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穿成了扶苏的女儿,抱紧了始皇的大腿 > 第156章 要离开啦,最后的布置(小修)

第156章 要离开啦,最后的布置(小修)(2/2)

目录

在场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蒙毅在嬴政心中的受宠程度。

等这三个姗姗来迟的人坐下后,嬴政重新说起了刚刚的话题。

“淳于卿刚刚说的事情寡人都知道了。

寡人还是当初的意思,寡人并非不同意,寡人只是担心因为县学的创办既缺钱又缺人的,一时半会儿很难成功的。”

这不是嬴政的推脱,而是现实存在的问题,也是嬴政丢个他们的一个考验。

这件事情虽然明面上是淳于越提出来的,但他的确也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毕竟在场的除了孟渝和张然,其他人都知道淳于越只是一个幌子,背后之人是嬴子瑜。

所以淳于越非常信任嬴子瑜,相信她有办法。

“君上恕罪,老臣这个想法只是一个构思,具体章程如何还没有头绪。

不过太孙殿下一向聪慧,现在也正在场,或许太孙殿下会有还好办法也未可知啊。”

见嬴子瑜要拒绝,淳于越又说道,“太孙殿下不必忧虑,也不比自谦,这不过是一次闲聊,没有好的建议也没关系,建议有些瑕疵也没关系。

要的就是说出来之后,大家一起集思广益,一起完善优化的。”

都说淳于越对嬴子瑜非常信任,你问这信任从何而来?

淳于越表示,如果连最明显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嬴子瑜四处游说个什么劲儿啊,趁早回家睡大觉算了。

淳于越半是真诚,半是推脱的将问题推给嬴子瑜,就是想从她这里得到一些好主意,不让她太置身事外。

结果转头看去,就看到嬴子瑜也是一头雾水的样子,淳于越绷不住了,这人居然真的一点想法也没有,真是好极了。

淳于越都快气笑了。

嬴子瑜当然也不是真的一点好想法也没有,她现在犹豫不太想说,单纯是因为她的主意比较不做人,她不太好意思把它搬到明面上讲。

“不做人?怎么不做人法?咱们小鱼儿都觉得不做人了,我一定要好好听听了。”

这话一出来,公子高可就不困了,立马催着嬴子瑜快说。

嬴子瑜瞪了一眼唯恐天下不乱的公子高,“大秦国库没有钱没关系,咱们可以像之前修水泥直道那样,找人借钱啊。”

嬴子瑜觉得,之前修路的时候那些富户都能出钱出力,没道理现在搞教育的时候他们不出钱不出力啊。

毕竟在嬴子瑜看来,这两者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都是为了大秦的发展啊。

闻言,公子高啧啧两声,“难怪小鱼儿不好意思说,这从别人口袋里掏钱的确有点不太做人啊。”

嬴子瑜的想法引起了其他人的思考,蒙毅有些犹豫,最后出声否定了这个主意。

“太孙殿下有所不知,修路的时候大家愿意出钱一方面是因为修好了路他们也能获得好处;另一方面是因为看到了巴家和乌家得到的切实好处——爵位。

但是这次开县学不一样。

有能力的人会觉得自己在家请人教孩子读书就可以了,另外最重要的是,这次捐助并不能得到切实好处,除非君上也准备用爵位诱之。”

蒙毅话是这样说,但这个用爵位诱之的方法蒙毅是不赞同的。

都不说这些爵位分出去之后,未来会不会对大秦国库产生不必要的要立。

最要紧的事滥发爵位必定会导致爵位贬值,这对那些军功获爵的人太不公平。

这点嬴子瑜哪里会想不到,滥发爵位和后世滥发货币一个道理,很容易导致通货膨胀的。

蒙毅紧张的看向嬴政,生怕嬴政会因为太孙的缘故同意了这不着调的计策。

很显然,蒙毅还是不了解嬴政,或者说不了解嬴子瑜,嬴政不相信自家小孙女想到的方法一眼就能看出漏洞。

所以他并没有立马制止嬴子瑜,而是让她继续。

“蒙郡守先别着急,我还没说完呢。”嬴子瑜让蒙毅稍安勿躁,让她把后面的话说完。

“蒙卿,我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天跟你说他要为自己的梦想奋斗,你会如何?”

