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1 章(2/2)
但显然,卫胥的骄傲并不允许他这么轻易地向一个与他差不多同龄的年轻人服软,尤其是,这个年轻人似乎还对他的静安郡主有所图谋,出于某种诡异的雄竞心态,他并未直接向宋少衡行礼,而是越过宋少衡看向他身后的贺兰漪。
只要贺兰漪发话,他就可以当没有听到宋少衡说话,略过去这个行礼的环节。
但贺兰漪似乎并不关心这边发生的事,她甚至都没有看向这边,只是在笑着吃着桃花酥,同陶先生低语说些什么。
她这会儿把卫胥当成是空气。
卫胥的心猛然下沉。
宋少衡注意到了卫胥的目光,心中的厌恶加剧,他开始朝周观修发难,“将军的手下平日里就是这么目中无人吗?”
周观修忙叉手道:“是下官之罪。”
他转身朝门外喊:“来人啊,把卫胥给我带下去,杖责二十。”
直到手下进门,卫胥马上就要被人带走,贺兰漪依旧对这边漠不关心,就好像是根本没有听见一样。
“郡主,”卫胥甩开了要将他带走的士兵的手,想要过去贺兰漪面前,但被卫禇和同钰带人拦住,他只能隔着人墙朝贺兰漪喊:“郡主,您为何要如此待我啊?我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若是您今日连一句话都不同我讲的话,那我就一头撞死在这里。”
到这会儿,贺兰漪才缓缓侧过脸,起身走过去,让挡在前面的卫禇和同钰挪去旁边,她走到卫胥面前,面容冷淡,意有所指道,“我听闻卫副尉身边有了个楚姑娘,性子柔柔弱弱,应该很是可人吧。”
果然是这件事,卫胥就知道贺兰漪绝不会无缘无故地这么对他,毕竟他之前在书信上讲说等他回去汴梁之后便打算同贺兰漪成亲之时,贺兰漪给他的回信还在十分感动地说一定会与他携手共度一生。
“郡主,这是误会,我同那位楚姑娘清清白白,绝非是你想的那样,”卫胥诚恳解释道。
贺兰漪瞥了他一眼,似乎是并不相信他的这番托辞,“来人,卫胥无视尊卑,藐视上官,杖责二十,以儆效尤。”
卫胥在楼下众人唏嘘的目光中,被带出了茶楼,在大街上行刑。
“别把他打死了,“贺兰漪留下这句话后,同宋少衡一起离开茶楼,去了赵乐仪在蔚州的宅子。
周观修拿不准其中的分寸,便去请教卫禇,卫禇告诉他说,贺兰漪的话就是字面意思,留下一条命就好,一条腿断了,也是无所谓的。
得了卫禇的话,周观修心中便有了把握,吩咐人多让卫胥受些皮肉之苦自是不在话下,他离开茶楼后,继续忙着去办贺兰漪交代他的事。
当天晚上,延康子风尘仆仆地敲开了贺兰漪居住的宅子的大门。
“你怎么来了?”贺兰漪面上不动声色,手里拿着修剪花枝的剪刀,表现出一幅惊讶模样。
延康子依旧是那副吊儿郎当的表情,气冲冲道,“你之前不是说要请我在樊楼喝酒吗,你跑到这里来也逃不了。”
贺兰漪不禁失笑,她放下手里的剪刀,“我离开汴梁太匆忙了,没有来得及同你讲,等我回去,我请你在樊楼喝一天赔罪怎么样。”
“说话算话?”延康子抱着胳膊皱眉道。
“当然,这有什么好耍赖的,”贺兰漪信誓旦旦道。
“不过,你们俩大老远跑到这蔚州城是来干什么?”延康子明知故问地试探道。
宋少衡站在旁边反问,“那你来这里是做什么?”
“之前宫里良妃娘娘之事,让我想起了长公主和贺兰将军,正好院长说我忙了好几个月,允我四处游历休息,我便来了来了蔚州城,想看看当年之事是否还有什么隐情。”
贺兰漪对此很是关心,“那你查到了什么?”
延康子看了眼花厅周围的婢女。
贺兰漪忙朝她们摆了摆手,“你们先下去。”
婢女离开后,延康子才缓缓道:“我在蔚州这些时日,发觉周观修似乎通敌北燕。”
“什么?”贺兰漪震惊道。
“郡主可还记得耶律孟伦?”延康子从怀里掏出一大把书信来,“这些都是周观修同那位北燕二殿下秘密联络的证据,我仔细看过,时间前后长达六年,上面详细记载着他倒卖军中兵刃弓弩以及同北燕索要贿赂,我怀疑五年前的蔚州大战,耶律孟伦曾经卖国通敌。”
贺兰漪忙接过来延康子手里的书信,仔仔细细地瞧了一遍。
“陶先生,”宋少衡朝走廊尽头走过来的陶先生恭敬地行了个礼。
延康子扭头,视线落在这位早生华发的中年人身上。
“郡主,这位是?”
贺兰漪还在忙着低头看书信,听到延康子的话,擡眸介绍道:“陶先生是我阿娘的好友,医术极佳,我记得你之前不是说有时候会头疼吗?正巧陶先生这会儿也在蔚州,你不妨让他帮你瞧瞧。”
“我那是累的,”延康子笑了笑,“早就没事了。”
贺兰漪漫不经心地看着书信道:“陶先生虽非修行之人,但比周先生的医术还要高超,我告诉你,过了这个村可没这个店了,陶先生是为了给我摸脉才过来的,你也就是沾沾我的光。”
“当真如此厉害吗?”延康子看着贺兰漪的模样不似作伪,似乎有些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