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瓷器(2/2)
这个样子上釉看起来也挂不住呀,肯定会往下滑吧,赵意清举着满是泥巴的手思考着,端着这个小桌子放到了院子里去,让它被太阳晒干一点。
趁这个时间洗了洗手,又清理干净石臼,掰下来一小块石英,丢到石臼里面,先用石杵捣碎大块的,再慢慢研磨。
这种有些硬的矿物,在石杵和石臼之间摩擦的声音可真是不好听,虽然不是一模一样但也让她想到了前世指甲盖划黑板的声音,听到就觉得牙齿都在泛酸的感觉。
勉强找到一点怀念,赵意清慢慢地磨着这块石英,尽她最大努力,尽量弄的更细腻一些。
总觉的哪里不太对劲,她手里停了下来,扒拉着自己的记忆。
釉料是这样硬磨的吗?是不是需要加点水??
看了看石臼里的石英,她还是稍微倒进来了些水尝试一下。
似乎要轻松一些了,继续磨完了这一块石英。
石臼里的水也变得浑浊起来了,似乎是最细的那些都已经融在了这些水里。
赵意清干脆用木勺把这些水给舀了出来,又看着情况稍微加进来了一些高岭土粉末。
做完这些已经过了很久没了太阳的照射下,外面的瓷盘胚本来体积就不大,已经被晒得干的差不多了,仍旧是那个歪歪扭扭的样子。
现在要怎么涂釉料呢,她不知道用什么工具合适,总觉得没有趁手的工具,不能涂得均匀。
既然如此,不如感觉拎着盘子在水里蘸一蘸。
反正是尝试,赵意清说干就干。
又怕泥胚在水里待太久会被浸透变得软塌塌,她只放下去一下就提了上来。
捧着瓷盘胚去了窑炉旁边,如果她没猜错的话,应该是用窑炉来烧。
工作台出品的两种弄出高温的物品,一个熔炉一个窑炉,熔炉是用高温破坏物品使其变成另一种东西,而窑炉是用高温使放进去的东西变成一种新的形态。
把这个盘子放了进去,赵意清就点火开始烧火。
这个窑炉的神奇之处就是,比普通窑炉更快的烧制时间,烧制成功就会熄火。
她放心地继续烧着火,想着这么小一个盘子,能花多少柴火。
烧了一小堆柴火的时候,疑惑这么小一个盘子怎么需要那么多燃料。
烧了更多柴火的时候,疑惑是不是瓷器比砖头高级,才会需要更长时间更多燃料呢?
赵意清再伸手去拿柴火。摸了个空,才发现自己搬过来的一堆柴火全都稍微了。
她看看空空如也的地面,又看看还在熊熊燃烧着的炉膛火。
脸上的惊讶完全控制不住:“不会吧!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啊。”
这跟她了解的窑炉的规则有些不一样啊。
赵意清决定不再继续添柴了,等待着炉火熄灭,开炉看看情况。
没等多久,打开炉子取出盘子一看,实在奇怪,她烧了那么久的火,釉料化了,变成了透明光滑的表面,但她轻轻捏了下盘子,一捏还会留下个手指印。
没想到居然失败了,赵意清坐在那里捧着盘子思考到底是哪里出错了呢??
釉料显然是没有问题,难道是泥胚里还需要添加什么东西?
赵意清捧起来盘子要回去重新取些高岭土来尝试,刚转身,突然想到什么,回过头来看着刚才烧了半天的窑炉。
确实很怪,这次的窑炉,如果问题就出在炉子身上呢?
这一下似乎就打开了新思路。
窑炉是级工具,而瓷土是小院四级后才刷新出来的矿物。想到之前的镰刀,先升到了三级,但小院没有升到三级,就没法发挥三级镰刀的所有作用。
这样来看,小院的工具是有等级限制的,或许是窑炉和瓷土两个物品间的等级差距有点大,才导致没法烧制成功。
想到这个,赵意清犹豫了下,还是决定拿出来三个工具升级卷轴其中一个来升级窑炉。
即便如此,还是要重新从捣碎过滤高岭土,再到和泥,弄出形状的流程重新来一遍。
索性多做了两个盘子,这次做的还要大了一点,和她前世家里用的菜盘差不多大。
经历了刚才弄出来的歪歪扭扭的盘子,这次赵意清积累了经验,弄出来的形状要稍微好看多了,她满意地看着自己弄出来的半成品,趁着外面太阳还好,放出去晒干。
刚才的釉料还有,不需要重新磨。
先带着升级卷轴去给窑炉升了级,等待着泥胚晒好。
盘子比较薄,很快干透,她熟练地蘸上釉料,放进炉子里开火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