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140 绥王不敢在阿姐家待太长时……(1/2)
第140章 140 绥王不敢在阿姐家待太长时……
绥王不敢在阿姐家待太长时间, 若回去晚了父皇和母妃定然要问,这次来只不过是把上次没有弄明白的学问问一问,再拿着侄儿的笔记回去自学, 若仍有不懂的, 下次再来请教。
这两个年岁差别不大的人结束了课业,恭恭敬敬地将洋先生送出公主府, 绥王就携着小外甥一块儿去找阿姐。
小外甥方才已经用了饭, 绥王还空着肚子。这事儿灵慧公主也知道, 所以原本不必见他,也得把他叫来问问。
灵慧一边用粥一边嘲笑他:“你媳妇不见得能给你留饭,还是在我这吃了吧。”
绥王却道:“虽不见得能给我留饭, 叫我吃她剩的也行啊。”
苏橙只是笑,赞他们小夫妻二人感情好, 灵慧公主一蹙眉,提醒绥王:“事情不能做得太绝了。你的嫡妃到底是方家的女孩,又和东宫太后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别的不说总要照顾照顾太后的心思。你没事也别腻在侧妃屋子里边, 去看看方家的女儿。我想着如果她能够给你诞下嫡子嫡女, 那定然是最好的。”
绥王撇撇嘴:“我又不是太子, 嫡子嫡女的有什么意思?那儿子我喜欢,我就跟父皇为他请封世子, 把爵位传给他。长乐王叔不就是如此做的吗?再者, 还有太子哥哥在, 若父皇不许,到时候我向他请封不也行吗?”
灵慧公主把他叫过来,拿筷子尾敲他的脑袋嗔道:“你倒是想得美了。你的太子哥哥能不能保住太子位都是个问题,你还指望着他呢?不如指望指望你的明灯哥哥。”
苏橙瞧他们两个斗嘴, 跟绥王说:“那可真是个小老夫子,若明灯能许你这般,也算是出奇的恩典。”绥王找了个小凳子坐在灵慧公主旁边,随手拿过一盏茶碗,涮了涮往里边舀了一勺粥喝,沉默了一会儿突然阴阳怪气地说:“是了,他最是听话的人,正人君子,天下都指望着他呢。”
灵慧公主见他如此不屑,心中暗笑,摸摸他的脑袋,又细致地叮嘱起来:“父皇这些日子恐又不太舒坦,你要警醒些,多多关怀他老人家。至于明灯,他是在父皇的心尖尖儿上,事情那么多,要学的东西也那么多,叫他专心学习罢。”
绥王对灵慧公主的用意十分清楚,满口答应下来:“是,我明白。阿姐,时辰不早了,我先回宫了。”
苏橙带他出去,公主府正门一开,竟然是唐雅源带着他的小厮在门口等着,两个腮冻得通红。
绥王吃了一惊,因着小哥俩实在是玩得不错,现在又心疼起来,把姐夫的手炉塞到了唐雅源手中,叫他上前回话。
“你在这做甚?天这样冷,怎得不回家去?”说着又叫太监把自己的大氅给唐雅源罩上,唐雅源一摆手推开,和苏橙问好后扶着绥王上马车。
“我出来溜达,在公主府这儿看见了王爷的车驾,过来问安的。”
溜达?大冷天有甚好溜达的?
绥王想了想周围几条街的布局,脸色突变,张口骂道:“好你个畜|牲!是不是又跟着长乐王叔的世子去窑子铺了!你们当巡城御史吃干饭的啊?父皇知道了你可别想在我身边呆了!”
唐雅源被人猜个正着,讪讪一笑:“这有什么啊,我都这般大了,再者不还有长乐王世子在前边挡着吗?”
绥王踹他一脚:“是谁在前边挡着?是王叔护着他的好儿子!”
“那王爷也会保着奴才不是?”
绥王又给他一脚:“到底是什么事儿?巴巴地跑到了公主府守着,还跟着我上马车。”
唐雅源拿起公主赐下的一只小陶盅把玩,又道:“我是为了王爷好。灵慧公主和苏大人待王爷太亲热了些,又是帮着王爷处理侧妃的事情,又时不时送珍贵物件供王爷享用。倒不像是姐弟……”
“像什么?像母子?怕是像臣子和储君吧!”
唐雅源手里一松,陶盅啪的一声在地上摔了个粉碎,他结结巴巴道:“王爷,王爷知道?”
“一切所得皆有因。我母对我施恩,是因我为我母所生,母之爱子正如子之爱母。我父对我施恩,是因我幼时种下层层因,体弱、留守和被诅,都是我得恩之因。我姊妹对我施恩,是因为太子哥哥靠不住了,而他们自以为聪明,觉得父皇会因爱立嫡,纪明祚会因其不会讨好陛下而失欢于君王。”
他玩味一笑,皂靴将碎掉的陶片都踹下马车,看着唐雅源道:“父皇是圣明君主,他不会因为这种狗屁倒灶的事儿厌了纪明祚。他只会因为纪明祚不听他的话,不能延续他的善政而厌了他。所以苏橙有一件事儿干得不错,给纪明祚硬推了王自平做老师。他是当代大儒,本事岂是旁人能及的?只可惜他是真学究真大儒,比丁承祖和蒋育成还要真。”
唐雅源已经被吓得张着嘴哆嗦起来,“殿下,您……您……”
“你什么你?要是纪明祚能成储君,为何我不能做储君?我俩同日而生,我比他就差在了体弱一点上,可那又如何?难道做皇帝要叫我上战场吗?太子哥哥是长子,名分上的太子,可若长子不能理所当然的做太子,他纪明祚也别想理所当然地做太子。”
马车声粼粼,先把唐雅源送回家,又回到宫中,此时天已经黑透彻了,纪明瑚有些倦,但还是叫太监把他的儿子从承明殿领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