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全福鸭宴(2/2)
元旦过后,天幕影业投资的第二部电影《家有喜事之谜之全家福》,低调地开拍了。
由于演员大部分都是儿童,没有像《沪上假日》那样大肆宣传搞噱头,尽最大可能地,保障小演员们的安全,也避免引起部分家长的反感。
元旦三天假期,集中拍小配角们的戏份。
小配角们杀青了,就去学校正常上课了。
三大主角的档期,逐一解决。
斌仔答应的最痛快,他无父无母,无人需要交待,一想到拍戏一天的片酬,比卖报半个月赚得还多,他就欢呼雀跃,立马签了合同。他很想带上小六他们一起发财,在片场当个小杂工,也好过走街串巷吆喝卖报,但也只是想想。耿爷的这条不起眼的情报线,不能断掉。
他们几个大了,能自力更生了,不靠耿爷也能凑合着活下去。
如若他们过河拆桥,让耿爷失望了,磨灭了耿爷对“人之初、性本善”的坚信,他就不会再发慈悲心肠,收养孤儿,培养心腹。
自己是淋过雨的人,知道风大、雨大,没人要的孩子活下来不容易。
就不能把后来人的伞给撕了!
斌仔一番小大人的言论,逗乐了唐家明。
但他很快正色,竖起了大拇指,赞他不愧是耿爷培养出来的,从小就有情有义,有担当。
在适当的时机,给予他正向的鼓励。
一旁来客串“美术老师”的索澜迪,瞅着和蔼可亲有耐心,俨然半个早教专家附体的唐家明,越瞅他越像自己未来孩子的爸爸。
三大主角之中,最小的苗闹闹还在上幼稚园,商禹诺保证会帮他补课,补到下学期考全班第一,才把他从苗东声手上骗来了片场。
至于商禹诺自己,可是中西女校出了名的好学生——
深得老师信赖,未来可期,燕大根苗!
她想请假,再容易不过。
作为《品报》影评娱闻专栏记者,唐家明不说阅片无数,这个时代,90%已问世的经典影片,他都看过、评过,又经历过《沪上假日》的全程参与,大致解了一部电影的拍摄流程,宋川驰走了,但感念商老板恩德,把《沪上假日》的摄制班底留了下来。《家有喜事之谜之全家福》百分之八十的戏份,都在三大主角生活的“家”里,比《沪上假日》拍摄时,节省了不少转场的时间。
因而,唐家明担任导演的首部电影,拍摄的非常顺利。
提前两天杀青,进入到后期制作,和紧锣密鼓的宣传期,除了占据《品报》和其他几家知名影视报刊的头版头条,更在影院门口铺排的海报上,打出了夸张的广告:不笑我们退钱!
整部电影二十分钟,一分钟一个笑点。
年底的阖家团圆好时光,带上一家老小,来看一场欢喜热闹的《家有喜事之谜之全家福》,笑到根本停不下。
虽说剧情简单,但上映时机得当,观影氛围极佳。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天幕影业免费帮助了上海近二分之一的影院,进行设备改造,以适配有声电影的放映。
《家有喜事之谜之全家福》时长只有《沪上假日》的三分之一,最终票房并不少赚。
宋川驰执导的《人之初》于半个月前上映。
票房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仅能覆盖拍摄成本。
《家有喜事之谜之全家福》的热映,让他意识到了,并非电影市场低迷,身处动荡年代的上海市民,很乐意花上几十分钟,走进电影院,暂时脱离现实的桎梏,获得心灵上的愉悦体验,只是不太想看他的晦涩伦理片。
成立不到半年的天幕影业,蒸蒸日上。
而万影汇,在太子爷暴毙后,消沉了很长一段时间。
摄影棚闲置,没有开新戏,录音棚在何筱媛作死后,被警局的人贴上了封条,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解封。
宋如媚的工作也都暂停了。
趁此时机,商述安向宋如媚发出了合作邀约。
年年提醒了他,春节过后,就是情人节。
小资情调,热衷过洋节的年轻人,才是票房主力。
商述安的面前,摆着《谜情上海滩》和《半生缘》两本小说,他听取了年年的建议,有计划把宋如媚和索澜迪打造成上海滩最闪亮的“姐妹花”,但宋如媚目前是万影汇的艺人,想要万雄放手,还得使些手段。这两本小说,都是双女主言情小说,先改编哪一本,该怎样分配宋如媚与索澜迪的角色?他还没有想好。
主演了《家有喜事之谜之全家福》,与电影有了深度接触的商禹诺,自认为小有资格,给舅舅“出谋划策”了。
《谜情上海滩》和《半生缘》这两部小说,在《快意林》上连载的时候,她就一期不落地追过,完结了又买来单行本珍藏。
哪一本,她都看了又看,爱不释手。
不由感叹:年年姐可真是文曲星转世!
白话文运动才兴起没多久,就能一本接一本地,创作出这么多优秀的白话文小说,羡煞北平文坛……
不止这些,于她本人,也是有着大恩的。
没有年年姐,她不可能后来居上,被捧为话剧社的骨干。
没有年年姐提议话剧社共同创作《家有喜事之谜之全家福》,她也不会在1924年年初,成为上海滩家喻户晓的小童星。
整个中西女校,没有人比她更风光。
就连平时总跟她对着干的杜青晓与元茂琳,也迅速拆伙,一个背着另一个地,悄悄找她示好。
她发自内心地慨叹,“年年姐姐若是我的家人,该有多好!”
“为什么不能呢?”商述安随口应声。
商禹诺小小的脑袋里,升起了一个大大的粉红泡泡,还是心型的。
难道?
难道舅舅他……
嗯,好像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