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病梅 > 第137章 藏田案(二)

第137章 藏田案(二)(1/2)

目录

第137章 藏田案(二)

“禀二圣……”孙举拱手于前, 颤巍起身,“张修所言,某不敢茍同。”

“当年出长安入剑南,我本奉命去查藏田案, 非去杀人。”

孙举的声音虽颤, 可落在阒然殿中, 却清晰无比。

“孙举!你在胡言乱语些什么?”张修不敢置信地望着他, 孙举竟敢在大朝反口。

“是李由林,是他逼你,是不是!”如今孙举若是不愿认,等着他与李知的, 就是死路一条了。

耳旁, 传来一声哼笑,“这便是,李学士今晨献给二圣而百官的大礼么?”

李由林嘴边扯着弧度,缓缓望向李知。

李知眉心一跳。

那颗攥了太久的心终于沉寂, 像是脱水的鱼, 几乎要死死捏紧指尖才可喘息。

她倏尔移眼,盯向孙举。

昨日种种细究, 犹如笑话。若这人一开始就非向着他们, 那所述细节便皆是李由林所引的一盘天衣无缝的局。

被张修所签署的过所文书,被张修派去的孙举, 三人所形成的闭环断一处,则悉数的证物便化为一面反网自身的牢笼。

“孙举, 昨日你曾言之话, 当真一句不认么?”张修仍在不死心地追问。

可拱手之人仍是垂目,低眉惶恐, 当真一副被压迫之态,“张郎君说带我入宫是为着查藏田一案,我以为其中有隐情,这才应答跟来,怎知是、是在大朝当着二圣的面,行、行栽赃之举。”

“你!”张修骤然拎紧他的衣缘,只恨不得他的双眸剜死在地。

他一瞬地扭头,死盯向在旁隔岸观火之人,“李由林,孙举是你弄来的!”

“张郎君死而复生,为李学士所救,可孙举死而复生为谁所救,老奴可不知啊,这孙举,不是李学士带入宫的吗?”李由林笑着言:“此话,张郎君该问李学士啊。”

如今听了他这番明里暗里的讽言,张修倏尔回过神,那日街坊碰上孙举,绝非巧然,攥拳沉目之时,已然气极。

“张郎君前些时日暗中跟着老奴的夫人与女娘,不知又是何用意?再者张郎君之死便未曾怀疑过旁的人么?”李由林微微转过身,意有所指,“李学士怎么恰好便能预料到饶州会有一场祸事,她可是未出长安呐。”

李知倏然擡目。

原来,他张修竟还真打了李由林家眷的主意。

如此暴露行踪之举,怪不得此后一路这般顺畅。

“李学士怎的不说话?”李由林拢了拢衣袖,再一次开口。

阶上,李委与李竹望过来,身后,众臣也皆是扭头。担忧与看戏掺杂在一处,悉数倾倒在殿内。

百口莫辩,不若不言。李知如今,当真是体会到如此滋味。

她松开指,绷紧下颌,还维持着败局之中的体面,“妾,无话可说。”

朱门大殿外冉升的高阳照亮天际,几乎亮得刺眼,倒显得内里晦暗一截。

李知眼底的情绪,藏在浓密的睫羽之下,难叫人窥看。可李由林却舒心扯笑,他知道,这一次,李知翻不了身,只能咽下。

“地方官员未经批准不得擅离职守,李学士私藏朝官于长安多时日,且先不算上今日的栽赃与诬陷之最,按唐律,两人合该入狱。”这番盖棺定论等了太久的话,终于从李由林的口中急促吐出。

“所以”他拱手朝北,慢慢一揖,“还请二圣明鉴,如今李学士同张郎君,便不该立在此地了。”

殿中坐立的百官皆听清此话,静默不语者,唯二圣也。

旒珠晃动,发出些细微声响,座上沉目的李竹却忽而开口,“诸位相公如何看?”

“按律,轻则罢官,重则斩首,张司马离开饶州至少三月,那么李学士私扣朝官便也是三月,取从中之罚,罢官入狱是为最佳的惩处。”

阶下,迎合之声不减。

只见张空监两眼瞪直,忽而昏死过去,李使期却一声不吭,望向前方犹如坐定入神。

于是朝中便又杂乱起来,一处叫喊着张空监昏死快请奉御,一处又低语着可怜李御史,从来只有父累及子,如今竟是倒反天罡。

李由林便在一片嘈杂之中,再次拜而高言:“请二圣下令,即刻唤千牛卫,压下李知与张修!”

耻恨涌入心肺,连着天际还未高悬的日色于李知而言,便亦煎熬。

一路随千牛卫擡步下阶,身边一切的百官杂乱纷纷退离,百籁俱寂之时,只听甲胄沙沙摩挲声。

唯有李由林还在相送。

“如今,你如愿了。”李知出声。

李由林叹了一声,抖了抖袖子,“我若是李学士,到死也不会用张修这等,被舍弃之人。”

他笑起来,苍老面容上堆着极厚的褶子,“不过李学士竟会救下张修这等蠢货,倒是出乎老奴意料,这盘棋,本该下得更好才是。”

李知眼中情绪翻涌,已快藏不住,可此话入耳,那双冷而深的眼眸,却蓦然一松。

她缓缓扯起笑来。

是啊,是她心急如焚。

“李由林,你的报应不会迟的。”张修停在原地,自齿间挤出话,却便身后的千牛卫拿着刀柄重重一击,逼他继续走动。

百阶已完,李由林停下步子。

“后头的狱中之路,老奴便不相送了。”

身前人没有迟疑,而是随着四面所围的千牛卫,头也不回地行向武德门。

大朝散得很快。

清河擡臂由着女婢褪下衣袍,李容安便早带着武倚云立在那外头。

“圣人,学士她当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