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在八零搞运输 > 第189章 189

第189章 189(1/2)

目录

第189章 189

租街道办的房子, 优点很多,唯一的缺点就是街道办没钱结尾款。

做过生意的人都知道给公家干活,千万别给穷部门、穷单位干活, 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拿不到尾款, 十年拿不回尾款也不是不可能。

林北不是危言耸听, 因为他曾目睹过两代人找公家讨要尾款,领导换了好几任, 后来部门也被合并了, 每任领导都觉得这件事不归他们管。后来记者带着苦主上门采访, 领导给记者解读规章规定、职责范围,建议记者去找其他部门, 记者带着苦主跑了十几个部门, 事情还是没有被解决。

街道办就属于穷单位,他要是答应了孙德川, 就要做好拿不到尾款的准备。

他要是不答应,就得考虑到工程队在这一片接活, 如果遇到麻烦, 他好意思找街道办出面解决吗?

林北思忖了半晌,心里有了定论,跟孙德川说:“如果您不介意拉长工期, 我们可以接活。”

孙德川没听明白:“啥意思?”

“员工们得赚钱养家,我不能安排所有人给您建活动中心。如果您信任我,我安排一部分老员工和一部分新员工给您建活动中心,安排其他员工到外边接活, 用其他员工的钱养活这部分员工。”林北没有说漂亮话, 如实说了他的打算。

孙德川愣了一下神。

是他不正常,还是林北不正常?

乙方说话不是把话尽量往好听点说, 先把预付款搞到手,然后再跟他说他钱给少了,只能安排几个老员工带一群新员工建活动中心。预付款已经给林北了,他也不能说什么,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吗?

说实话孙德川起念头新建活动中心,林北不答应,他烦躁,林北答应了,他也烦躁,害怕林北使用差的建筑材料建活动中心。

人家是行家,人家想要以次充好、偷工减料,他也不知道。

人家没有说漂亮话,这一刻,孙德川对林北充满了信任。

他对其他泥瓦匠不放心,就是信任林北。

“只要活动中心不存在质量问题,建的慢就建的慢吧。”孙德川神态轻松说。

“我现在就要用办公场所。”林北把自己的要求说清楚。

“行。”孙德川爽快道,“里面的设施留给你们用了。”有了新活动中心,肯定要配新的设备。

孙德川要和林北签租房合同、建房合同,林北说不急,让孙德川打开院门,他把林聪交给孙德川,自己进去考察地形和丈量尺寸。

怀里多了一个胖娃娃,孙德川:“……”

林聪捏着自己的小手手,龇牙朝他笑。

被突然按了暂停键的孙德川扯嘴角笑,手足无措正要拍脑后勺,孩子一脸震惊抓住的他衣服,分开、上扬的胳膊迅速合拢,兜住孩子屁股。

孙德川从来没抱过孩子,这会儿他被吓得冒冷汗,林聪没有被吓到,他挪了挪身子,调整到最舒服的坐姿,趴孙德川怀里睡着了。

林北从孙德川身边经过,到街道办拿一根铁丝回来,回到院子里,把铁丝插到地里,换地方重复刚刚的动作。

虽然他不懂林北为什么在地上插一个又一个洞,越是看不懂,越是觉得林北有些东西。孙德川没有打扰林北,身子僵硬抱着孩子回街道办。

他就离开了一会儿,市民口头吵架、推攘一下对方上升为械斗,公安来了,正在制止打架的市民。

孙德川离开,把孩子送到单位托儿所,交给小李老师,灵光一闪,告诉小李老师孩子没有吃午饭,交待小李老师等孩子醒了,给孩子喂点饭。

孙德川着急忙慌跑回街道办,和公安一起处理这件事。

事情是这样的,那个房子荒废了十多年,改革开放好几年了,房主没回来,没人知道房主是生是死,这个房子就被人当做无主房了。随着知青回城,城市人口暴增,住房开始紧张,附近居民到街道办申请搬入无主房里住,街道办担心哪天房主回来了,住进去的人不愿意搬出来。与其到时候房主要房子,住进去的人把事情推到街道办头上,不如从一开始就不让人住进去。现在和平路房价上涨,整个金阳街道房价受到影响,街道办附近的房价也涨了些,有些人动了歪心思,想要强占无主房。

