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到大周朝,她从小厨娘成为大司农 > 希望

希望(2/2)

目录

姚姜微微一笑:“良种是改良种子,让其变得更好。这个道理,夫君是知晓的。”

卫骏驰点头,姚姜接着说道:“但改良过的种子结得的果实,很难再次发芽生长。”

卫骏驰一耳,看着她神情探究。

姚姜微微一笑:“良种收获后在所得中挑选用于栽种结果,七成以上生长不出来,剩下的三成生长后也不能尽如人意。这是良种的传承在培育时被舍弃。舍弃了再次生长是为了让结实增多。能重复生长的是菜蔬,但也是收获数次后便枯死。”

卫骏驰瞬间松了口气:“我懂了。良种只能栽种一回,哪怕收获后长得再好,打收获中挑选出极好的种子,生长结果也不如人意。不论百姓一年栽种几回,收获后要再栽种,都得重新用夫人培育出的良种。”

姚姜:“良种培育本就不易,我只能择重要的留下,别的都要舍弃。良种的传承我还没法左右,只能算是天数。因此北疆农庄中都有良种培育专用的田地,高月娥、冯瑜光与汪娘子管田庄,最要紧的不是管账目,而是培育良种,以便每回收获后能及时肥田,然后再次栽种。”

卫骏驰笑了:“好,这可真是好!夫人,这是老天在保佑夫人,就要这样才能保你平安。这下我的担心终于能都放下了。”

回到家,下了马车,姚姜才见片片雪花自空中飘洒下来。

卫骏驰握着她的手送到口边呵了呵:“难怪在马车内我便觉夫人的手凉,原来下雪了。”

正说话间,丁丰晟来行了个礼:“大人、夫人,侯先生在客堂等候。”

姚姜一愣,卫骏驰先问:“侯先生来了?何时来的?”

丁丰晟:“侯先生巳时便来了,正在客堂与太夫人说话。”

卫骏驰对姚姜道:“侯先生来到京城,仅在家中住了十来日便到书院住下了。外祖母请他到家中来,他说书院有学子同住,住在其间方便精进学问,外祖母便也没强求。只是每月让家中到书院关照两回。侯先生倒是每月都会到家中来拜见外祖母。应当是想着我们都在北疆,他该来看望,若有需出力处便来出力。但我们回来这些日子,我不知朝中的情形,担心牵连了他,便让人传了话,请他过些日子再来。如今尘埃落定,他便来了。”

他转头吩咐:“今日请侯先生在家中用饭吧。”

姚姜与卫骏驰去到客堂时,侯牧风与陆老夫人正一同逗弄小玉珑。

他一身青衣,恭恭敬敬立在陆老夫人身旁,拿了拨浪鼓在小玉珑面前轻晃。

看到卫骏驰与姚姜进来,陆老夫人微笑:“你们下朝了,侯先生前来探望,你们快坐下喝盏热茶暖一暖身,而后再说话。”

侯牧风放下手中的拨浪鼓,给卫骏驰与姚姜行礼:“见过卫大人,见过姚大人,我早便听闻二们回来了,也听闻姚大人授了外官,忙碌非常,这时才来拜见,还请二位不要见怪。”

待得卫骏驰与姚姜给陆老夫人行过礼,在一旁坐下,侯牧风才道:“今日前来一是来拜见太夫人,二是来向二位大人辞行。”

他立起身来对着卫骏驰行礼:“多谢卫大人相助,让我得以在京城书院进学。这一年,我得名师指导,名儒点拨,当真是拨开了先前的迷雾,得以窥见另一番天地。”

“我欲返回家乡参与明年的县试,不日便要启程。多谢太夫人与二位大人关照。”

侯牧风对着他们一揖到地。

陆老夫人算了算:“县试是明年二月,现下十月初,侯先生这时返回家乡,可来得及?现今已下雪,往后只会越来越冷,行路难呀!”

侯牧风微笑:“多承太夫人问起,来得及。前些日子我便打听到有一队商贾后日便要启程南去,我已向山长辞过行,也收执了行礼,与这队商贾结伴同行,走水路,二十来日便能回到青川郡。”

卫骏驰摇头:“侯先生,与商贾乘船同行看似快了许多,但却危险重重。水路上时有水匪歹人,船只常年在水中行驶,时常要修缮,船家挣得的银钱大多要贴在修缮上,剩不下多少,抢也无益。因此水匪的目标大多是往来的商贾。其次,寒冬时节,水路并不好走。若遇上河面结冰,反倒前进不得。不妥。”

陆老夫人也插言:“便是官船,也会遇上水匪。先生跟随商贾同行,很不妥当。”

侯牧风叹了口气,卫骏驰微笑:“我派人送先生回去。”

侯牧风连忙道:“不劳卫大人专为我派人,我,我还可再找走陆路的商队,结伴同行,也能回去。”

陆老夫人微笑:“先生不要客气了。家中有车有马,也有能送先生回去的人。有人照应,一路也不那么辛苦,先生还能于年前平安到家,有何不好?”

卫骏驰点头:“外祖母所言甚是,家中派两个人送侯先生返家。侯先生已备好了行李,那便明日出发吧。自家派的人我们才放心,必定让侯先生于年前回到家中。”

侯牧风还未及出言,陆老夫人:“让田兴才去吧,我正要派他回南郡,让他送了侯先生到青川家中,而后回南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