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金殿锁玉 > 第70章 残荷雨(修)

第70章 残荷雨(修)(2/2)

目录

他从背后极轻地拥住她,环着的臂膀一点点缩紧,男人低下了头,埋在她的颈侧,玉明身体顿住,微微的湿润,沾染了颈窝,是没有人可以想象的,脆弱至极的一面。

“玉明,你落崖后的这三年,我过得一点都不好。”

她徒劳地张了张嘴,却发现此刻她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从未预想过的,震撼得已经失语。

陈玄嗣松开她,扶着她的肩膀转过来,他俯身盯着她,望进她的双眼。

“玉明,我是不懂什么是爱,但我可以学,只要你肯教我。”

落崖之后的那段日子里,玉明以为这世上再没有什么牵挂她的人时。

原来有个人在一直在遥远得看不见的地方记挂着她。

玉明回望着他,眼神颤动。

是不是于他而言,她也不只是一只豢养在笼子里,可以随意丢弃的弃子?

至少,是有几分真情的。

陈玄嗣慢慢半蹲下来,握住她的胳膊,平视着望过去。

“我们重新开始,好不好?给我一个弥补的机会,这回我一定不会错过你。”

这是他能想到的,全部的筹码了,或许也不能叫筹码,是他剥去了那一层一层高傲的自尊心,将内里完完全全展现给了眼前这个人。

祈求她的回心转意。

说实话,如果这回得到的,还是一样的决绝。他不确定是不是还有勇气,继续死死地抓着她不放手。

玉明眼里流出了泪,淌满整张脸,嘴唇哆嗦着轻颤。

说没有被打动是假的。

可是伤害也是真的。

她含着泪看他:“如果我说,希望你能放我走呢?你会放手吗?”

胸口像破了个大口子。

寒风灌进喉间。

陈玄嗣垂下了头,握在她肩膀的双手,缓缓地放了下来。

玉明在等他的回答。

久久的寂静之后。

他终于擡起头看她,伸手一点一点擦去她满面的泪水,他笑了笑。

“别总是哭了,我放你走。”

心口被他自己,亲手剜下。

“你开心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这次是,真的放手了。

她是该开心的,快乐的生活,而不是郁郁寡欢地困在他左右,香消玉殒。

他一个人在黑暗,孤独地活着。

就已经足够了。

酷暑已过,盛京的秋比旁的地方都来得早,郊外野草泛了黄,连片的阴云遮住了日光,一切都是黯淡的。

马车拖着行李,停在不远处。

陈玄嗣望着眼前的小人,厚实的秋衣掩不住她纤细的身形,细细的下巴藏在斗篷下,仿佛一阵秋寒都扛不过去。

“回徽州吗?”他慢慢走着,看她轻轻点了头,他才垂下头笑了笑,“徽州是个好地方,气候比盛京暖,你待在那里是极好的。”

玉明垂下眼:“嗯。”

“还有太医说过,少劳心伤神。”陈玄嗣顿了顿,看见她略显苍白的脸色,擡手将她的斗篷拢了拢,“那些钱财管够后半辈子衣食无忧,你闲不下来,继续做教书娘子也好,不要太拼命,多在意自己的身体。”

“好。”

“哪天你若是另寻良人,成亲的时候同朕递个信吧,朕备份厚厚的礼。”

说到这里,陈玄嗣话音顿住,直到决定放手的此刻,他还是无法想象她身着大红嫁衣,嫁与他人的模样。

没等玉明回答,他就立刻反悔了,“成亲就不要告诉朕了,朕怕失了理智,毁了你大好的日子。”

玉明垂下了头,虽然她并不觉得,她会再次成婚,但还是轻应了声嗯。

陈玄嗣停下脚步,喉间凝滞了下,他侧了侧头,好半晌才说话:“朕不多送了,就到这里罢,一路顺风。”