孙德川不想让人住进去,就想出一个办法先占了无主房,哪天房主回来了,可以和房主商量给房主租金,或者给房主置换一个房子。

想白占房子的五家人无理也要说三分理,都认为自家困难,都想要白占房子。

孙德川把他们分开,他们挣脱孙德川的阻拦又打到一起,嘴也没空着:

“为了占房子,你连脸都不要了,把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人接你家,跑到街道办哭你家住房困难。”

“我是不要脸,你是丧良心。见儿媳妇生的是女孩,把孩子送走,那可是你亲孙女,你就那么恨她,把她送到人贩子手里。”

“你胡说,看我不撕烂你的嘴。”

“你当大家伙的面说你把孩子送哪里了?你要是能说出来,我给你磕头道歉。”……

其他三家也相互揭短,街道办被五家人搞的乌烟瘴气。

孙德川吼了一声:“那块地街道办借用了。”

“凭什么!”五家人停止打架,团结起来一起针对孙德川。

孙德川不搭理五家人,对其他人说:“那个地方场地大,我打算在那块地上建老年活动中心。一直说建老年食堂,一直没建,趁着这个机会,街道办把老年食堂建起来,再建一个电影放映室。除了这些,大家还有什么想法,可以跟我提?”

上白班的年轻人在厂里上班,上夜班的年轻人在家里睡觉,来街道办的人都上了年纪,听到孙德川说把老年食堂建起来,把五家人挤到后面,七嘴八舌问孙德川:“老年食堂怎么收费?”

“100岁以上的老人到食堂随便吃,费用公家出,60—69周岁的老人,餐补10%,70—80周岁的老人,餐补40%,80—89周岁的老人,餐补70%,90—99周岁的老人,餐补90%,五保户餐补70%,特困户餐补90%。”孙德川说,“午餐是一荤两素,早餐有鸡蛋,晚餐有馒头。”①

除了五家人,在场其他人热烈鼓掌,催孙德川快些找人盖老年食堂。

“如果大家同意,劳烦大家在表格上签字。”孙德川拿起几份表格,发给众人。

没人在意五家人的意见,纷纷在表格上签了名。

孙德川安排街道办干事拿表格找附近的住户签字。

大部分住户愿意签字,毕竟家家户户都有老人,能吃到便宜的饭,不吃白不吃,甚至有些老人已经打算好了,到老年食堂打到鸡蛋、荤菜,端回来给家里小孩吃。

孙德川拿着众人签名的表格到区里,让区里给拨款。

去年王国华和市委商量承包整个市的老年食堂,王国华给的报价有点高,市财政拨不下来那么多款给每个街道建老年食堂,就想在每个街道指定一个饭店当老年食堂点,王国华不同意,这件事就僵在这里。

光建老年食堂,市财政都拨不下款,孙德川不仅要建老年食堂,还要建活动中心,他想上天!

孙德川拿文件让他签,区长把文件放到一旁,问:“报价表呢?”

孙德川忘了找林北要报价表,他跟区长说回去拿,拿走文件,刚出了办公室,他又回来,对着区长说:“财政就那点钱,咱们得抢在前头花财政钱,该建啥就建啥,您说是吧?”

不等区长骂人,孙德川一溜烟跑了。

孙德川回到街道,立刻去找林北,让林北给他报价。

林北刚忙活完,跺了跺脚下的土说:“土壤松软,得填土垫地基,地势有些低,得垫高。”

“地势确实低,每次下雨,四周的雨水全流了进来。”孙德川说。

林北指着和街道办连在一起的一面院墙问:“要从这里开一个门吗?”

