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在大汉搞革命 >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二章(2/2)

目录

对于汉中这些世家来说,现阶段想做到同欲压根不可能,只能利用同力来拉拢他们,让他们别扯后腿,使绊子就谢天谢地。

其次,也是真正拦下他的理由,是整个队伍现在真的太缺中基层骨干的客观现实。

秦游是打算奉诏令入长安的,而之前已经扩充到顶的郡兵不过三千人,再刨除他需要给汉中留下的守备力量,能带走的数量也就堪堪千数。

一千多兵马,别说去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在半路被人吞并就得天之幸。

要知道当初大宝贝连去参加孟津十八路诸侯会盟,也是带了几百个家乡子弟的,却因为实力不足,只能为侍从,说不起硬话。

于是整支军队在秦游的示意下开始极速扩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缺人,到处都在缺人。

已经正式接手军队后勤工作的许富在前段时间还在咋舌育才营一天耗费的钱米太多,提议要不要削减一下规模。

却在扩编之后迅速转了话风,直接求了秦游,让张阿带了亲卫营直接把育才营的教学授课之地给保护了起来,免得冯旗那帮子悍将下手没数,把没有长成的秧苗全给摘了。

说句实话,甭看这些个人现在一个个的还在这里阴阳怪气,其实自打他们的试卷被判为合格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被已经扩充为营的各营军事主官给瓜分完了。

他们都是赞同兄长看法的,能来主动参加考试的,别管出自什么样的原因,至少对他们已经这支堪称反贼的军队是不抵触的。并且思想和心理都非常追求进步,有着打破枷锁的勇气。

须知此时距离科举制度产生还有一千多年,思想稍微保守一点的世家子都无法接受通过考试才能拔擢的方式。

这当官了,领着你们的俸禄,接受考核还罢了,怎么现如今还没当官就想着把人给管起来啊。

秦游你可要想想清楚,你可是在求着我们帮你管理地方,牧养百姓!

因而秦游在向郡中各大世家声明这一点后受到了严重的抨击,不少家族的族长当堂拂袖而去,认为秦游是在质疑他们族中的教养。

只是作为强势方的秦游一直拧着不松口,甚至不惜把选材范围扩大到乡中寒门,这才让不少世家接受了这一“奇耻大辱”,没让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给熄了。

而所有被他们判为通过合格的试卷,无论是出自本心还是虚伪矫饰,都说明写下这份答案的人是知道该怎么做能够形成步调一致的,加上这些人不是育才营中那些速成的半大孩子,基础、人脉、历事都要深很多。

用兄长的话来说就是基础培育成本要低很多,但相应的也对自己固有的世界观十分执拗。

如今他们不过是拉不子抽他们都不会走了。

对于兄长的话,韩征素来是深信不疑的,更别说高贲在“瓜分大会”是还拿他自己打了个样,主动提出如果有人嫌弃头次参观太桀骜,可以全数往他那送,他来者不拒。

以冯恒戳穿他就是想多从韩征那蹭几个政委干部而遗憾放弃。

不过观察还是有必要的,毕竟落到答案上的东西,没有相处时的感受来得直观。

一支军队的确会因为领导人不同,产生不同的气质,进而影响到整个军队的特长。

譬如说冯旗带出的第一营就稳重厚实,技能全面,无论哪种战况都能拿得出手。

傅盈的第二营猛锐无双,适合陷阵拔城。

薛臯的第三营行兵之诡道,训练科目全是其它营没有的科目,而且是唯一一个对入营士卒有初步遴选标准的,优先要通晓方言和面貌平平无奇。

冯恒的第四营则是随了主将的好谋算,兵卒的自主性都很高,单论小队作战能力,仅次于专门训练的薛臯营。

高贲的第五营长于守势,除开被第三营有心算无心的夜战,即便是傅盈的第二营也要付出一倍半的代价才能冲破第五营的防线。

所以这配下去的人就更要仔细,试想一下给奉行兵者诡道,成天琢磨该怎么来骗、来抢、去偷袭的薛臯配上一个成天堂堂王道不离口的下属,那恐怕明年的今天他就要去给人扫墓了。

作为旁观者的韩征将一切尽收眼底,然后默默往心中的小本子上写下了他观察到的情况,微调了其中一两个人将要安排的位置,然后不见半分异常地对严策说道:“各位请随我来。”

有严策那一番训斥,这些人在接下来的参观中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安静,就像是只带了眼睛来的。

但随着见到的景象越来越多,大脑中疑惑不解也越来越多,终于有人忍不住指着不远处正在忙碌个不停的士卒问道:“敢问那些士卒是在做什么?”

韩征同时也是肩负着为这些人答疑解惑的任务的,闻言望了过去,轻描淡写地回道:“站军姿啊,君岂不闻孙武故事?”

所谓孙武故事即孙武曾经被吴王阖闾前去练兵,通过杀掉吴王两个不听军令的宠姬,成功实现了令行禁止,如臂使指,无论是前后左右四向移动,还是蹲起站立都彷如一人,练就了一支春秋时期有数的强兵。

这问话之人当然是知晓孙武练兵故事的,也在来军营之前恶补了一些军营常识,知道了军姿、军列这种基本常识,但他眼前看到的这一切,远不是军姿军列四个字能概括的啊!