蒙毅虽然不懂为什么话题跳跃的这么快,但想到嬴子瑜说话一向如此,也就没有多问。

顺着嬴子瑜的问题回答道,“若是我的儿女跟我说他们要追寻梦想,如果梦想并无不妥,为人父母的,自然是鼎力支持。”

父母嘛,大部分都是为自家孩子好的。

“这里的鼎力支持也包括钱财支持吗?我的意思是他们如果再追寻梦想途中要花钱也会支持吗?”

蒙毅不是蠢人,嬴子瑜话都说的这么明白了,他已经反应过来了,“太孙殿下的意思是,这些开销让创办县学的人自行负担?或者说让其背后的家族负担?”

这办法乍一听是很好,但是细想还是有很大的问题的,“且不说这样一来,这县学是大秦的县学还是他们个人的私塾。

只单说一点,这些创办县学的人或许热情上头,看不透背后的意思,但他们家族的人难道都是蠢的,他们怎么会愿意让自家孩子随意挥霍家底,吃力不讨好。”

对此,嬴子瑜却表示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指了指嬴政和公子高,“我大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啊。”

嬴子瑜拿嬴政举例,“我大父身为曾经的秦王,大秦如今的皇帝,还不是照样为我仲父的梦想贴钱支持吗?

我大父都能,其他人尤其是真的望子成龙的父母也定会如此的。”

嬴子瑜毫不客气出卖了自家仲父。

公子高原本只是做个旁听的背景板的,没想到这里还有自己的事情。

嬴子瑜的很直白,所以听懂嬴子瑜表达的意思的公子高十分不满,“小鱼儿,仲父要纠正一点,仲父现在获得的所有成就都是仲父自己奋斗而来的,不靠任何人。”

看着公子高信誓旦旦,沾沾自喜的样子,嬴政没好气的嗤笑了一声。

嬴子瑜心想,古今中外这二代好像都一样,取得成绩都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与父辈无关。

不过嬴子瑜目前没空跟自家仲父掰扯他的事业之中多少是靠着嬴政得来的,敷衍的安抚了一下公子高后就重新将重心放到蒙毅身上去了。

嬴子瑜的解释虽然很合理,家中幼子如果有所想法,长辈的确可能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这支持毕竟有限。”

“积少成多啊,一个人的贡献有限,但是一群人的贡献可就不是一笔小数目了。”

嬴子瑜给叔孙通一个暗示,接下来就是叔孙通的主场了。

叔孙通接到嬴子瑜的眼神示意,不慌不忙的站起身来,从胸前拿出了一份材料分给在座的人看。

公子高接过来一看,之间上面写着七个大大的字——县学推行计划书。

“之前太孙殿下跟学生讨论过的,县学要想推行,其中三项是最为必要的——老师、房子、学子。

其中学子是最好解决的,出现一个免费教学的地方,只要有想法的人家都会愿意送孩子去的。

房子就是县学应该落在何处的问题,这点也好办,县令可以帮忙批出一块地来。

而这里面最难办的就是老师了,可以让学宫的学子来,毕竟只是教一些启蒙的东西,学宫的学子绰绰有余。

所以那些创办的人只需要满足县学最基本的运作需求就够了,解决掉其他问题之后,剩下的也不再是难如登天的困难了。”