“对,开一个拱形门。”孙德川。

林北和孙德川回到街道办,和孙德川交流孙德川对活动中心、老年食堂、电影放映室的想法。林北跟孙德川说他回去画设计图,后天出设计图,确定了设计图,再谈报价,等孙德川接受了报价,两人再签合同。

“我把孩子放托儿所了。”孙德川带林北前往托儿所,路上,两人交流一些细节。

两人到了托儿所,林北看到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滑滑梯,没有叫孩子,而是和孙德川站在角落里谈事情。

耳畔萦绕着孩子的笑声,林北的心特别平和。

自行车铃铛声从身边经过,林北意识到工人下班了。

林北和孙德川结束了谈话,走到托儿所门口接孩子。托儿所里只有他家孩子,林北拍额头,他和孙德川谈事情,忘了时间。

林聪玩了滑滑梯,坐了秋千,骑了木马,安静地坐着听小李老师拉手风琴,爸爸走进他视野里,他笑着朝爸爸挥手,小李老师演奏完一首俄罗斯乐曲,放下手风琴,林聪举起小手手,小李老师温柔问他有什么事,他说:“我爸爸来接我了。”

小李老师牵着林聪走向林北,把林聪交到林北手里。

林北跟小李老师道谢,把林聪放竹椅里,骑车离开。

林聪醒来,发现自己换了一个地方,小李老师告诉他他爸爸有事要做,等他爸爸做完了事,就会来接他,给他盛了饭,让他和其他小朋友一块儿吃饭,把他介绍给别的小朋友认识,又带着他一起做游戏,让他和其他小朋友排队玩滑滑梯……小李老师温柔又温暖,跟哥哥姐姐口中吃人的老师不一样。

林聪把他的发现说给爸爸听。

“等妈妈回来,你和妈妈送一个礼物感谢小李老师。”林北说。

林聪又开始思念妈妈了。想到爸爸说妈妈回来,妈妈应该快回来了,林聪又高兴起来。

父子俩在外边吃了饭才回家。

爸爸坐在台灯下工作,林聪抱着小人书趴在床头看书。

第二天,林北带着林聪去订做牌匾,然后又去图书馆看书,下午,他带着孩子回家画设计图纸,傍晚,他到报刊打电话询问材料商材料的价格,回家算总价。

林北如约到金阳街道办,给孩子一份报纸,就不管孩子了,给孙德川看设计图。

四合院布局,又加了一些现代元素,孙德川眼前一亮:“这个好,建在老建筑物群里,一点也不突兀,甚至是一个亮点。”

感慨完,孙德川开始关心造价。

林北给他一份报价单,孙德川看了一遍,又去和同事一起研究,都说比他们估算的报价低。

孙德川让林北等他,他拿着报价单和设计图离开。

等孙德川回来的时候,笑得嘴巴快咧到耳后根。他为啥这么开心,因为区里批了他递交的申请,他也没想到流程走的这么快。

孙德川回来,就和林北签了建房合同、租赁合同,建房材料孙德川让林北准备,林北没乱报建房材料,与其自己像无头苍蝇一样去采购材料,还不如把这件事交给林北。

孙德川把房子的钥匙交给林北,林北拿到钥匙,带着林聪离开。

父子俩到电话局申请在租的房子里安装电话,顺便给家里也申请了一个电话,工作人员让他把工程队的地址变更到市里,再去申请市区号码,建议他最好放弃原有的工商证明,在市里申请工商证明,这样能快速申请到号码。

离开了电话局,林北骑车载着林聪回县里,到县工商局,林北跟工作人员说明来意,工商局不想让“阳县永新乡莲花镇稻花村工程队”变成淮市建筑工程队,科长请示了领导,给林北更改了地址,让林北回去等消息,他们这边跟淮市静贤区电话局沟通。

父子俩离开工商局,来到岔路口,往右回村里,往前去市里,林北问林聪:“下坡,我们会到哪里?”