为什么会有人爬着爬着竹梯,突然毫无预兆地就开始往下摔啊?虽然来越高,在

对于他这种平生少见刀兵,惯来不沾厮杀的纯儒生来说,哪怕每次都平安无事,但对心脏的负荷还是太大了。

韩征一边在这问话这人的选派建议上划到了冯旗那,一边在心中窃喜,总算是遇到了个识货又憋不住话的了,但面上仍旧不显分毫,甚至露出了点你们居然不认识这个的诧异来。

“这也是军姿军列训练的一种啊,攻城之时,守军难免会推倒竹梯,射箭或者泼洒金汁什么的,就会有士卒掉下来,若是不训练这个,不仅攀爬士卒十死无生,还容易带累在

“对了,现在诸位看到的还不是全貌,因为他们还是新兵,所以还没有着甲进行真人训练。”韩征用一句似乎是不经意带出来的话收了尾,成功留下十几张惊讶到合不拢的嘴。

“那真人训练又是个什么模样?”有人不禁问道。仅仅是这单衣训练就让他们看得大为震惊,感到天下强军也不过如此,没想到居然还有高手?!

“诸位稍安勿躁,再往前二百步就是真人训练场地了,大家会有看到的时候的。”韩征很恶劣地卖了个小关子。

开玩笑,他现在全说光了,待会儿能带来的震惊不就少了嘛。

也有人提出疑问:“可攻城不是有云梯吗?何必用这种简陋的竹梯?毫无防护,还容易误伤。”

是的,真正的云梯和秦游前世被影视剧道具灌入的云梯形象截然不同。

当世所谓的云梯,其形制更接近于电梯,长梯藏在牛皮蒙制的四块木板中,大部分攀爬也是在云梯内部进行。

底下有轮,能够推着走,顶上有望楼,便于弓箭手在上方对城中守军进行压制。

绝对是个耗工匠,耗材料的技术大活。

相较之下,现在这些与秦游前世影视剧中云梯一模一样的简易木梯、竹梯别说是平替的拼多多版本,就是打折的并夕夕版本都赶不上,充其量是个开丶丶版本。

韩征仔细看了几眼发问的人,果断把人给划入略知兵事的范围,然后从容答道:“行军在外,不是任何时候都有制造云梯的材料、工匠与人手的。多训练一下这种简陋的竹梯没有坏处。更何况能够托住后背的袍泽,也不会轻易把人丢下。”

众人皆默,静静咂摸其中的滋味,唯独严策由衷赞道:“郡守真天授之才,是为我汉中大幸也。”

但严策很快就发现自己夸赞早了。

因为他很快就见到了诸如单臂持弩射击、多人小队分离配合、保养刀具,寻找弱点一击致命等更多闻所未闻的离谱项目,甚至还有女子穿梭在场地中,教授该如何进行止血包扎和紧急救护。

最关键的是这种教授还不是单向的,在保养刀具的项目中,他就看到有一个明显是新兵打扮的人说自己祖上三代是屠户,有养护刀具的秘法,教授的老兵也欣然欢迎他分享家中秘法,并当众承诺,如果实践下来确实有效,就为他申请奖章。

然后他成功地知晓了一个人兴奋到极点,全身通红会是什么模样。若是秦游军中的对奖章的追捧当真如此狂热,那么当初那些宁肯断后身陨,也要帮助宾客奴仆成功逃脱的人的行为也显得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

但一个问题解决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更多难以理解的问题。

比如说那些前不久还如行尸走肉一般的流民,是如何在短短时日内就变得如此富有活力,以全副的热情投入到训练中去的。

想着想着,他的心中就冒出一个十分荒诞的念头,莫非秦游真如民间百姓传言的那样,从前是天上的神仙,因看不惯百姓在世间受苦,才带领这一班天兵天将下凡,拯救苍生的吗?

但很快又使劲晃晃脑袋,把这个念头给甩出去。除却子不语怪力论神外,还有韩征就在身侧的缘故。

毕竟按百姓的那套理论算,韩征少说得是个星宿下凡,可在接触过程中严策丝毫没有感受到韩征有什么特别优于常人之处。

严策一直保持着领袖者的矜持,并未如其他人一般按捺不住,得了韩征允准后,就迫不及待地去和那些他们平常半点看不上的泥腿子交流,试图弄明白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

这里的一切都太新了,越是深入,他们就越能感觉到自己身上散发着一股从棺材中爬出来的腐旧衰朽之气。

渐渐地,众人都奔向了各自感兴趣的项目,津津有味地旁听观察,还在按原计划参观的居然只剩下了严策一个人。

当然,韩征是一直做陪的。

严策终于在看到扫盲班,以及制作的扫盲行军木板是变了脸色,指着已经上了个八成色的扫盲木板半天说不出话来。

好半晌才像是缓过了那口气,不可置信地说道:“行军不可踩秧苗,住宿不可扰百姓,吃饭付账,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凡奸淫掳掠,欺凌百姓者,皆斩。

“这就是你们的军纪?”

光是听起来就比天兵还要天兵,更何况看教授者的严厉神色,应该是被严格贯彻的。

熟料韩振蹦出一句话来:“不是。”

“确切来说,不全是。这回招兵招得急,没时间用三个月的时间彻底整训,所以就先挑几条重点的写上,好让他们心中有个规矩的概念。”

严策神色莫名地站在原地,听完了新兵们唱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忽得毫不犹豫转身就走。

把韩征看得一愣一愣的,急忙拔足追了过去,高声道:“严君,何处去?”

严策一改先前的冷淡,对着韩征一揖到地,语气诚挚道:“今日方知何为坐井观天而不知龙行于渊。请韩君代我转告郡守,男儿建功立业就在此时,我要暂且归家广发书信,遍邀同道知交,前来共襄盛举!”

————————————

龙行于渊:出自《梁书·高祖本纪》,指有潜在实力的人低调处事,待到时机成熟,便是飞龙在天,不可同日而语。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