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人”(2/2)
镜子中的她的模样逐渐模糊,取而代之的,是一处昏暗书房。
有年轻姑娘躺在摇椅上。
摇椅一晃一晃,好似总也停不下来。
而摇椅旁有一口大箱子,里头是一册又一册的书,书面上贴着的一个一个的,仿佛是人名。
此外还有一根长刺,扎过了数不清的写着人名的纸张。
晏且谣拿起了梳妆台上的木梳,木梳落进了林希头发里,力道算不上大:“那也是【遗世】。”
——与外界隔绝者即为【遗世】,又称【桃源】。
通往【遗世】的入口不止一个,世间或许也不止一个【遗世】。
晏且谣梳理着她的头发:“她的天赋,是【故事】。”
世人皆知世有孤岛名“遗安”,孤岛有主名渝。凡抵达孤岛的有缘人,皆要到那位阿渝姑娘所经营的小酒馆中拜会,然后,喝上一碗茶或酒,交出一段故事。
而岛上的人也会离开,离开“遗安:的人
离去的人们,会回到他们的故事里。
然后,阿渝姑娘就会取出贴着他们名字的书卷,撕去那张以名姓造就的封条。
再将故事,珍而重之地摆到酒馆的书架上,供人阅读。
——那是借她手写下的【故事】。
——那是他们的生平。
——她知道所有结局,却没有资格去阻止他们走向各自的结局。
梳子依旧一下一下地往林希头发里头落着,晏且谣平静而温和地为镜子中的阿渝姑娘配着旁白:“她养过一个孩子,叫江洋。”
江洋曾误闯阿渝姑娘的书房,看见过自己的名字。
从来向往大英雄的少年人笑着问阿渝姑娘,是不是把他当成主人公写成了话本,有没有把他写成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他没有得到答案。
从此,书房门上多了一把沉沉的锁。
林希看向那根竖起来的,刺穿了无数名字的长针。
最上面那张,是“江洋”。
露出来的针尖张牙舞爪。
而摇椅边上落着一本翻开的书。
“很老套的英雄故事,”晏且谣笑了笑,“向往着拯救世界的小孩子最后真的用血肉去填补了他当守候的城墙。”
她将这个故事评价为:“求仁得仁。”
林希望着一晃一晃的摇椅,手指微微蜷缩:“你可以拔我头发。”
晏且谣给她梳头的手一顿:“?”
镜子中的画面骤然散去,留下的是被梳头的林希,和林希身后绷不住表情的晏且谣:“我有病?”
林希跳过这个话题:“你接触过她。”
停滞的梳子又落了下去,晏且谣的手依旧是稳的:“嗯,毕竟是【故事】和【遗世】。”
记录类同源【天赋】难得,何况神器【遗世】所选中的持有者,原本就能够独立于世间。
【阆苑】可以向阿渝姑娘敞开大门。
晏且谣的征程却终止于燃尽孤岛的熊熊烈火。
由心而起。
自人而终。
那场火仿佛已经烧进了这座小阁楼。
林希捏了捏指尖残留的余温,没能再从镜子里看见那位阿渝姑娘。
只看见晏且谣依旧一下一下地梳着她的头发:“她问我,闭上眼的时候是不是也会听见哭声——那实在太吵了。”
不堪其扰的人终究选择了关上那扇门。
“因为江洋?”林希问。
“可能吧,毕竟江洋是她身边最亲近的人,算是躲不开的‘真实’。”晏且谣手上的梳子再一次梳过林希的发尾,“‘【故事】不再存在,他们就不会再被困在【故事】的悲苦里。”
她蓦地笑了笑:“她能听见的只剩下哭声。”
在她再一次撚着梳子擡高手时,手被林希抓住。
镜中端坐的少女擡眼望着她:“那你呢?”
少女问:“你的‘真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