甚至当时嬴子瑜在和叔孙通商量琢磨的时候还想到,一些特别纯粹的名师高士说不定对这种纯粹的教书育人之举很感兴趣,还会愿意来他们的县学教书,给他们的县学打响知名度呢。

对此,叔孙通非常慷慨的贡献出了自己的老师孔鲋,并表示一定能让自家老师在县学领一个教学名额的,再不济,大秦学宫的讲师名额要占一个的。

叔孙通后面还说了很多设想,针对蒙毅之前的担忧,比如这样县学是大秦的还是私人的等问题,做了一个解答。

比如他们可以让那些创办县学的人都要去官府登基,只有官府给了准许证才是合法经营,不然就是违规,就也可以依法取缔等等。

到最后蒙毅也没有什么可以拒绝的地方了。

不过蒙毅被说服之后,淳于越提出的异议,淳于越本来不想说的,但是实在是忍不住了。

“孟子曾言,君子可欺以其方。今日一见,果真如此。”

说的直白一点,淳于越就是在说嬴子瑜和叔孙通两个人的方法是在欺负老实人。

利用老实人的追求,让他们完成他们的想法也就算了,还要从他们身上薅羊毛,“这不是榨干他们最后一点价值吗?”

甚至还发出一声质问,“真的会有人愿意做这种吃力还不讨好的事情吗?”

嬴子瑜不敢茍同,“我们并非是榨干他们的价值。”

嬴子瑜嘟囔了一句,这话说的好像她是什么罪恶的资本家一样。

“我们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如果真的有那种格外纯粹的人,我仲父的出版社也不是白开的,到时候一定是大书特书,绝对达到名留青史的地步。”

嬴子瑜现在画饼的能力大涨,以前还能用实实在在的好处吸引这群人上钩,现在直接拿虚无缥缈的身后事做诱饵。

关键这还真的有人上钩。

嬴子瑜说完之后,从坐下就一直不吭声的孟渝站了起来,他知道这是他唯一的、最好的机会了。

“学生自知能力尚弱,资质尚浅,但学子依旧斗胆自荐,想要成为这县学创办人。”

嬴子瑜一挑眉,看着淳于越仿佛在说,我就说孟渝是个聪明人,肯定能明白这是他最好的机会的。

淳于越叹了口气,罢了,这次的所谓的讨论不过是走个形式,最终的目的本就是让孟渝接手。淳于越在心里安慰自己,殊途同归。

一边的张然听到孟渝都这样说了,立马也表示自己也愿意创办县学,“虽然学生可能学识不如孟渝,但是就像太孙殿下说的那样,学生家里有钱,可以提供钱财支持的。”

这是县学的财神爷,嬴子瑜哪里会拒绝,立马表示都是大秦的栋梁之材,并且还给这两个人灌了一口鸡汤。

“无论是为官还是为师 ,都是为大秦更好的发展,这一点是不会改变的。

所以君上不会忘记你们,大秦不会忘记你们,历史更不会忘记你们的。”

事情到这里仿佛已经结束了,嬴子瑜看向嬴政,等着嬴政做最后的总结。

这时,从头到尾都没有说过话的嬴政说道,“目的和方法不能太直白,你们不要脸,寡人要脸,大秦要脸。”

最后的话是对着嬴子瑜说的。

嬴子瑜撇了撇嘴,死要面子活受罪。

“不说的这么直白的话,不就是给它套个高大上的帽子吗。”这对嬴子瑜来说简单的很。

回忆到这里,公子高抹了一把不存在的汗,说道,“所以你就对外宣扬孔子有教无类?

还让人煽动一些年纪不大的、尤其是家里有钱的学子的情绪,让他们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想要成为如孔子那般教书育人之人?

美名其曰‘追寻先贤步伐,体验先贤人生’?

然后这件事情就从他们求着学子办变成了人热血上头的学子求着他们批许可证,简直倒反天罡。”

当然效果也不是一般的好。

嬴子瑜看着自己如今的成果,洛阳城内的县学已经开起来了,老师都是学宫现成的,选址也用了吕不韦故宅,学生虽然不多,但是至少凑够了三个班。

“殊途同归嘛,你就说我是不是把这件事情办成了?”

