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在四爷后院发疯 > 第162章 第 162 章 先叫小格格。

第162章 第 162 章 先叫小格格。(2/2)

目录

太后沉吟片刻,点头:“这也行,毕竟成亲是大事儿,回头若是没选好,她不得在心里偷偷的骂咱们啊?所以还是让她自己来选,选不好也是她自己眼神不好,怨不得咱们。”

只荣太妃有这个荣耀。

因为惠太妃家没有要成亲的孙子,平太妃……就没儿子,成太妃的儿子,允祐,也没适龄的要成亲的儿子。

宜太妃家倒是有,偏偏太后不叫她进宫。

真的将宜太妃气的,都快要翻过去了。还年前生了一场病,不过幸好是太医医术好,又或者说,青霉素这种东西的出现,实在是带来了不少的改变。

但那拉金婵也不是专门学历史的,所以到底有多少该死的没死成,她自己也说不好。

她只知道,十三也用过了青霉素。

十三的双腿是得了一种骨髓方面的病,太医是看不好的,现在只能是拖着。太医偶尔能缓解一下痛苦,可现在……有点儿效果,但不多,青霉素又不是神药。

饶是如此,胤禛也很是高兴的,特意给青霉素写了一首诗。

胤禛这皇上当的,不像是历史上他的儿子乾隆那样诗词方面十分高产,偶尔写那么几首,虽说不是特别出彩,但也算是会有些水平。

那拉金婵闲着无事,索性就搜罗了一些胤禛的诗集——虽然他不是文学家,但是这东西是真的有。因为不少读书人,想从他的诗集里面揣测他的喜好和习惯,怎么说呢,揣测君心这种事情虽然不能放在明面上,却是所有想要当官的人心里最最要紧的事儿。

就连做清官儿,也不是蛮干的,而是要有些手段,还是要先揣测皇上的心意的。

所以不管是诗集还是文章,官场上都是有流传本的。

那拉金婵看的是津津有味,胤禛也没什么不自在的,还撺掇那拉金婵:“要不然你得空了,也写几首诗来应和?”

所谓的应和,就比如说,胤禛写了一首关于秋天的诗词,那么那拉金婵可以以同样的标题,同样的题材,写同样的景色,就类似于仿写。

也不只仿写这一种,还有应答这种。

反正只要两首诗能一眼看出来是有关联的,那就是应和。

那拉金婵忙摇头:“我可写不来,你也知道,我诗词方面……是有些没天赋的。”

赏析可以,但是写……她倒是能写的工整,但就是没灵气。怎么说呢,就有一种为了工整而工整的匠气。

胤禛就疑惑:“你不是……”

做先生的吗?还是国子监那种的学院的先生,竟是不会写诗?

“那会儿不流行诗词,也不对,是流行别的题材的……小说话本更多一些。”诗词也有,并且写得好的,词句用的十分优美的,也有很多,但总的来说,还是小说本更多些。

胤禛对此倒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每个朝代流行的东西确实是不一样,唐朝更盛行诗,宋朝更流行词,元朝更流行曲,现如今的清朝,民间也是有许多话本的。

他志强从那拉金婵的梦话里推测过,那拉金婵的来处,大约是在……她所说的那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她的梦话,大约都是出现在书本上的历史事件,也不是大约,就是肯定。

两个朝代既然如此接近,那他们那会儿更流行话本小说,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胤禛又说起来海军的事儿:“在福建那边重建,现如今十六已经带人过去,到时候民间会有征兵……”

“征兵的话,皇上可想过要将抚恤的事儿再给商定一下?比如说那战场上受伤的,可不可以让他们到工厂做工?”那拉金婵问道,朝廷一次洗给抚恤银子买断的话,是有些……不太好的。

那银子给的不多,倒不如给个工作,能长久赚钱。

现如今已经有好几个工厂了,钟表厂,自行车厂,玻璃厂——胤禛已经将这些厂子从内务府剥离出来,选择那拉金婵之前提议的——和民间商户合作。

给民间商户一些利益,好让他们缴纳更多的税,从而一步步的,提高商业税。

当然,这个提高也需得有个分寸,不能说人家赚十两银子,就需得给朝廷八两,这样高的税收,那换来的必定是商户们联手欺瞒朝廷。

现代还有偷税漏税的呢,古代这种的更不好查。

所以只能是先以很高的利润,将这些商家给吸引来,然后朝廷一步步的来,早晚是能整顿整个商场的。

除此之外,还有煤矿厂——因着自行车需要的铁多,再者,那种钢铁混合物,用在火器上的材料也需要很多,毕竟要组建海军,总不能让海军们空手赤拳的上船吧?

