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第147章(2/2)
温长亦走出未央宫,侍从牵马上前,递过马鞭。
近侍牵着缰绳,等温长亦在马上坐稳了,又牵着马往前走了一段距离,才听到温长亦说,“让御史台那边都准备起来,该参的参,该查账的查账,另外再添一把火——”
温长亦说到这里,忽然又顿住。
近侍还在等着主上交代,然而等了半天,只等来一句,“算了,不急,先把前面的准备起来。”
……
去见虞轩的这一路上再没有旁人出现拦路,虞欢进殿去,就看见虞轩坐在龙案之后,手里举着一本奏疏,神情严肃。
听到动静移开视线,见到是她,便放下奏疏,“是阿愉来了啊,过来坐吧。”
虞欢在事先摆好的绣墩上坐下,好奇问道,“阿爷在看什么?可是什么棘手的事?”
虞轩直接朝她招一招手,“嗯,你来的正好,过来给阿爷念念,这上面写的都是什么东西。”
虞欢取来奏疏,大致看了看,和她先前看到的差不多,都是些无关痛痒的述职奏疏,尚书台将这些奏疏挑拣出来,呈给皇帝,算是给皇帝无聊的宫廷生活解闷。
又听她阿爷叹息着说,“不服老不行啊,眼睛花了,奏疏也看不清了。”
她立即说道,“父皇龙体康健,要一直泽被万民呢。”
哄好了虞轩,奏疏上的内容也念过一遍,虞欢放回奏疏,觉得她阿爷有话要同她说。
果然,虞轩往那本述职奏疏上随意批示一番,丢开到一旁,侧头看向她,问,“卓家母子如何?”
虞欢回,“儿臣此次进宫,也是来向父皇报喜,卓娘子生产时没遭什么罪,母子平安。”
“好啊,好啊,”虞轩连连道了好几声好,“如今这宫中一直无人有喜,卓家母子平安,也算是宫里的喜事一桩了,正好再过些时候就到冬至了,冬至也是个团圆日子,且让她们母子回宫来团聚吧。”
“父皇……”
“怎么?有顾虑?”
虞欢咽回几句,只说,“……卓隐与洛阳那边暗通款曲,通敌叛国,此事影响颇深,如今卓家已然伏诛,卓淑妃也不再在宗族名册上,对外更是已称病故,她若是再回宫中,恐怕对父皇……”
虞轩不以为意,“不过是名声的事,朕从洛阳到长安,恐怕早就没什么名声了,如今皇嗣要紧,至于卓淑妃的事,让宗正寺重新给她换个身份就是。”
“但还是不妥,卓娘子虽然生产时没有性命之危,到底伤了元气。请了郎中来看,郎中特别交代,不宜挪动病人,还要多休养些时日。现在到冬至时间太短,外面又天寒地冻的,贸然挪动,怕是会损伤病人根本。”
“既然病人挪动不了,那就只将皇子抱回来,”虞轩忽地改了主意,“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卓淑妃既然已经死了,确实也不该再出现在人前。宫里这么多人,选个出来,将皇子记在她名下也就是了。”
虞欢心中暗惊,面上不动声色,只顺着话问,“不知父皇可有人选?”
“舒……周妃吧,她阿爷现在是尚书令,能护着些,她最合适。”
“阿爷就不怕周家也效仿当初的卓家,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
甚至可以说,周护现在俨然已经是卓隐第二,又和虞景有结亲意象,若是再让他们有个“皇子”拿捏着,那岂不是要翻天?
虞轩却摆摆手,“让周护他们护着,只是权宜之计,阿爷老了,皇子又太小,这个时候若是交给别人,那才是难以预料。”
“周护无甚大才,只胜在听话,周妃在宫中素来以和善柔顺示人,由她来带皇子,总不至于让皇子受了委屈。”
“等日后皇子再长大一些,明白事理,周家的用处也就不大了。”
“父皇不打算再回洛阳了?”
虞轩长叹一声,“如今这般情形,你也该看清了,我回不回洛阳,都改变不了什么,不如安心留在长安,以长安为正统。”
“正好,话已经说到这儿了,还有件事,阿爷想问问你的意思。”虞轩又道。
虞欢收整好心绪,擡起头,尽量让自己的状态看着自然,“不知阿爷说的是……?”
“皇子有了归宿,现在就剩下你和南阳那孩子,你这边,阿爷先不管,若是把南阳赐婚给镇国侯,你觉得如何?”
虞欢听到这里,心中并未松懈,口中只道,“镇国侯风姿过人,与十八妹甚是相配。”
虞轩见她满是赞同之意,也点点头,“镇国侯与宫中联姻,便也是宗室中人,将来辅佐幼帝,想来也会尽心尽力。南阳对外毕竟是称作琅琊公主的,她出降那日,传国玉玺,便也正式交还吧。”
“阿爷——”
“阿愉,”虞轩的语气沉下来,“就当大燕已经迁都,长安便是大燕的新都城。”
“等南阳出降以后,你也该恢复身份了,阿爷会为你另选个封号,再重选一处新封地,不比原来的琅琊差。”
接连的决定从虞轩口中砸过来,沉沉压在虞欢肩头。
有一瞬间,她只觉得周遭的一切都变成了一块块正投进熔炉里的铁矿石,而她就处在熔浆的最深处,烈焰将她烤得透不过气,熔炉几乎已经将她炼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