直到看着那道纤细身影,渐渐地走远,上了马车再也瞧不见,陈玄嗣还在原地,遥遥地望着。

只要她肯留在他身边,他的全部都可以毫无保留的奉上,可是他的一切,都不是她想要的,所以他留不住她。

马车缓缓行进着,车轮咔嚓转动的每个瞬间,陈玄嗣胸中都有无数次冲动,想不顾一切把她留下来,无数次汹涌澎湃的情绪都被理智压下来,可越是压抑的浪潮,越在平静下翻腾搅动。

几滴冰凉的雨水砸在手背,陈玄嗣擡头看了看,是下雨了,他呼吸艰难。

马车在烟雨的笼罩中越来越模糊,再看不清,所有的希冀好似都在这场雨水中灭了。

她在教会他如何爱一个人之前,教的是如何放弃心心念念渴求之物。

陈玄嗣立在雨中忽然有些站不稳,扶着长亭的石柱,躬下了身体,胸口的绞痛让他喘不过气,他侧头倚着,剧烈咳嗽了起来,锦帕上绽开一团铁锈色,在淅淅沥沥的雨水中晕散。

男人倒下的前一刻,元回远远地望见,大声呼喊了一句“陛下”,眼睁睁看着那道巍峨的身影,重重地倒在了雨水中,泥泞浸透了衣袍。

摇晃的马车里,玉明抱着那个小小的木匣子,极其小心翼翼地,一封又一封地拆开,熟悉的字迹,一字又一字平淡地书写着三年的遗憾苦痛。

泛黄的信纸上,溅上清澈的水渍,一滴一滴交叠晕染,玉明眼前一片模糊,什么都再看不见,她终于忍不住,嗓音哽咽着痛哭出声。

驾车的车夫听见了,车厢里呜咽痛苦至极的哭声,忙勒下了马。

车夫不知所措:“这位姑娘,可是舍不下人,要驱车回去吗?”

玉明仓促地放下手里的信纸,掀开帷裳半个身子探出车外,如果他这次追上来了,她不确定还有没有勇气,继续那样决绝地拒绝他。

隔着重重的雨幕,什么都再看不清,熟悉的身影也再看不见。

他已经走了。

玉明缓缓扶着厢壁,一点点坐回了马车里,车夫无措地停顿着,正想开口询问的时候,马车里终于传来声音,哽咽的沙哑,“没事,继续走吧。”

马车来回颠簸,玉明靠着厢壁,抱着木匣的双臂,极其缓慢地收紧,她埋了下了头,像在抱紧失去的珍贵东西,眼泪不知不觉淌满了掌心。

如果他不顾一切地追上来,如果她不顾一切地驱车回去——没有如果。

他们都在等着对方再低一回头。

他们都等不到。

淅沥的秋雨,淹没了一切。

徽州依旧缠绵的多雨,玉明回到尘封三月的院子,先把糖包和糖豆安顿好,而后去了陆家,彻底辞了教书娘子这个活计。

陆二夫人本来还在想如何同玉明提起这件事,没想到玉明先提了,她也感到很抱歉,玉明走了这么久,陆家女学就请了新的教书娘子。

本来还想询问这三月是去了何处,是不是遇到什么不好的事情,可瞧着眼前人的神色,陆二夫人也问不出口了。

玉明拜谢了陆二夫人照拂的恩情,彩云没多久也听说了这件事。

“真不在陆家做事了?”彩云想起这个微微叹了口气,“其实陆家人都不错的,在那里做事是个不错的活计,只是人家已请了新的,倒也不好再留了。”

“钱财够花,倒是没有必要非去找个谋生的活计了。”玉明垂头翻着手里的书卷,彩云欲言又止。

察觉到彩云的目光,玉明指尖停顿一瞬,知道彩云想说什么,她阖上书卷,缓缓地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既然生计不愁,钱财还有长余,我想能不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譬如开设一所小小的女学。”

玉明望着手里的书卷,指腹在封皮上轻轻摩挲,“想让更多贫苦人家的女童,也能识字念书,不求能科举做官,埋下一颗种子也是极好的。”

彩云顿时松了口气,她是觉得无论如何都得找份活计做,如今玉明既然有打算了,那她倒是不担心了。

又仔细想了下,彩云觉得这着实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玉明放下书卷,拿起了小木匣子,取出一封信慢慢读着。

彩云刚擡头,就瞧见了这一幕,她知道小姐又在读信了,反反复复,明明上面不过寥寥数语,也没什么特别的,为什么会日日看?