所以现如今不管是煤矿还是铁矿,都需要很多很多人手。

谁都知道挖矿辛苦,尤其是煤矿,也危险。所以朝廷原先都是用的囚犯,现如今呢,也可以花钱聘雇人。

反正朝廷是鼓励再婚多育的,但凡能赚到钱,能养家,这活儿就是有人干的。

但同样的,粮食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土地的产出就那么多,若是不想法子让粮食多样化,或者增产,或者是有更多粮食来源,那么人口越多,这个饥荒就会越多。

到时候,也必然会出现混乱等问题。

又提起来粮食的问题,胤禛就说到:“我打算让十七到外面走走,到老挝这些地方,看看能不能买来粮食,或者用东西换,再就是这占城稻,你之前不是提出可以提前育苗,大大的缩减水稻生长时间吗?我也已经让人试了,能不能成,也就看明年的水稻产粮了。”

再就是红薯,土豆,玉米,这些都是有让人想法t子来提高产量的。

国外的面包树也让人移植过,不过这东西……不怎么好吃,而且在大清长得也不是很好。

现如今就盼着弘晖学校那边能再出些种地的人才了。

转眼也就到三月,这春天一到,整个京城都开始热闹起来,不光是春暖花开,还有选秀这事儿。

胤禛和那拉金婵是在年底的时候回宫的,因着要选秀,再加上那拉金婵也快要生了,所以今年暂且是不打算去圆明园那边了。

秀女们进宫的那天是个好天气,晴朗,万里无云。

一排排的秀女们顺着嬷嬷们的指引进到大殿前——这是初选,那拉金婵肯定是不露面的。

到了五月才是最后一次选秀,胤禛没空来,他反正后宫不添置新人,所以这次的选秀……他看不看都没问题。太后和那拉金婵在,荣太妃已经偷偷的和太后商量好了要谁家的姑娘了。

那拉金婵这边也是回事处那边整理出来的名单。

她大概就是看一眼,知道这些个秀女们什么样子,谁家的,要和哪家成亲就行。

等这选秀一过,整个京城……成亲的比比皆是。

这这种热闹之中,那拉金婵生了。

她是中午吃过饭才开始发动的,太后那边这几天已经在等着消息了,所以嬷嬷一来,太后就立马直奔坤宁宫。

胤禛赶过来的时候,太后正坐在椅子上有条不紊的指挥宫女们,该送热水送热水,该送毛巾送毛巾,该煮剪刀煮剪刀。

那拉金婵生的……很是顺利,不到一个时辰,就生了一个格格。

太后有些小失望,她还是觉得胤禛有些子嗣过于单薄,毕竟才三个阿哥。

但见胤禛喜的见牙不见眼的,她到底是没说什么丧气话,只笑道:“这小格格长得好,一看就知道眉眼是挑着你和那拉金婵的长处来的,日后必定是个漂亮的小姑娘。”

胤禛连连点头,那可不,必得是个小美女。

弘暻着急:“汗阿玛,让我看看,让我看看。”

胤禛抱着不动如山:“你别吓着她,好了,你也看过你妹妹了,你额娘在里面也好好的,刚太医说的话你也听见了,该上学去了吧?”

弘暻抿唇:“我先看看妹妹。”

胤禛无奈,只好弯腰给他看,弘暻看清楚之后,嘴唇动了动,怎么办呢,皇玛么和汗阿玛都说好看……他要说不好看,丑八怪,皇玛么和汗阿玛会不会觉得他是不喜欢妹妹?

算了,长得丑就长得丑吧,大不了日后自己多看顾一些,有自己在,谁还敢欺负他妹妹不成?

至于挑额驸这事儿,因着妹妹太丑了,他要不然还是现在就开始挑选吧。先下手为强,不然等妹妹长大了,可能就没有好的了。

现在先给定下来,到时候妹妹长大了,那额驸就是想后悔都没地方后悔去了。

那拉金婵可不知道自家儿子想的太多,她累得很了,昏昏沉沉一觉睡到第二天,这才有精神问:“孩子呢?”

奶娘赶紧给抱过来,孩子正闭着眼睛睡得香,那拉金婵看着就觉得心里软绵绵的:“皇上给取了名字没有?”

“太后娘娘说,需得晚些再取名字,先叫小格格。”民间说法,没名字阎王就看不见,就不知道,就不会来索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