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3 章(2/2)
虽然这次副作用消失的莫名其妙,但能避过一时是一时,她也没那么较真,又问了句“年大哥是不是也起来了”,二人就一起去了院子。
君思年昨晚回到柴房就睡得死猪一样,没像他们那么折腾,再加上君思年睡眠质量一向不错,今个一醒来,又跟打了鸡血一样精神。
虽然那一堆一堆的风干心脏看着诡异,但事情总归有进展,君思年还是挺欣慰的。
他从不抹杀旁人功劳,这一次的大发现,全归功于卫夏烟和景元白。
见他们出来,君思年马上殷勤的朝他们招手,“来来来,烟烟妹子,小景弟弟,你们还没用膳吧?快来吃些补充一下体力。”
二人坐下,王大娘正端着一锅馍馍走过来。
“小年,帮我把粥盛一下。”
君思年笑着起身:“您不说我也正要去呢。”
没一会儿,他端着两碗清粥回来,放到二人桌旁,朝他们挤眉弄眼了下。
景元白没搭理他,只是百无聊赖的喝了两口,就没打算再动。
卫夏烟知道他一直吃的不多,自己拿起块馍馍咬了一口,就听君思年开始和王大娘搭话:“大娘,有件事……我们想问问您。”
王大娘现在已经知道他们在调查百草村的事,见状,立刻警惕的去把院门关上,然后才重新坐下。她叹了口气,也知阻止不了他们,就无奈道:“你们问吧。”
君思年把要说的话酝酿一番,然后开门见山道:“我们想知道,关于义庄闹鬼之事。”
不过提到这个,王大娘表情似乎迷茫了下,并疑惑道:“这个,和那斗篷人的七日诅咒有关系吗?”
因为之前坦言这件事时,王大娘说到过那斗篷人每七天就要带走两个小孩,所以为了方便,君思年就给这件事起了个“七日诅咒”的名,王大娘也就顺便记住了。
君思年听后扬了下眉:“您觉得无关?”
王大娘诧异:“应该没关系吧?我们村人口不多,村民的身体向来都不错,很少会死人,而且有的人家喜欢把家中去世老人安葬在山上,所以那个义庄,即便不说是废弃,也差不太多了。”
“然后呢?”
卫夏烟也被调动了好奇心。
“然后就是,有一户人家,家中就剩他一个,前些日子得了伤寒病死在屋子里,不过他几天不出门都是常事,大家就没发现。”王大娘唏嘘:“某一天,村长路过闻到味儿了,这才叫了周家的俩小子帮忙,把人送去了义庄。”
君思年眨眨眼,追问:“为什么不埋山上?”
王大娘失笑:“埋山上其实还挺麻烦的,他们又不是家属,自然嫌麻烦,就找了个平板车推义庄去了。”
说罢,王大娘又道:“对了,就是那天晚上,他们才发现义庄有动静。反正那声音是没法形容的,村长说像野兽,但又好像不是,他们才把尸体推进入口就听到了,还在墙上看到些不成人样的影子,结果就是连长生屋都没送到,人就都吓回来了。”
三人听过默不作声,都知道村长和周家兄弟看到的东西,就是活尸。
王大娘没想太多,只是凭着感觉说:“那停死人的地方本就邪气,谁知道里面都有什么,又没个道士、和尚去瞧瞧,搞不好就是什么传说中的尸变呢。”
卫夏烟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她放下粥碗,问道:“那到底是先有活——先开始闹鬼的?还是先出现七日诅咒的?”
听她这么问,王大娘倒是猛然沉思起来:“应该……是先开始闹鬼的吧?哦对了,我们村壮劳力失踪的事,你们知道不?”
三人闻言,同时看了过来。
“其实我支持祝秦离开百草村,也有这方面的顾虑。你们想想,我们村子就这么大点,七天就带走两个娃,上哪去找那么多孩子,后来村里孩子越发少了,年轻人就开始接二连三的失踪。”
“失踪?什么意思?”
君思年惊讶。
“就是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这人就在村里消失了啊。”
王大娘长吁短叹,“不过要说闹鬼和七日诅咒有关,好像也有这个可能性!或许是那斗篷人得不到孩子,就开始想法偷大人,失踪的年轻人里,哪个不是血气方刚,年轻气盛的!”
说到“年轻气盛”,王大娘的目光在他们身上转悠了下。
君思年立刻捂住自己,“真的假的啊?!”
卫夏烟和景元白倒是没他那么大的反应,景元白默默听了很久,见王大娘说的差不多了,才悠悠问道:“大娘,所以您的意思,是义庄闹鬼,鬼要吃人,才导致百草村的这场灾祸?”
王大娘理了理思绪,叹了声:“我估摸是,之前你们没问的时候,我也没往别处想,你们问了,我还特意去村长家又打听了下,村长当时也做过这个猜测。”
老人家刀刻一样的褶皱显出满面沧桑,可那份沧桑里,除了有对被害村民的怜悯,也有丁点庆幸。
“好在我家秦儿出去了,我这把老骨头,也就彻底放心了。”
话说完,饭也吃完了。
景元白有事要做,卫夏烟就留下来洗碗,因为王大娘今天要去周二山家帮忙,说是那新妇有针线活请教她。
无所事事的君思年就跟在卫夏烟身边帮忙,君思年小眼睛转了转,不知想到什么嘿嘿一笑,“烟烟妹子,我发现小景弟弟可真是个假正经!”
“什么?”
卫夏烟没懂他的意思。
君思年摸摸鼻尖,眼中升起一抹坏笑:“别装啦,本公子都看见了!”说着,他举起手做发誓状,“事先声明啊t,我可没偷听墙角,是起夜解手时看到的。”
卫夏烟更懵:“看到、什么?”
君思年俏皮的伸出两个大拇指,对在一起碰了碰:“你俩那么亲密的抱在一起,他还跟我装纯情,哼哼,这世间,什么都瞒不过哥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