“他真的不会再来找小姐了吗?”彩云对这个“他”说得含含糊糊,又还想说什么,却也没说出口。

玉明愣了一瞬,握着手里的信纸,垂下了头,声音很轻:“不会了。”

他那么骄傲的一个人,褪下了所有的自尊,剖开了心给她看,还是被她满身的刺扎得鲜血淋漓,所以,他也不会再来找她了。

说实话,彩云真的不懂,若是放不下去就回去找,若是放下了就不必时时念着了。这么简单的事情,小姐这样聪慧的人怎么会看不透呢?

玉明望着泛黄的信纸。

她是这样拧巴的人,既做不到彻底原谅,又做不到完全讨厌。

已经让他死了心,她却还在拧着。

伤人伤己。

玉明放下了信,收回了匣子里。

紫宸殿内,灯火巍巍。

当夷和元回都侍立在身侧,陶会在旁边看着,皇帝低着头在批阅奏折,平静得像是如从前一样。

陶会看了眼元回,打了个眼色,示意他上前去劝一劝,上回皇帝病倒了连太医都不看,就开始在这里处理堆积的奏折,每日就睡两个时辰不到。

当夷也给元回使眼色,元回实在没办法,硬着头皮上了前:“陛下,如今是丑时了,该休息了。”

“丑时了?”陈玄嗣看了眼滴漏,揉了揉酸痛的眉心,扔下朱笔,“是太晚了,该歇息了。”

一瞬间众人都松了口气,看着皇帝终于去歇息了,陶会退出去的时候心弦也松了下来。

确实前些日子堆积下了不少奏折,皇帝是真的忙于政务,很有些日子没问起蔺七娘了,想来是已经放下了?

又想起太后的嘱托,陶会犹豫着要不要再重提选秀一事。前朝后宫都催着皇帝纳新人,早日诞下皇嗣,可到现在了后宫还是空无一人。

这么想着,陶会忙又跑了几步,追上了元回和当夷。

这事还是再问问皇帝的这两个心腹的意见,免得又触了皇帝的霉头。

“太后娘娘又提了选秀一事。”陶会看着二人,“两位大人觉得此事是否要知会陛下一声,劝一劝选秀。”

当夷思索了下,他也知道的真切,主子给王妃备了那么厚重的行李,又亲自送人出了城,后来确实很长时间没听到主子提起王妃殿下了,这大概是真的放下了罢。

如果已经放下了,那重提选秀倒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了。

当夷沉吟片刻:“陶大人不如试着先提一句,看看陛下如何说。”

陶会得了这么个信,终是稍稍放下了心,笑着同当夷道了谢。

元回瞧着两人轻松的模样,抱着胸看了半晌,不咸不淡道:“我是觉得,谁提谁就遭大霉了。”

陶会心瞬间提起:“此话怎讲?”

元回是自小跟在皇帝左右的,揣摩心思他论第二,没人论第一,他这么一说了,陶会哪里还站得定。

元回摸了摸下巴:“直觉。”

事出反常必有妖,这越瞧着平静,越是不平静,他是真觉得主子不是那种会轻易放下的人。

元回含糊了声:“反正说不准。”

这可给陶会弄着急了:“那齐大人倒是提点两句。”

元回想了想:“与其想着拿选秀去试探陛下,不如拿王妃的消息试探,若是陛下真的没有反应,你再提选秀。”

陶会记下了此事,等过几日就拿蔺七娘的消息试探下。先提个一嘴看看反应,若是真的放下了,那他也就彻底放心提选秀了。

元回又想了下这些天陛下的样子,自顾自摇了摇头。

这真不像是放下了,绝对还没完。

等着看看陛下知道了王妃的消息,作何反应吧。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