些重骑兵屠杀了陈国进攻映沙城的军队。
连陈国对上他们都不堪一击,如今我们的军队对上他们恐怕也概率微茫啊!就算勉强能赢也要避免陈国背后捅刀,请陛下三思啊!”
“朕何时说是真的要动手?”年轻的宋国皇帝眯起狭长的双眸冷笑,“当然只是做给陈国与安明道看的。”
他指向一片森林的中断,“我等躲开他们的耳目,提前在河栗城前挖好防火沟渠掩盖起来,并收集周边的火油与易燃物做好埋伏。”
“等到陈国军队分开安明道与楚军主力,我们便退出这片区域,退守河栗城,直接火攻将楚国大军与陈国军队一同烧死在河栗!”
此言一出,兵部尚书与老丞相立刻哭天抢地,连御书房的内侍都一起跪了下来。
“陛下不可啊!此乃毒计!不利于宋国声名!我等会遭受天下诸国的耻笑啊!”
“声名?安明道能用这些毒计,我等就不行?”
年轻的宋帝对规矩不屑一顾,轻笑道,“不留下活口不就行了,陈国和楚国一个都别放走。全部都要被烧死在河栗。如此,陈国便再不可匹敌我宋国。”
这位年轻的君主似乎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愿景,野心勃勃的将其付诸于行动,用指腹在舆图上画出一条线路,“我等暂且放弃楚国,转道攻下陈国,待到粮草与兵力丰盈,再去一举拿下楚国!”
世家出身的兵部尚书和老丞相觉得自家皇帝作为少年人未免有点太极端,完全没有礼节风范。
可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又没有理由反驳,只能小心翼翼的指着舆图一处,“那、那这一块呢?安明道被分开应当会逃到这片区域,哪怕用火攻,也只能围困,烧不死他呀。”
“谁说要烧死他?”宋帝暗含恶意地撇了两人一眼,不动声色地轻轻放下,“陇川安氏势大,他死了反倒麻烦,还不如活着,拿去跟陇川安氏换些利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