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炮灰如何配享太庙(科举) > 第136章 136 乾清宫叫散之后,……

第136章 136 乾清宫叫散之后,……(1/2)

目录

第136章 136 乾清宫叫散之后,……

乾清宫叫散之后, 段之缙便和弟弟一起回家,在路上问起了他的谋算。

“你做官也有几年了,可有什么志向?若想调到别的衙门未尝不可。”

段之绪闷头有些丧气, “说出来怕二哥笑话, 我胸无大志,想要去内务府造办处任督瓷官, 不想在六部呆了。”

段之缙什么都想到了, 唯独没想到他想去任督瓷官。

在六部官员眼中, 这都不算是什么正经的差事了,且工作又苦又累,一个闹不好就要被申饬, 因而也不算是什么好差事。

“你可想好了,督瓷这个差事可又辛苦又繁琐, 不仅需要对朝廷的礼制烂熟于心,瓷瓶上有几条龙都要弄清楚,还得懂陶瓷的技术。据我所知,陛下叫人折腾出了珐琅彩还不够, 还想弄那些失传的制瓷技术, 现任的督瓷官已经焦头烂额了。”

“二哥, 我是深思熟虑之后才想到这个去处的。还没当官的时候我就想过,但二哥你也知道, 母亲那里我不好交代……”

段之缙的身子随马车的摇晃而晃动, 脑子也觉得迷迷糊糊了起来。

虽不明白为何想去这地方, 但段之缙还是支持这个弟弟的。

“你有这个志向我绝不会拦你,还要帮你操作起来,但问题在于你会制瓷吗?督瓷官可是要和工匠们同食同住,参与御瓷烧制的。”

段之绪眼睛登时一亮, “二哥放心,我不仅读了大量许多制瓷的书,还跟京里的传教士探讨过外国制瓷的技术……”许是这回说起了他感兴趣的事情,段之缙才发现这个弟弟竟也能滔滔不绝的讲话,门道儿都很清楚,看来有这个想法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制瓷也挺好,什么人什么事都会被历史的尘土掩埋,但瓷器永远不变。

段之缙承诺弟弟一定会和皇帝请旨,两个人一起回到家中准备过年。

景淳十三年的除夕是十多年来头一遭聚得这样齐全,白天兄弟二人把宫里赐下的福字贡上,又贴福字和对联,指挥奴才们收拾家里,晚上大家一起吃年夜饭。

因为宋母五年前去世,宋家再没了长辈亲眷,连已经出嫁的段云霓也领着她的小哥儿、小妞妞来了。

全是一家人,自然不讲究什么男女之别,年夜饭都聚在一张桌子上吃酒,段诠、段訚和宋兰晫三个小孩儿被催着玩些行酒的游戏来,给大人们弄些乐子。

王虞搂好了宋兰晞这个外孙女和段婧这个孙女笑眯眯地看,商量好了以“春”为字眼做飞花令。

因为孩子年纪小,宋兰晫身子又不是很好,所以酒由父母代喝。

段之缙愁眉苦脸地看着儿子,“你可千万别叫爹爹醉死在这里。”

段诠倒是不服输,“虽哥哥已经做了秀才,论背诗我未必背不过他。”

王虞叫他先起头,段诠张口说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段訚接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宋兰晫紧跟着背:“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

由易入南,前几百轮都是顺顺利利,两个女孩儿虽年纪小些,但也跟着玩了不少,诗词都要说尽了,段诠先开始卡壳,幸得他鬼心眼子一大堆,念道:“二月春风弄柳烟,桃红数点染山川。”

段訚是几人中年纪最长读书最多的孩子,又有功名,此时听到未曾听过的诗句便虚心求教。

段诠嬉皮笑脸,“我胡诌出来的。”

大家就催着段之缙喝酒。

喝到最后,这场上清醒的竟只有段之绪一人,两个姨娘也替着喝了些,宋征舆醉得最死,也是有他酒量不好的缘故。

宗征舆一直醉到了翌日下午,房间里空荡荡得只剩他一人,外边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不绝于耳,虽吵得头疼也觉高兴。

他叫人来收拾了一番,刚出门就被大舅子拽进了书房。

段之缙叫人给他上醒酒汤,问起了朝中的事务。

“咱们都是一家人,我也不跟你兜圈子,太子的事情如何?”

宋征舆迟疑道:“说不好,整个朝廷都牵扯在这上边,圣心已定但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这话怎么说?”

“废立太子是国之大事,皇太子无错也不能无故被废,现在太子什么事也不管,什么话也不说,我瞧着他是想和皇帝熬一熬。”

段之缙想想纪禅的脾气,蹙眉道:“太子作为储君什么事情都不干本来就是错处,且他自己的能力有限,皇帝想要抓他的毛病并不难。我想问的是三皇子纪明祚。”

“若太子被废,他必然是板上钉钉的太子了。”

那苏橙是为了自寻死路吗?他是皇帝的近臣、宠臣,十几年前就跟在皇帝身边,如今和宋、方二人同在军机处行走,他不可能不知道皇帝的心思,怎可能拿自己的前途和家族的未来开玩笑?

这其中定然有问题。

段之缙又问:“我十几年不在京,朝中动向我知不甚清楚……苏橙是什么时候跟定了皇太子的?皇帝为什么不恼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