这点公子高当然没办法反驳,只在心里吐槽了一句,“可怕的小鱼儿。”

“不过小鱼儿,还有一件事情我没问清楚呢,你之前说的我获得的这些成就全是因为父亲,你还没跟我解释呢。”

正事谈完了,公子高终于有机会询问这个他认为是污蔑的问题了。

嬴子瑜没想到自家仲父记忆力这么好,这个都还记得。

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公子高从造纸开始,一直到开办出版社,甚至还给自己搞了个碰瓷《论语》《孟子》之类的《嬴子说》,背后要不是站着嬴政,他仲父早让人抢占了生意了。

当然这点公子高不是不知道,不承认就是主观想法了,所以嬴子瑜立马逃走了,“仲父,孟渝那边似乎找我有事,我先去看看。”

说完就跑。

而公子高在后面生气怒吼,“你仲父之后就要留在洛阳了,最后这点都不告诉我,咱们还是不是天下第一好了?”

然后嬴子瑜传到公子高耳朵里的话就是,“不是,我和大父才是天下第一好。”

另一边正忙着弄开学第一课的孟渝走在路上打了个喷嚏。

一边的张然问到,“是不是最近太忙了,耗费了很多心血,导致你现在生病了?”

孟渝揉了揉鼻子,“哪有这么脆弱,现在县学办起来了,我精神倍儿棒。”

孟渝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他们最后的、唯一的机会了,一定要做好。

说到这里,虽然孟渝已经有了答案,但还是忍不住问张然,“那时候为什么要跟我一块儿办这个县学?

就像蒙郡守说的,这件事情本就是我的过错更大,你完全没必要放弃官途的。”

张然的回答也在孟渝的意料之内,“之前你愿意为我牺牲,难道换过来我就不愿意为你牺牲了?”

孟渝笑骂了一句,“傻。”

张然看出孟渝似乎有点自责,略带安慰道,“我可不傻,说句现实的话,如果当时我不和你共同进退,即便我以后做了官也难有进步,更别说名垂青史了。

所以你不要有什么负担,我这也算是为了我自己。”

说完就推着孟渝往教室走去了。

县学开学第一天最后非常完美的落下了帷幕,嬴子瑜终于放下了心中的一件大事。

开心之余猝不及防就听到嬴政跟她说,“小鱼儿,剩下的事情了一了,十天之后咱们就要走了。”

这么快?

嬴子瑜不敢置信,嬴政敲了敲嬴子瑜的脑袋,“你想想咱们在洛阳耽搁了多长时间了?”

“可是我的县学才弄好,正轨都还没进入呢,现在离开不太好啊。”

这是嬴子瑜最担心的问题。

但不是嬴政该考虑的,“所以朕给了你十天时间处理后续啊。”

“但这还不够啊。”嬴子瑜试图讨价还价,多争取一些时间。

只是后面嬴政就没听嬴子瑜说,转身离开了。

嬴子瑜的苦恼公子高没有什么好办法,但他能保证的是,“你仲父我在洛阳,一定会帮你看好学宫和县学的。”

嬴子瑜很感谢公子高的承诺,但是她还是不放心。

这时候叔孙通拿着书信过来告诉嬴子瑜一个好消息,“太孙殿下,我的老师孔鲋大概三天就能到洛阳了。”

所以叔孙通建议,嬴子瑜可能试着让他的老师也加入他们。

“老师一辈子都在教书育人,有太孙殿下的极力邀请,一定会愿意的。”

嬴子瑜好奇,“这不应该你去和你老师说更合适吗?”

而叔孙通的回答却是,这次孔鲋来这里最大的目的是揍人的,所以为了顺利,叔孙通还是不要出面的好,不然事倍功半。

等到最后坐上马车,嬴子瑜甚至都把蠢淳于越留在了洛阳。

不过嬴政看着嬴子瑜不舍得目光,严重怀疑留下淳于越是私人行为。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