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神经废墟与星火审判(2/2)
信号模式c(全脑低频同步+温暖感皮层激活) → 完美匹配星火网络共振时的集体神经图谱,成为证明普通民众意识抵抗有效性的科学证据。
这些提取的神经模式及其对应的罪行场景解读,经过严格的司法神经科学验证后,成为指控“光痕”组织和相关共谋者的核心电子证物。
“沉默齿轮”的审判:
前期抓获的基层共谋者(如治安队长、“老K”)及“黑石生物”中层技术骨干的审判陆续开庭。陈刚亲自出庭,出示的不仅是传统的物证、证言,更有震撼性的“星火证据”:
将“老K”供述的交接坐标和时间,与同一时间地点卫星捕捉到的、伪装成物流车的“黑石”信号车热信号图像叠加。
在法庭全息投影上,展示某位被捕富豪通过购买的“端口”,试图向一名dS患者意识容器写入其个人记忆备份的神经操作日志。日志旁,同步播放该dS患者家属在病床前呼唤亲人的监控录像。无声的对比,将“意识掠夺”的冷酷展现得淋漓尽致。
最具冲击力: 播放一段经过处理的、由全球“意识锚点”个体(如那位护士、技工、老教师)神经活动汇聚成的“星火图谱”动态演示。图谱在“方舟”意识场入侵时剧烈波动、黯淡,又在“逆熵”脉冲和自身坚守下重新点亮、连接。陈刚以此向陪审团陈述:“他们无意中守护的,不仅是自己的意识,更是人类文明的底线。而这些被告,”他指向席上脸色惨白的共谋者们,“他们协助搭建的,是企图碾碎这一切的机器。”
战场三:废墟上的星火之光
dS康复计划“归途”: 基于全球神经损伤图谱,启动史上最大规模的神经康复工程:
“神经镜像”疗法: 利用意识备份中心存储的部分受害者病前神经图谱(如李晴提供的、未被污染的早期记忆碎片),结合先进的脑机接口和神经反馈技术,尝试为深度dS患者重建个体化的神经活动基线。
“星火社区”支持网络: 在“意识锚点”个体所在的社区,建立由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及这些“锚点”人物自身组成的互助网络。利用他们天然的神经亲和力(“星火”共振的残留效应)和社区信任,帮助dS患者进行感官再认、情感唤醒和社会功能重塑。
《神经权利宪章》的诞生: 全球性意识灾难催生了国际社会对“意识”法律地位的深刻反思。在检察官、科学家、伦理学家及受害者团体推动下,联合国框架内开始紧急磋商制定《人类神经权利与数字意识保护国际宪章》(草案),核心条款包括:
意识自主权神圣不可侵犯,禁止任何形式的非自愿意识读取、写入、修改或删除。
神经数据属于个人最高隐私,享有超越生物信息的特殊保护等级。
设立全球神经伦理审查委员会,对涉及深度神经接口和意识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进行强制性审查。
明确“意识犯罪”的定义与量刑标准。
陈刚走出法庭,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身后,是刚刚被判处重刑的“黑石生物”前技术主管。前方,是星火社区里,那位护士正扶着一名dS患者进行行走训练,患者眼中第一次出现了微弱的、属于“自己”的困惑光芒。远处,轨道上,“方舟”的残骸在夕阳中反射着冰冷的光,如同一个巨大的警示碑。
对张伯伦的终极审判即将开始,但他只是一具空壳。真正的审判对象,是那套将人类意识视为燃料、零件或商品的扭曲逻辑。这场审判没有终点,它发生在每一个法庭,更发生在每一个修复神经创伤的病房,每一个讨论《神经权利宪章》的会议室,以及每一个普通人守护自我意识的日常瞬间。星火已散入人间,照亮的不再是战场,而是重建文明边界的漫长路途。检察官的职责,从挥剑斩魔,转为守护这点点星火,使其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