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三级(2/2)
使用镰刀掉落的种子是初代,那么种下后收获的是不是就是二代了?他们会有什么区别吗?
第一、二块田里的麦子收割时,因为缺少粮食就先没有留种。从第三块田开始,每次收割麦子都会按照成就物品《小麦留种手册》里教过的,挑选一部分饱满的留作种子。今天收割的是第四茬麦子,也没有例外。赵意清去拿了几颗,放进了鉴定台。
这次括号里显示的确实是“二代”,成熟时间也延长到了8天。或许一代一代留种下去,成熟时间会越来越长,直到变成普通麦子为止。
留种会退化,这个信息对村子来说算不上好事。但镰刀在就能源源不断产出新种子,况且村里人少,按照这个退化速度种下去,粮食的数量养活村里人也是绰绰有余。
而另外两种新获得的种子,白菜能让餐桌上多一样蔬菜,有了种子就能稳定地产出。而油菜,也是一种蔬菜,除了好吃以外,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就是一片金黄的油菜花海。
最重要的还是它的籽,油菜名字来源就是因为它的籽可以榨油。
终于!能吃上点带油水的东西了。
豆子放进鉴定台显示成熟时间是30天,通过把氮固定在土地中起到给土地增肥的作用。这也能够解决赵意清的一大心事。看着麦子五天成熟,需要的水分如此之多,吸收土地中的肥力也一定不少,她记得小时候看电视,肥料广告好像就是在说麦子长大就最需要氮磷钾。草木灰作为一种肥料应该是有植物含有的元素,但她还是很担心土地会因此失去耕种能力。
如果麦子和豆子轮流种植的话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赵意清也听说过“套种”这种种植方法,就是两种作物在同一块地里间隔着种植,豆子能固定氮,麦子需要氮,或许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但她没有详细地了解过套种这种方法,不知道能不能用在这里,不过可以划出一块田来实验一下。
也能榨油,还能做出一系列豆制品,可以说是浑身是宝了。
赵意清念念着美食沉沉的睡了过去。
第二天就又划分出来了新的组,去跟着宋明光种苎麻。虽然宋明光在赵意清询问的时候没有立刻答应,但多年种植苎麻的经验还是让他在来到山谷后就下意识地观察哪里适合种植。
因此迅速地在山谷中找到了适合种植苎麻的地方,一个背风向阳的位置,土质也较为疏松适合苎麻生长。
赵意清今天也在这个组里,顺便学习一些种植苎麻的经验,技多不压身嘛。
之前割草收集麦种的时候,把山谷里的苎麻寻找着割了许多,但山谷面积大,剩下的也还有许多。再加上严婆婆收集到的苎麻种子,宋明光打算用两种种植方法同时进行。
一种是取来山谷里的野生苎麻,用镰刀削下来苎麻的中下部,切成几段。
切段的下部要切成斜的,这样与土地的接触面积更大,也有更多的面积发出新根。而上部要切成圆形的口,减少水分蒸发。
宋明光又去取来一些水,和泥土一和,成了泥浆,抹在切段的圆口上方。
赵意清好奇地询问为什么要这样做,宋明光解释道:“这样可让它保持水分,更好地生长。”
用锄头在地上划开几道浅浅的沟,把苎麻的切条斜斜的插进沟里,隔一段距离放一个。
赵意清害怕自己出错导致种不活,先是仔细地观察了宋明光插下切条的动作,发现他放进去的时候,总会把切条上从叶子底下发出的新芽露在外面,自己也照他那样开始干活。
放好之后把土给盖好,又用木桶提水来稍稍地浇了些,让土壤保持恰当的湿润,给苎麻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根发芽的环境。
宋明光说:“麻插条来种,土里面的水够不够它生长就是关键。水太多了插条就会烂,水太少了它就活不了,所以需要种麻的人仔细地照顾。”
赵意清点头表示自己学到了。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种子种。宋明光看了看严婆婆留下的种子,只留下完全成熟了的、饱满的种子留下。
就在插条苎麻旁找了合适的地方,用作苗床。
赵意清没想到用种子种植苎麻比插条麻烦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