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毕业后打工日记 > 第766章 七六六

第766章 七六六(1/2)

目录

离开五常的那天,天还没亮。车窗外的雪地反着微光,远处的林子黑压压一片。司机是个本地人,姓李,四十多岁,一路哼着歌。

“去尚志啊?”他问。

我点点头。

他笑说:“那地方风可更猛,不过那儿的风是山里的,不像咱五常这么直。”

一路上,车子在雪地里压出深深的印子。

风从松树林间钻出来,卷起一阵阵雪粉。太阳刚冒头,天边泛着冷蓝的光,松针上结着厚厚的霜。

李师傅指着远处:“那就是帽儿山,咱这儿的地标,往那儿看,就能知道自己还在黑龙江。”

帽儿山在风中显得格外稳重。

山脚被雪覆盖,只有几处岩石裸露在外。风吹过那岩石,带起呼呼的声响。那声音不刺耳,反而像一种低沉的呼吸。

到了尚志城边,街上还没什么人。几家早餐铺的烟冒上天,混着豆浆和油条的香气。

我在“二道街”下车,冷风立刻钻进袖口。街边有个卖冻豆腐的大娘,她的摊子上摆着一排整整齐齐的冻豆腐块,冒着白气。

我问她:“这风天天这么大吗?”

她笑着答:“这不叫大,这叫正好。没这风,冻豆腐冻不透。”

她的脸被风吹得发红,眼角的细纹像被雪映亮。她给我切了一块,说:“嚼嚼,刚冻好的。”

我咬下一口,冰凉中带着豆香,竟有一点甜。

那味道让我想起小时候在院子里吃冰棍的感觉——冷,却让人舍不得放下。

——

我顺着中央大街走到帽儿山镇方向。路两边的松林在风里沙沙作响。

路口有一座旧火车站牌,上面写着“帽儿山站”,油漆脱落得厉害。风吹得那块铁牌叮叮响,像是在敲时间。

我在旁边的小吃铺喝了一碗酸菜粉。老板是个年轻小伙儿,说话带着浓重的东北腔。

“你是写东西的吧?”他一边舀粉一边问。

“你咋看出来的?”

“你那笔记本露头儿了。我们这小地方,外地人来了,都是搞采访、拍纪录片的。”

我笑:“我写风。”

他愣了一下,随后点头:“那你得写写咱这儿的山风。白天是硬的,晚上是活的。”

我问:“怎么个‘活’法?”

“白天刮的时候你能听到它撞树的声音,晚上它在林子里绕,跟你说悄悄话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