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毕业后打工日记 > 第787章 七八七

第787章 七八七(1/2)

目录

从海林到穆棱,不算远。早晨的客车沿着301国道行驶,窗外的景色一点点变化。山势逐渐舒缓,森林的浓绿渐渐被田野的浅黄取代。穆棱的名字带着一种柔意,车一进城,就能看见那条蜿蜒的穆棱河。河水清亮,河堤两侧种满了白杨和柳树,微风吹来,树影在水面上摇曳。

下车的地方是老城区的客运站。街口的招牌上写着“穆棱欢迎您”,海林不同——少了几分山的硬朗,多了几分水的温柔。

我沿着河走。早晨的穆棱还没完全苏醒,街边的小店陆续开门。远处传来豆腐坊的机械声,空气里弥漫着热气和豆香。河边的石板路上,有几个老人提着水桶在洗菜,他们动作熟练,嘴里还哼着老歌。

一个老人看见我笑着说:“外地来的吧?这河的水,养人呐!”

我点头:“看着就干净。”

他乐呵呵地说:“以前我们小的时候,这河里能捞到鱼,手一伸都能摸到。后来污染过一阵子,现在又好些了。河边种了树,也有人管。”

我蹲在河边,看着水波里的倒影。水面上漂着几片落叶,顺着流向慢慢远去。河那头的山脊上,一层晨雾还没散,像轻纱一样盖着。

——

中午的时候,我去了穆棱镇北的老街,那是本地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街道不宽,两边是灰砖瓦房,墙上爬满了野蔷薇。街口的油条铺生意很好,几个年轻人正忙着炸油条、煮豆浆。锅里的油在咕嘟作响,香味弥漫在整个巷子。

我坐在门口的长凳上,点了一碗豆腐脑。老板娘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笑容爽朗,端上来时还特意撒了点葱花。她问:“你是不是作家?刚才看你那本小本本。”

我笑着点头,她眼睛一亮:“那你得写写咱穆棱啊。别老写城里的大风景,我们这小地方也有味。”

我答应她:“一定写。”

她笑着坐在我旁边,说:“我们这儿人实在,干啥都不急。以前靠伐木,后来有了农场,种大豆、玉米。秋天一收,整个镇上都香得很。那时候家家户户都自己磨豆油,油香飘到半条街。”

她顿了顿,望着街口的方向:“你要是真想看风景,去南山那边看看。那片山下有老村子,还有人家自己做酱、腌酸菜。别看地方小,味道地道。”

我谢过她,喝完豆浆,顺着她说的方向去了南山。

——

南山村离县城不远,十来公里。村口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南山人家”。这名字简单,却带着一股温情。路两旁种着一排排白桦树,树皮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村口的水渠里流着清水,几个妇女蹲在渠边洗衣服,见我走来,都热情地笑。

“外地来的?来找人啊?”

我摇头,说是写东西的。她们笑得更开:“那你得写写咱这南山的秋天,红叶一片一片的,漂亮得很。”

村子很安静,房子大多是砖瓦结构,院子里堆着柴火,晾着玉米。屋顶的烟囱冒出炊烟,那味道混着柴火香,让人一闻就有家的感觉。

我在一个院子门口停下,看见一位老伯正在修理木犁。他的手满是老茧,神情专注。见我靠近,他笑着说:“这犁我跟了半辈子,现在用不上了,修好放着,算个念想。”

我问他现在都用机器了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