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141 纪明瑚回到承明殿……(2/2)
“你觉得他讲得如何?”
“四书五经自然比爹爹为我请的先生好,但……”
“怎么了?”
段诠拽着自己的衣角:“儿子觉得他迂腐。还常常教导三皇子重本抑末、士农工商的事情,儿子觉得不对。”
“他讲重本抑末?”
“是,他话里话外还说了不少摊丁入亩的不好处。”
段之缙和沈白苹面面相觑,沈白苹急着问:“你们三皇子是什么反应。”
段之缙难掩面上的凝重:“不用问他了,三皇子定然是受教了。”
沈白苹气得捶一下桌,急道:“这可如何是好?西南摊丁入亩都了结这么多年了,叫近十年不缴田赋的人缴纳,那才是要生变乱。再者,在西南的差事也就改土归流和摊丁入亩两项,咱们耗了多少心血进去,一朝断送事小,断送之后被反攻倒算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
段之缙神色更加凝重,“我明白,我都明白……”
改制就是这样,一开始总是难以尽善尽美,在段之缙看来哪里出了问题改哪里就是,制度是一点点完善起来的,但那些人却容不得你出一点儿的差错,但凡有个疏忽就要上纲上线,要攻击改制本身。
摊丁入亩的政务还没有推行全国,开海通商才刚刚起了个头,还有很多的事情没有做,绝不能在这时候叫人把西南的家底儿全都掀了。
段之缙陷入沉思,皇帝是不许任何人分权柄的,他宁可按把吃丹药也要把大权死死攥入手中,不过鉴于他对着改制的事情十分积极,大权在握倒是能够迅速推进改制的重要缘由。
长乐王和郑兄二人已经是分不开的了,郑楒琅之语就是长乐王的意思,长乐王说话也有郑楒琅的影响在,对皇上,他们可谓是唯命是从。尤其是长乐王,甚好揣摩上意,还总是能揣摩透,因而皇帝的打算就是他们的打算。
宋征舆不必说,妹夫胆小些,但一心一意地改制,绝无二心。
邹文是户部的铁门闩,新政的坚定支持者,只要有白花花的银子往国库里流他什么也不管。
只剩下苏橙和方叙墨,他俩说一句斗红了眼也不为过,尤其是长乐王带着郑楒琅出京处置营田水利之后,更是没个压制的人了,皇帝只觉得他们小打小闹,懒得管。
苏橙如何倒看不出,方叙墨也难保会不会为了三皇子反新政。
今年是景淳十四年,明年有殿试自己必然能任阅卷官,朝廷也该进些思想开放、精力旺盛的新人帮着自己这些人处理政事。
段之缙叮嘱儿子:“既然王师傅在四书五经上是有真学问在的,那你就要好好学,认真地学,只要爹爹回家,你就把学到的东西复述给爹爹,听明白了吗?还有三皇子平日里读的书,写的课业,你也要好好学习,到时候说给为父听。”
“啊?不是说不想学就不……”
话说到一半,段诠看着娘亲风云突变的脸赶紧改口:“是,儿子知道了。”却挡不住人家已经听出了苗头,怒道:“才叫他悔改了一点儿又要松懈下去,你倒是当了好爹!”
段之缙赔笑:“不是觉得王师傅教得那些没用吗?再说了,伺候皇帝也不是什么好差事,叫他舒坦舒坦也无妨。”
这说得的确是千真万确,段诠求情道:“娘亲不知,我们尚书房里除了我和唐雅源,全挨过师傅的板子。只要皇子出半点儿差错,就往我们身上找补,爹爹也是心疼我。”
段之缙瞧着妻子神情不那么严厉了,赶紧转移话题:“怎得人家唐雅源不挨先生的手板子?可是绥王聪慧用功,从不出差错的缘故?”
段诠摇摇头:“是因为绥王跋扈,他说不准打唐雅源,没一个敢给他打板子的。他们在课上看那些弯弯绕绕的夷文,或是抄佛经的,没人敢管。”
段之缙瞬间警醒起来,“什么夷文?”
“授算术课的传教士用的夷文。爹爹,你说学这个东西有什么用?”
学英语?这太奇怪了。语言作为工具,该有其他用途才对,如果不是以此为媒介学习其他东西,学这个根本没什么实效。
可绥王想要了解什么呢?传教士和他说了什么?
这些都是无从得知的,段之缙只知道开春破冰之时,不仅宋征舆这个妹夫带着妹妹去了北边辽河省,南边的河田府也终于开口通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