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0 章(1/2)
第 50 章
她曾经被抓, 押在囚车里,一路从江南北上,受了重刑, 当了诱饵。
等到几乎所有的师兄们上了当来救她,她的眼睛里也染满了血,彻底瞧不见了, 只剩无边的黑。
后来虽然逃脱, 可是比起眼前的黑,她早已万念俱灰,一心求死。
每日里也不过是如瞎眼乞儿一般,混迹在街头, 如行尸走肉一般。
那样暗无天日的日子, 此刻想来已经有些模模糊糊了。
直到一日,从嘈杂的人声和呵骂声里, 她一下子听到有一个脚步声靠近了自己。
那脚步声很独特, 带着沉闷的叮当响声。
那声音便停在了她的面前。
那时候她的神智已有些混乱, 不知为何,却突然被这声音吸引。
而后她感觉到有一只手伸过来握住了自己的手。
那手摸着粗糙, 温暖, 却很陌生。
她不知道自己那时候,为什么会毫不反抗。仿佛入了魔一般, 乖乖地跟着那只手走了。
一路上只听到对方走路时发出的叮当声响。
她闻到了久违的花香,草木之香。
还有清爽怡人的暖风, 拂过脸庞。
原来春天不知何时已经来了。
这个人似乎带她来了一处山谷。她每日里感受到温暖的阳光, 听到鸟鸣, 松涛,还有潺潺溪流。
他们住的地方, 似乎开满了花。
满鼻子的花香,总是随着暖风萦绕在身边。
但是带她来此的人,却从没有开口说过话。
她心中便一直叫他哑巴。
一个哑巴,和一个瞎子。
哑巴捣鼓了许多草药,要给她治伤。
她也不过瘫着,随便他胡乱倒腾。
不知过了多久,有一日她从睡梦中醒来,突然发现眼前有了光亮。
她不知为何,心中竟生了许多兴奋。
她跌跌撞撞,兴奋地跑到外头,才发现自己真的在一个小山谷里。
这山谷的景象,比她想象中还要美。
原来他们便一直住在一个木头搭的小院子里。
此刻院子的桌案上放了一个青竹筐。
她走到近前,模模糊糊发现筐里躺着一只好小的小白兔,正在东张西望。
只是除了小白兔,再没有任何一个人。
她四处大叫哑巴,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哑巴消失了。
从此以后,她再没有见过。
老大夫想了一会道:“我师父不是个哑巴啊。”
他虽然话少,却还是会说话的。
苏秋雨想了想记忆里拉着她的那双手,虽然粗粝,却绝不像是老爷子的手。
心中到底有些失望,随口道:“那你师父是个什么模样?”
老大夫有些不好意思地抓了抓头道:“说实话我也没见过,我虽然叫他师父,但是实际上只是我自己这么叫,我统共只见过三次,他还戴着面具。。”
苏秋雨一时有些怔忪。
哑巴留了金针于她。
她却拿着这针,沾了血。
他若是知道,不知该做何感想。
老大夫见她眉间郁郁,不由将自己的金针塞过来道:“我老头年纪大了,也没几年好活。瞧着柳小娘子与我师父有缘,这金针便托你管着吧。若是有一日见到你的救命恩人,且帮我问问。说不得他认得我师父,帮忙转托给他。”
苏秋雨也未推迟,接了金针来,收入了袖中。
年后这几日天气难得地晴朗。
许多店肆都开了门,街上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两人站在门口,老大夫这才想起方才的话道:“方才你说有事找我,可是什么事?”
苏秋雨道:“确有一事要老大夫帮忙。”
说着附耳上前,一番耳语。
。
破五迎财神日方到,京中各大小铺子争相争早开门揽客。
据说谁家开门越早,财神爷最快光临谁家。
盛通绸缎庄更是在子时刚过,宋掌柜就带着一帮人放了爆竹将绸缎庄开了门。
天方亮,便陆陆续续有客人来此光顾。
不过刚初五,来店里的客人并不许多。
宋掌柜脚不点地,又是收拾又是整货团团转了一早上,好不容易终于得闲坐下喝了口茶。
哪知茶还没喝上两口,却有小厮来报,店里有人急找。
宋掌柜扔了茶盏,行到外头,却见一须发皆白的老头,拄着拐棍站着。
他忙笑着上前道:“贾大夫,是什么风把您老一早给吹来了?”
老大夫笑眯眯地道:“是不是大过年瞧见大夫,心头有些不痛快?”
宋掌柜道:“您老说的哪里话,快请进。您老可是要看绸缎?”
老大夫摆手道:“这些绫啊缎的,我年纪大了穿不t上,倒是有一事请您帮忙。不知宋掌柜可得闲,赏脸请您吃上顿饭。”
贾大夫七十来岁,行医多年,在这一带很是有些威望。
如今出口说有事求请,又要招待吃饭,这点面子不能不给。
宋掌柜瞧了瞧店内的清形,一切也安置妥帖了,遂道:“哪敢让您老人家破费,您贵客平日里请都请不来,今日合该在下请您老人家吃酒。”
两人笑着,出了店门。
苏秋雨直到瞧见两人进了远处的玲珑客栈,这才转身进了绸缎庄。
守在门口的小厮立刻上来招呼道:“这位姑娘,您瞧些什么?小人伺候您。”
苏秋雨戴着帏帽,进了店来。
看也不看店内的东西,直往后走。
小厮一看,立时明了这乃是贵客,平日里只有重要的客人,掌柜的才会往后头带。
果然听到这客人道:“你不必跟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