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棉花(1/2)
第48章棉花
第48章
米豆腐做好了,中午吃的就是凉拌米豆腐。
做凉拌菜。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酱油和醋了,刚好醋也酿好了。
赵意清把酿好的醋也过滤过一遍,打到小壶里。
厨房做凉拌菜的时候,就直接从两个小壶里分别倒出来了酱油和醋。
米豆腐切成小块,方便入口。蒜剁碎成蒜末,加点油盐酱醋,清爽却滋味十分好。
这道新出现在桃源村餐桌上的菜,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吃着饭赵意清偶然回头,看到孙珠正和孙瑞在说些什么,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她总觉得这两个小孩好像说着说着都快哭了。
估计又是提到了家人之类的话吧,赵意清在心里叹了口气。
这天也是棉花成熟的时间,在太阳的照射下,田地里的棉桃都绽开了。
棕灰色的棉花枝叶,顶部露出了雪白的棉絮。
乍一看过去,就好像刚刚下过一场雪,落满了田间枝头。
赵意清也期待了很久棉花了,麻布做衣服穿还勉强可以,但是做被子就不行了。
村里人床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布片,她已经忍了很久了。
吃饭时候还有晚上坐在外面聊天的时候她都经常说起棉花被子的柔软舒服,大家也对棉布这种新布料充满了期待。
中午休息了下,下午大家在田埂上聚集的时候,都兴奋地走进地里去冲着棉桃就下手了。
赵意清也是满怀热情地开始摘棉桃。
棉花是从国外传来的,这个世界还没有出现,桃源村的大家都没有见过这种奇怪的“花”。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的赵意清是见过的,她小时候还跟着大人去自家田地里摘过棉花,因此摘起棉桃来也算熟练。
地里棉花栽的十分整齐,一行一行的排列着,来摘棉花的,一个人两行,一左一右摘着。
要先把棉桃整个地摘下来,拿回去再把棉絮给挑出来。
这次赵意清很机智地记起来了要做好的准备工作,准备了许多麻布做的大布袋子,用绳子拴在身前,摘一个棉桃就丢进布袋里。
大家一边摘着,快乐地聊着天。
赵意清左边的是赵巧巧,她说:“意清姐,这棉花开了的样子还有点好看。”
“雪白雪白的,确实好看,就是这个杆杆的颜色太丑了,灰不拉几的。”赵意清也认可她的说法。
这一个形容词就把赵巧巧给逗笑了,在赵意清右边的是陈如意的儿子宋世纶。
他因为年纪小,也被分到摘棉花这边来了,在盖房子那边他也帮不上忙。
听到赵意清说的话,他笑眯眯地说:“这个词用的真好。”
赵巧巧就打趣道:”小世纶小小年纪就知道哄女孩子了呀,幸好你年纪小,不然怕是村里大半女孩子都要被你哄走了。”
赵意清也笑起来,先跟赵巧巧说:“他可要喊咱们俩声姑姑呢,我是大姑姑你可是小姑姑,小世纶就是个尊敬长辈的孩子才会冲着我说话的。”
宋世纶听她俩说话,表情也没有太大变化,仍然是那副笑模样,说着:“正是意清姑姑说的这样。巧巧姑姑可要小心些了,你这样才容易被坏男人骗。”
“咦,怎么说?”赵巧巧被他这话引起了好奇心,赵意清也将干活的心思放在了两个人的对话上几分。
宋世纶接着说:“我这只是赞同了一句话而已,巧巧姑姑就觉得是嘴甜了,可见是嘴甜的话听少了。”
赵意清笑了起来:“你这小小年纪就知道这么多啦。”
赵巧巧笑的更夸张,连棉桃都拿不住了,擦了擦眼泪才说:“对对对,你说的就是那么回事,既然你知道这些,你有没有什么主意,说出来让姑姑好学一学。”
“好说好说。”宋世纶清清嗓子,立刻不带停歇地说了一大串夸人的话。
这一大堆词语让赵意清都有些惊到了,宋世纶刚满了十一,居然就能记得这么多词语了,搁现代的四年级小学生或许也不能记得这么多吧。
“真厉害呀,小世纶还是个小天才呢。”赵巧巧试图夸回去,却没有他的词语储备量。
“嘶”,赵意清想的出神了,没注意到被棉花扎了一下。
在这里干活已经磨出来了满手厚厚的茧子,即便如此,被棉花扎到还是很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