“永新乡莲花镇稻花村。”林聪大声说。

“我们下坡还是直走?”林北。

“下坡。”林聪用手圈住嘴巴,大喊。

林北拐车头,自行车吱呀吱呀往前行驶,两旁的小杨树往后倒退。

“爸爸,小树什么时候长大?”林聪看着去年种植的白杨树问。

“你上初中,它们就长大了。”林北说。

“长得像村尾的白杨树一样大吗?”林聪。

“对,和村尾的白杨树一样高一样大。”林北。

稚嫩的声音和温暖的声音交换响起,穿过小树飘到田野上,田野上的雪融化了,麦子种子冲破土壤,冒出点点绿意。

父子俩出现在村里,有人觉得自己没有睡醒,让别人掐他一下,那人痛的惊呼一声,定眼一看,父子俩没有消失,惊讶道:“你们怎么回来了,前段时间你带聪聪离开,我还以为……”你后悔了,把聪聪送给美国女人收养。

他还没来得及说,就被旁边的人捂住了嘴巴,他呜呜呜说不出话。

十天前,林北悄无声息走了,没去过市里的村民觉得没什么,他们可以把老姜卖给收姜贩子,家里的孩子有建房手艺,可以带亲戚到市里给人建房,去年跟林北出门赚钱的人和长辈说林北不带他们,他们就在家里种地,不去市里建房,无论长辈怎么威逼利诱,他们只说在家种地。

长辈气孩子死脑筋,却拿孩子没有任何办法,现在林北出现了,他们恨不得把林北供起来,哄着林北带着他们孩子到市里挣钱,哪里敢在林北面前说不着四六的话,还要严防林北听到别人说不着四六的话,生怕把林北气走了。

“你回来通知我家海子到市里盖房子吗?”唐海老娘忐忑问。

“嗯,我接到一个单子,给公家盖活动中心、老年食堂、电影放映室。”林北说。

唐海老娘觉得自己耳朵不好使,抓住身边的人问:“小北说我家海子要给公家干活?”

“对对对。”林玉顺娘大声回应。

大家被这个消息迷住了眼睛,打死他们,他们也不敢在林北面前说不着调的话。

林北带着林聪走远了,林玉顺娘也是林北五婶对着其他人说:“谁敢在四嫂一家人面前提美国人,我就抽他大嘴巴子。”

“我拿鞋底抽他大嘴巴子。”唐海娘声援道。

林北骑车在村里逛一圈,所有人都知道他要给公家盖房子,他打听到余好好在哪里,心满意足带着林聪到坝子上。余好好一群人在坝子

“妈妈。”林聪奋力喊。

余好好摇了摇头,心想这段时间忙惨了,居然产生幻听了。

余好好指着这片水域,跟林志昆说:“我们合计承包200亩。”

林志昆:“……”

历经20年,他们挖通一条连接余淮镇航域的河,这条水域就废弃了,历经这么多年,这个水域水面有300亩,侄媳妇只要200亩,他不能把剩下100亩水域填了吧。

“小北在城里卖东西,买几还送几呢,100亩水域你爽快点送我们,我们也爽快,不跟你讨价还价。”林南媳妇魏明玉笑着说。

林志昆:“……”

他们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到处找地方养鸭子,他就不该好心带他们到这里。

余好好还要说什么,一个小孩出现在她视野里,余好好还没反应过来,林聪委屈喊:“妈妈。”

余好好:“你们怎么回来了?”

“我到县里办点事,顺路回来了。”林北把扑腾四肢让余好好抱的孩子摁到怀里,问,“听说你们要租这块水域,谈妥了吗?”

林志昆一下子找到了组织,跟林北抱怨道:“他们租200亩水域,让我送100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