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造反,从忠臣开始 > 第 205 章

第 205 章(2/2)

目录

秦泓说:“夯土为墙,茅草为顶,有三间屋子,院里收拾的极干净,篱笆旁还种了胡瓜,我们去的时候她家的小孙子说她养的石头死了,她在给石头办丧事。”

秦潇跟在后边点头:“我们一人随了一文钱的礼金,她就给了我们一人一根胡瓜做回礼,不过她家在村里不是最富裕的,只能算中下,我们瞧见最穷的那家只有一间土房,听人说是家里老人分家产时偏心,只给他家分了一间屋,不过当地官府分的永业田贺口分田还在,日子也不算难过。”

秦琬自动略过了后面那家分家产偏心的事,乡野间的传闻多有不实之处,分家产偏心可以从道德上谴责,但外人干涉起来也没什么理由。

倒是她们买酒那家听起来是个家庭和睦的殷实人家,能有三间夯土屋,家里小孩也天真不怕人,大人甚至允许小孩支配部分食物,隐隐透露出几分从容大度来。

任何与分享沾边的美好品质都是需要环境滋养的,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不外如是。

她慢慢抿着酒,竟也从乡野粗酒中品出了几分乐趣:“方才漳州农官说得你们也听了,有什么想法?”

“儿听老师说过昔年武帝拓土,能将占领的土地全部变成真正的领土,靠的就是移民实边。一旦幽州百姓大量南下,我们就是占了一大片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土地,朝中一定会有官员觉得再派大军驻守幽州不划算,然后就像阿娘说得宋朝一样,弃地成风一退再退。到时候关东无险可守,代国来去自如,百姓无心耕织,我国税源受损,随时可能会亡国。”

秦泓斩钉截铁说出了自己的结论:“所以农官的育种所需的钱财绝对不能断,而且代国必须亡!”

“那些部落能够臣服于代王,为什么不能臣服于我国,届时我们就像在中原一样,为他们划定草场范围,越忠诚的人分到的草场就越好,谁越界就打谁。”

重视农耕,想当天可汗,有志气。

秦琬拍了拍她的肩膀,勉励道:“那你可得好好习武学兵法,草原上的部落,不把他们打疼了,他们是不会臣服的。”

秦泓兴冲冲地点头,秦琬又看向秦潇:“你呢?”

“我觉得阿姊说得对!”

秦潇在母亲和长姊鼓励的目光中说着自己琢磨许久的计划:“我们应该给他们的首领封王公,鼓励他们的首领奴役部民,抢走他们的工匠,不允许他们读书识字学习冶铁等技艺,让他们只能依靠我们获得铁制品;严禁我国百姓迁居草原,也不许草原上的部落四处流动,他们人多了就带他们去打仗,让他们做前锋,死了就把尸骨焚烧充作肥料。”

她说完满眼期待地看向秦琬和秦泓。

秦泓兴奋地抱住她,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不愧是我妹妹!”

秦琬:“……”

我觉得你俩有点太极端了。

老二说这么长一串,老大绝对给她出谋划策过,这俩人也不知道跟谁学的,学好不容易学坏一出溜,小小年纪怎么就这么暴力呢?

她认真纠正了秦潇计划里的错漏:“草原上燃料是珍贵的必需品,他们不像中原百姓能伐木为薪,甚至需要烧马粪取暖,所以把人烧了做肥料没有就地掩埋划算。”

挑个风水宝地埋了还能污染水源。

俩小孩恍然大悟:“所以阿娘才只抢走了高句丽的读书人、农户和各种工匠医者吗?”

“啊,对,是这样没错。”

秦琬后知后觉,原来是跟她学的啊。

她猛地回过神:“不对!什么叫抢!那些人本就是我中原百姓,我只是帮他们回家,怎么能说是我从高句丽抢来的人!”

差点就让这两个小兔崽子绕进去了,秦琬坚定信念:“那时高句丽无故犯边,我只是自卫反击,并通过合理的施压让他放我国侨民回国,你们怎么能说得我好像一个恶霸一样,专门打家劫舍?”

俩小孩嘀嘀咕咕:“这就叫师出有名。”

秦琬一人给了一个脑瓜崩:“我大周堂堂上国,正朔所在,士庶所望!一旦兴兵,必然是为了吊民伐罪,解生灵之危殆,救万民于水火。你们两个身份贵重,怎么能说些不着四六的话自砸招牌,这话传出去会影响士气的。”

必要的时候可以搞搞人权高于主权嘛,反正这时候也没啥特别系统的人权主权意识,只要能把道德的大棒握在自己的手里就行。

“阿娘说过,这叫道德的高地你不去占领,就会被别人占领。”

“阿姊说得对!”

秦琬:……你们说的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