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活在民国当顺民 > 第259章 统销统购

第259章 统销统购(2/2)

目录

油桶上连块儿新鲜点儿的污渍都看不到。

干净的就跟仓库里的面袋子一样。

小孙打发走了一波儿来买白面的,愁容满面。

杨福平还没从张大姐带来的安全感里回过神,就听见小孙叹气道:“怎么咱们粮店里的精米白面儿还老断顿?”

杨福平想了想安慰小孙:“没事儿,外头也一样。”

小孙凑过来:“福平哥,下回来的白面,能不能给我留点儿,家里孩子嗓子眼儿细,玉米面窝头下不去啊,也不能见天儿的喝糊糊!”

老左一听,也凑近了两步:“我儿子战场上挨了一枪,打出来个窟窿眼儿的那种。

等回家得好好补补,不拘米面,我也想要点儿。”

二平······

杨福平举手投降:“行行行,我知道了,还不知道下回能补多少货呢。

别咱们自己都分完了!”

这话说的有点儿夸张了,但凡补货总也得给个千八百斤的精粮。

不过大家伙儿都想吃点儿好的,分到附近的街坊邻居嘴里,可就没几口了。

虽说店里的人也是原价买,可至少近水楼台先得月,能买的到啊。

福平本来今天来的就晚,两句闲话一说,上午就过了大半。

早上明朗的天不知道什么时候也变的暗沉起来,还有小风呼啸着打着卷儿的从门口掠过。

杨福平眯着眼看着晃动的窗棂和门,脑子里想起来在区粮食供应站前几天开的会。

会上念了,10月份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所有收购量和供应量,收购标准和供应标准,收购价格和供应价格等,都必须由中央统一规定或经中央批准”。

说是从今年12月份开始,粮食的统销统购就开始实施。

紧跟着来的先探头的就是市里印的“面粉购买证”,预计近期下放到市里的各个国营粮店,分给辖区内的每户人家。

换而言之,从今往后,除了粮店,其他地方都买不到粮食了,买了犯法······

家里人口愈发的多了,粮食下的也快。

早年间存的粮食,一年年的新粮换旧粮吃下去,随着人口的增多,也消耗了大半。

杨福平前段时间又屯了一批粮食用棺材周转,石头不在家的时候,瞅机会往地窖里放了不少次。

地窖现如今存的粮食,跟粮店后院仓库可以媲美了。

老左没那么多心事儿,看着外面弯腰顶风走的行人,感慨了句:“这一起风,天儿就更凉了,说不定11月底12月初就该下雪了,也就个把月的时间了。”

小孙随口问道:“今儿是几号?”

后天孩子们放假,福安脱口而出:“30号,明儿星期六。”

店里这会儿没人,淡黄色的灯光已经亮了起来,福平问几个伙计:“这两天怎么换班商量好了吗?”

反正他跟二平,是记账,所以俩人不能安排到同一天。

小孙想了下:“我这边没事儿,按上个星期的轮就行。”

福平惦记着明儿下地窖的事儿,于是给自个儿安排了周六休息。

本来想着今儿就跟以往的每一天一样,不咸不淡的过去了。

可下午一上班的时候,风停了下来,区粮食供应站的干事按着帽子进了粮店:“杨站长,不对,现在得叫杨主任。

赶紧去站里领咱们片儿区的粮票跟购买证去。多带个人,我怕拿不完。”

杨福平心下一惊,这么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